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框架下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因应策略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财政政策  

      三、战略性补贴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  上文阐述的一国通过对战略性产业提供研发补贴来达到战略性出口贸易政策效果的做法当然不会只存在于一国,Brander和Spencer(1984)在提出战略出口政策框架的时候就指出了这一点。他们在考察两国政府同时进行出口补贴的情况时,得到的结果类似于所谓“囚徒困境”:两国政府同时采取行动只能使双方的福利恶化,联合的最佳政策应为同时对出口征税。而且Collie(1991)也曾经指出,如果一国遭到对手国报复,其采用战略性出口政策的动机就会消除。因为两国政府单边干预的动机会导致关税战的爆发,必将造成对两国都不利的结果。  现在我们延伸上述只有一国单边行动的假定情形。考虑国际市场上一国率先对本国企业进行补贴时,对手国政府可能作出的两种反应:不干预或同时行动。第一种情况如上文所讨论的那样,本国对企业的研发补贴必然有助于整体福利的提高,所以一国单边干预产业发展的动机始终存在。第二种情况两国同时采取行动时,我们假设本国政府通过补贴政策控制国内企业在本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与利润,对手国政府通过销售税或补贴控制其企业在本国市场上的销售量或利润。虽然这时的政府措施未必完全一致,但符合市场上两国同时采取行动的基本要求。在假定两国能够完全估计对手国的政策影响,并且双方均是通过控制对对手国政策的反应产量使国民福利最大化之后,可以验证两国同时采取行动时本国获得福利要小于只有一国单边行动时可以达到的福利水平。  图1描述了两国政府同时采取行动时各反应产量的变化状况,其中横轴x1表示本国企业供给量,纵轴x2为外国企业供给量,AB表示本国企业反应曲线,CD为外国企业反应曲线。当本国政府采取的补贴政策导致边际成本下降,从而获取额外利润时,外国政府实施同样政策加以应对,其反应曲线CD会外移至C′D′。此时的本国企业供给量减少,外国企业供给量增加,而且由于本国企业反应曲线斜率大于1,所以总供给量会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引起本国企业利润减少。图2更加直观地反映了这一过程中本国企业的福利变化情况。图中P表示消费者市场价格,t为政府补贴数额,P′为别国企业同样获得补贴后,在其影响下达到的市场价格水平。可以看出,图2中的阴影1区域的面积明显大于阴影2,即本国企业原先通过补贴获得的收益大于别国同时采取行动后能够达到的福利水平。总之,由于对手国的报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本国因战略性补贴政策而获得的垄断租金,同时部分抵消了从战略性政策措施中的获利,因此必定会使本国的福利下降。国内学者胡昭玲(2003)、黄先海等(2005)已经在对我国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的量化考察中证明了这一结论,特别是在政策工具与外国政府行为的政策实施影响环节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基于以上原因,一国政府在实施战略性补贴政策时,不仅要考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产品边际成本和产品间替代弹性等微观因素,也要充分注意政策应用的方法与技巧,尽量避免引发对手国的报复行动,以保证本国得自补贴政策的福利最大化。  四、政策讨论  将以上研究结果及结论应用于我国产业政策的具体实践,可以发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先后实行过出口补贴、生产补贴以及进口替代补贴等出口鼓励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我国当时处于起步阶段的对外贸易发展的确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2001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之后,原先惯用的多种政策措施与WTO相关规则与协议严重抵触,尤其是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已明确列入《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的禁止类项目。WTO对于各种专向性产业补贴政策的严格限制,使得我们不得不将原来的直接出口补贴等政策转向战略性补贴政策,如研发补贴这种形式。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结构集中度在整体上还远未达到完全市场化,以及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的寡头垄断行业的水平,所以战略性补贴政策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还主要集中在能源、汽车、制药等产业,领域较为集中,部门相当狭窄,如表1所示。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中对寡占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最低要求标准,即30%≤CR4≤35%或40%≤CR≤45%,1993年我国市场集中度水平排名前十位的行业中,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满足形成寡占产业的最低条件。即使按照日本学者植草益的划分方法,我国满足低度市场集中度标准(20%≤CR8≤40%)的行业也只有前9种工业产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和烟草。  因此,既要遵守WTO的一般框架,又要在如此有限和集中的产业范围内最鹣薅鹊胤⒒诱铰孕圆固政策的作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照本文的结论,政府战略性补贴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出口补贴等战略性出口贸易政策,从而使该政策满足了WTO的一般框架。为此,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营造和谐竞争的国际环境,避免国家间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和报复行动的频繁发生;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微观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成本因素、产品特征等。只有充分协调宏观和微观、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两种力量,也许才能真正从根本上保证政策措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确保产业发展的目标顺利实现。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