FDI与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地方战略  

      摘 要: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江苏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各自利用FDI 的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然后就FDI 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FDI 有效地促进了江苏各地区的经济增长 ,也加剧了江苏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的扩大。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纠正FDI在江苏省地域分布的非均衡性特征,缩小苏南、苏中、苏北之间的经济差距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FDI);区域经济增长;经济差距  
  
  0 前言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江苏省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外商直接投资额从1996年的49.98亿美元增至2006年174.29亿美元。
  很多学者对FDI进行了相关研究,Berthelemy 和Demurger(2000)研究发现FDI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超越其资本存量本身增长的影响。Lemoine(2000),Demurger(2000)的研究认为FDI 为企业带来竞争,迫使国内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示范,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赵晋平(2001)通过经济计量分析方法表明FDI带来大量资本,弥补国内资本缺口,中国经济增长率中2%到3%归功于外资贡献。魏后凯(2002)分析了1985~1999年FDI数据后得出结论: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GDP增长率的差异,大约有90%是由外商投资引起的。沈坤荣和耿强(2001)认为FD I区域非均衡分布加剧了区域非均衡发展。Lee (1994)强调了区域之间FD I量的差异导致了区域之间的差异。徐晓虹(2006)利用1991~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四大区域FD I和经济发展的关系,FDI 与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存在不可分割的正向非均衡关系,FDI 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区域间的非均衡发展。
  本文利用了1996-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江苏不同区域的FD 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FDI 在推动江苏经济增长的同时,是不是因其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而进一步扩大了苏南、苏北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1 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增长与各自利用FDI 的现状分析
  
  为了研究江苏区域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对区域进行划分。本文采用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将江苏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其中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苏中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三市;苏北包括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五市。因此,本文使用的是来自《江苏统计年鉴》1996年到2006 年的,包括13个市1996到2006年的数据。
  1.1 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特征
  
  江苏是中国经济大省也是经济强省,但是江苏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平衡问题。1996年,苏南的GDP占江苏GDP总额比重为 39.18%,分别是苏中的1.05 倍和苏北的1.66倍, 2000年,苏南地区GDP 占江苏的比重提高到 39.56% ,相当于苏中地区的 1.07倍和苏北地区1.69倍。2006 年,江苏省GDP总值为21582.09亿元,其中苏南地区为9690.31亿元,苏中地区为7656.08 亿元,而江苏北地区仅为4235.70 亿元;苏南地区占江苏省的比重为44.90 % ,苏中地区占 35.47 %,而苏北地区仅占19.63 %,苏南是苏中的1.28倍,是苏北的2.29倍。(见表1) 以上可以看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之间差距的迅速扩大是近十几年出现的,而这十几年正是江苏经济快速发展,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和各种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涌入的时期。
  
  1.2 苏南、苏中和苏北利用FDI比较分析
  1.2.1 苏南、苏中、苏北利用FDI的总额比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已是不争的事实。江苏省直接利用外资额从1996年的49.98亿美元迅猛增长到2006年的174.29亿美元。 但是江苏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二元特征,FDI的分布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之间明显存在着不平衡,苏南地区为FDI在江苏主要分布地区,苏中地区次之,苏北地区吸引的FDI很少。1996年,江苏FDI总额为49.98亿美元,其中苏南地区FDI为34.44亿美元,苏中地区FDI为12.50亿美元,而苏北地区仅为3.04亿美元。2000年,江苏地区FDI总额为64.24亿美元,苏南地区所占比重为70.45%,苏中地区、苏北地区比重分别为22.00%和4.85%。
  截至2006年底,江苏省实际利用FDI总额为174.29亿美元,其中苏南地区为101.08,苏中地区为 62.42亿美元,苏北地区仅为10.79亿美元,三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58.00 %、35.81%和6.19%(见表2)。
  1.2.2 苏南、苏中、苏北FDI产业分布比较
  近年来,苏南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FDI,成为江苏乃至整个中国FDI密集分布区,FDI数量增加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工业部门FDI呈结构性增长态势,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FDI数量大大增加,电气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产业成为重点投资部门;FDI在第三产业服务业投资比重上升,旅游、商贸、金融和其他中介行业成为投资热点;苏中地区FDI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石油加工与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等产业;相比而言,苏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层次较低,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占绝对优势,而资本密集型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比较少。一些比较敏感的领域,如电信、银行、保险等行业外商投资微乎其微。
  从整体来说,苏中、苏北FDI产业结构的另一个明显差距是FDI与苏中苏北本地产业关联度低,未能形成良好的产业聚集和产业配套条件。相反,苏南地区,FDI与本地相互关联,形成了一批配套好、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群体,如通讯设备制造、信息电子、IT业等。
  
  
  2 FDI与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析
  
  据前分析,自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省实际利用FDI 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呈现“南高北低”的基本格局。同时这一时期的江苏省三大区域的GDP 结构也呈现出几乎完全相同的增长趋势,同时不同区域间的GDP 差距明显拉大(见表1) 。根据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理论,投资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FDI 作为总投资的一部分,明显对投资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加剧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为了精确分析FDI与江苏省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选取1996年到2006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自变量,以国民生产总值(GDP)为因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构建的模型为:
  ln GDP=a1+b1lnFDI+E(1)
  式中a1 是常数项,为弹性系数,b1 是GDP对FDI的弹性系数,即FDI每增加1%,GDP所增加的百分数,E为随机干扰项。式(1) 用来检验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进行回归计量,然后比较发现规律,在时间序列数据的选取方面,我们统一采用1996 年~2006 年的数据( GDP 数据见表1、FDI 数据见表2) 。虽然时段不长,但用于横向区域间比较还是可行的。我们利用式(1) 对FDI 是否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增长进行计量检验。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利用计量软件Eviws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   以上表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1)苏南地区。在计量苏南地区数据的方程中: lnFDI 与lnGDP 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拟合度R2和调整后R2 均在0. 80左右 ,拟合度良好,F 值为40.34 ,大大超过临界值,说明方程整体显著,各位系数均在α= 0. 01 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2)苏中地区。同样,在计量西部数据的方程中,lnFDI 与lnGDP 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拟合度R2 为0. 863 ,调整后的R2 为0. 848,拟合度良好,F 值为56.87 ,大大超过临界值,说明方程整体显著,各位系数均在α= 0. 01 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3)苏北地区。在计量西部数据的方程中,lnFDI 与lnGDP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拟合度R2 为 0. 873 ,调整后的R2 为0. 859,拟合度良好,F 值为61.75 ,大大超过临界值,说明方程整体显著,各位系数均在α= 0. 01 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从以上计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江苏各区域的FDI 都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增长。在三地区三个方程的估计中,苏南地区的系数为1.14 ,苏中地区的系数为0.67 ,苏北地区的系数为0.85,并且都在α= 0. 01 水平上显著。由于我们是取自然对数值进行产出弹性分析,因此,这意味着苏南地区的FDI 每增加1 % ,其GDP 就增加1.14%;苏中地区的FDI 每增加1 % ,其GDP就会增加0. 67 %,苏北地区的FDI每增加1%,其GDP就会增加0.85%。
  (2)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FDI 的系数分别为1.14、0.67和0.85 ,说明FDI的边际产出弹性在苏南地区最高,也说明FDI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苏南地区最大,苏北地区次之,苏中地区相对最小。这与我们的观察是一致的,由于苏南地区软件和硬件条件好,FDI 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当然要比苏中和苏北地区大。FDI 在苏南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苏中和苏北地区,由此拉大苏南地区与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同时FDI对当地GDP发展贡献率方面,苏北地区要强于苏中地区。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FDI 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FDI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苏南最大,苏中、苏北相对较小;在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形成中,FDI 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FDI 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循环累积效应,FDI 在苏南、苏中和苏北经济差距的扩大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这种作用下江苏区域经济差距必然进一步拉大。坚持江苏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江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是江苏省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两个率先”的内在客观要求。因此,江苏省各区域应合理利用FDI,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促进作用,缩小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3 分析FDI在江苏省区域分布不均的原因
  
  FDI 在江苏省区域分布不均不是偶然形成的,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找到了FDI区域分布不均的原因,才能采取措施改变FDI 不平衡分布的现状,我认为FDI 在江苏区域不均的重要原因有两个:
  3.1 区位优势
  区位选择是跨国公司FDI 首要基本问题。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区位优势是区位选择的准则。就跨国公司而言,区位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投资区位上具有的选择优势;就东道国内部具体区位而言,是吸引外资的特定区位优势,这个区位具有的优势,不一定那个区位也具有。在华跨国公司一般以市场占有、利润最大化为战略取向。信息成本、积聚经济构成了吸引FDI 的区位优势。跨国公司倾向于信息成本低、具有积聚经济效应的地区。在江苏省,苏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中心区域,与“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接壤;苏中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次中心区域,沿长江下游北岸排列,与苏南和上海隔江相望;苏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边缘和辐射区域,距“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相对较远,受经济中心的吸引和辐射作用较弱。这种区域环境特征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基本一致。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苏南地区,有强大的“产业空间积聚形成的产业特定的溢出效应和自然优势”,信息成本低,FDI 选择这样具有积聚经济效应的地区在情理之中。这些区位优势有利于跨国公司投资,实现其战略目标,所以相比之下,在江苏省范围内FDI 主要流向苏南地区,苏中次之,苏北FDI额最小。
  3.2 政府的政策因素
  苏南地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抓住了市场化、国际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为吸引各类投资者(特别是外资)进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平台,例如各类开发园区以及各类优惠的政策;现阶段苏南地区以及苏中地区政府则是提供科技产业和创新的环境和平台,如吸引科技人才的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政府在这里着力提供公共环境和平台,能够吸引的FDI的进入和产业集聚,相比之下,苏北地区政府行动较为迟缓,近几年来虽然苏北地区政府在招商引资政策以及投资环境建设方面有较大进步,相比较苏中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而言,苏北在其他方面均无优势可言(如区位优势,规模效应,科研能力等等),所以与苏中和苏南一样的投资政策对FDI并没有多少吸引力,这些因素也导致了FDI在江苏区域分布的不平衡。
  
  4 建议
  
  (1)苏南地区应继续加大吸引FDI的力度,同时要实现吸收外商投资的战略重点和引资方式的转移,拓展FDI投资领域,并向苏北转移落后于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梯度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由南向北推移,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2)改善苏中、苏北地区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分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为了促进外商投资逐步转向苏中、苏北地区,搞好公共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交通、通信等硬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快调整相关法律,健全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竞争,建立、完善与市场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利用外资管理体制。在制度建设上解决利用外资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环境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降低外资进入的交易与制度成本。
  (3)增强苏中、苏北的人力资本投入,构建FDI基础。除吸引外地高技能人才向苏中苏北流动外,进一步加强苏中特别苏北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苏中、苏北的人力资源素质,吸引更多的FDI。
  (4)提高FDI的投资效率,投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更能满足FDI利益驱动的目的。因此,苏中、苏北在吸引FDI的同时,必须从单纯的数量扩张的增长转向高质量的资本技术的获取,要着力提高引进FDI的质量和层次,不单纯追求数量,要努力引进技术水平较高、溢出效应较大的FDI,进一步提高FDI对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长期拉动作用。苏中、苏北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防止FDI结构趋同。
  
  参考文献
  [1]@徐晓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6.
  [2]@赵晋平. 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魏后凯. FD 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
  [4]@沈坤荣,耿强.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1.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