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W O T分析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应用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高等教育  

      论文关键词:SWOT分析  高校学生社团  应用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SWOT分析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实施流程,提出了建设优秀学生社团的发展战略。  高校学生社团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第二课堂开展的有力阵地,更是高校优化学生成才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放学生眼界的重要依托[1]。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使传统的以班级、团支部为基层单位的组织结构功能弱化,活动也相应减少,跨班级、学科、院系的交流随之增多,学生群体维系的纽带由班级向社团组织转移[2]。这就要求高校不能仅仅满足于以校—院(系)—专业—班级为主线的“条”状学生管理模式,更应把目光投向学生社团等“块”状区域,摸索“块”状管理新模式,实现“条”、“块”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3]。S W O T分析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H·Weihrich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战略管理领域,是管理者在管理中进行客观分析、科学判断的一种有效工具,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综合考虑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社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种种原因,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将SWOT分析应用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确定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战略,寻求一条符合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思路,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一条制胜之道。  1 SWOT分析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实施流程  1.1高校学生社团的关键外部机会与威胁  高校学生社团在实施管理战略时,既要考虑外部环境,也要考虑内部环境,期望从外部环境中找出对未来决策有最大影响的宏观因素,即社团面临的机会与威胁。高校学生社团面临的威胁指环境中的不利趋势或者某一特定的障碍所构成的威胁,如果不采取果断行动,这种趋势或者障碍就会导致社团或其某一社团的停滞不前或死亡。例如一些高校学生社团可能会面临如下的威胁:社团内部管理混乱;社团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社团活动缺乏专业人士有力的指导;社团发展缺乏有力传承等等[5]。同时面临几个环境威胁的高校学生社团是非常脆弱的,管理者必须做好应变计划并考虑新的发展机会。  而高校学生社团面临的机遇是指对开展相应的活动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某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例如,一些高校学生社团可以认为以下因素是机遇:在社团内建立党团组织,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学校加大投入,积极主动为社团发展创造条件,为高校社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运营环境;完善的社团管理体制[6]。  高校学生社团主要学生干部应该定期审查社团联合会及各个社团所面临的威胁与机遇,这是制定年度和长期计划的一个工作部分。每一个威胁和机遇应该用相应的数字来表示,并根据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发生概率进行评估。用来描述威胁和机遇的矩阵见图1[4]。         威胁矩阵显示了六个可被确认的威胁。主席团必须对威胁①和威胁②给予最大的关注,因为它们对机构有重大影响,并且发生概率很高。威胁③也对机构有一定影响,但它的发生概率较小;威胁④对机构不一定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发生概率极高; 对于威胁⑤,主席团可以暂不考虑。机遇矩阵显示了六个被识别的机遇。最好的是机遇⑥,如果机构能够成功把握这个机遇,它将对机构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机遇⑦也非常有吸引力,但主席团能够把握的可能性很小;机遇⑧尽管易于把握但影响较小;机遇⑨和⑩可以不做考虑。根据这项分析,可能产生结果如图2所示。理想位置是具有重大机遇却几乎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投机位置是指同时具有重大机遇与威胁的情况;成熟位置是重大的机遇和威胁都很少的情况;最后,麻烦位置是指机遇较小但威胁较多的情况。                   图2  1.2高校学生社团的关键内部优势和劣势高校学生社团要获得长久的支持与发展,需要在应对外在条件的同时,准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高校学生社团的优势和劣势见表1[7]。        1.3制定SWOT矩阵框架表  高校学生社团校仅仅能够识别自身存在哪些优劣势,知道环境带来哪些机会和威胁还不够,必须对它们做出迅速反应和果断的决策。于是需运用SWOT方法制定社团战略,因为它还为社团提供了四种可以选择的战略: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SO战略就是利用社团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的策略,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改进内部劣势的战略,ST战略是利用社团的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在威胁的打击,而WT战略是指直接克服内部劣势和避免外部威胁的战略。要实现以上几点,高校学生社团必须拥有较强的核心能力。具体的SWOT矩阵框架如表2[4]。      
  2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学生社团战略选择  2.1培养高素质的社团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是社团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管理者,是社团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针对这些骨干力量,从工作方法、管理技巧、领导艺术等几方面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经常性的团队成员培训,有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从而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培养一支作风正派、素质全面、思想过硬、有奉献精神、工作能力强的社团学生干部队伍。要把社团干部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校学生干部的管理之中;要积极探索政治思想工作进社团的有效途径,在学生社团当中建立党支部、团支部,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为社团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7]。  2.2加强社团合作,促进优势互补  不同的社团蕴涵不同的文化,促进各个社团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社团成员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促进社团的优势互补。譬如文学社和戏剧社的合作,可以解决创作和演出的矛盾;理工类的学术社团和人文、经贸类的学术社团合作交流,可以促使学科研究更为深入[8]。同时,老校区所在的学生社团也应加强对新校区学生社团的指导和关心,在活动的开展、社团的建设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2.3注重质量是吸引学生参与社团的根本因素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从结构上看兴趣爱好型社团较多。为切实加强社团建设,繁荣校园文化,应实行分类指导,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倡导公益服务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研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在活动内容上,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注重活动的质量和内容,吸引更广大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当然,学校主管部门和指导老师应针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生存与发展的不同规律,帮助社团成员处理好专业学习和社团活动的关系,分清主次、把握偏正,以专业学习为主、社团活动为辅,更要防止盲目的社团活动干扰正常的教学[9]。实践操作中,可规定专门的社团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活动。  2.4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形成具有自身社团文化特色的新模式  作为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至少包括观念创新和方法创新[10]。观念创新主要是指社团发展的观念创新,它需具有时代意识、融入时代气息,适应时代的发展;方法创新是指工作方法上的创新,把理论与实践、社长与社员、社团文化与校园文化、社团与社会等各种关系统筹起来,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社团文化特色的新模式。  2.5抓好制度管理  学生社团是一个人员流动较大和自由度较大的组织,要让社团长期持续发展,必须相应地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并随着社团的发展不断去补充、完善和健全,逐渐形成长效机制,如《学生社团管理条例》、《优秀社团评比条例》等制度。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时,财务管理也是一项必须严格明确的制度。高校学生社团应做到账务公开,接受社团成员的监督。各社团应当由专职人员负责经费的管理,做到会计、出纳两支笔,避免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规范。另外社团还要做好活动档案整理,每一次活动有记录、有总结,以便于吸取经验教训,推动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11]。  2.6完善评价机制,推动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对学生社团的评价既要考虑到对社团整体表现的评价,也要考虑到对社员个人素质的认证,要把学生社团活动列为年度考核的主要指标,通过“明星学生社团”评比、“社团之星”评比、社团文化节、社团成果展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积极性,通过高校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学分认证、学期综合考评、奖励、分数等一系列评价体系对社团成员素质给予认证,为推动社团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2]。  参考文献  [1]蒋毓新,鲁镇.高校学生社团存在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20):82~84.  [2]郭光初.学分制条件下的高校传统班级管理体制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1):33~34.  [3]赵祥刚,梁志.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5):62~66.  [4]张爱邦.SWOT分析法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471~473.  [5]张卫华.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7(22)2:35~37.  [6]李根.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98~301.  [7]吴笑兵.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4):30~35.  [8]徐振浩,杨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7,20(3):62~64.  [9]刘红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刍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4):120~122.  [10]包志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3):128129.  [11]袁嵘.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发展[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4):70~73.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