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经济其它相关  

    [内容提要]:本文从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开始,中间介绍了要素禀赋论,里昂剔夫之谜,以及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新古典贸易理论),一直到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为止。基本涵盖了“比较优势模型演化”的大部分重要理论,并且对“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从历史上,内,外生比较优势和动,静态比较优势三个不同角度提供了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的三条线路。
[关键词]:里昂剔夫之谜、比较优势模型、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外生、动态静态
    一、文献综述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经济学家就一直致力于研究贸易产生的原理并为本国的贸易提供政策的理论基础,其中对贸易政策最有影响的就是比较优势的理论。比较优势是一国维持或获得对外贸易利益的根本条件,它集中反映了各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开始,比较优势理论已经发展了将近200年。根据时代不断的发展,从H-O的要素禀赋理论,到里昂剔夫反论,再到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比较优势也越来越完善。但是,二战之后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内贸易的不断兴起,让当时的贸易理论无从下手,于是新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对于“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过去往往是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特别是其领军人物杨小凯先生,对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首先循着历史的线索完整的阐释了比较优势的发展,然后再从杨小凯先生提出的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角度,重新整理了“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最后根据“优势比较陷阱”和“荷兰病”提出的比较优势的问题从动、静态角度再次划分比较优势的演化。从内、外生比较优势角度和动、静态角度讲述“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是本文的突出之处。
    二、“比较优势模型”的前期演化
    1、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中无论是进口抑或出口都给本国带来好处。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这种差别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或生产成本的高低来衡量的。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李嘉图提出了更加系统的自由贸易理论。他从资源的最优配置角度论证自由贸易与各国分工的必要性。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这样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成为可能。比较优势的衡量是通过相对生产率或相对成本来衡量的。李嘉图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就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
    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中,技术不同是各国在生产成本上产生的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到了20世纪,许多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技术已非常接近甚至相同,而各国成本差异仍很大。赫克歇尔认为,除技术差异外,还有其它原因决定各国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和产品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资本、土地及其它生产要素也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
    1914年的《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提出了建立在相对资源禀赋情况和生产要素中要素比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也成为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开山之作。
    4、里昂剔夫之谜
    H-O模型的主要观点是,一个国家将生产、出口自己相对丰富、密集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将进口自己相对稀缺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剔夫基于以上认识,于1953年利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以美国为例,对H-O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其结果与理论判断正好相反,这一矛盾被称为“里昂剔夫之谜”。
    在分析中,他分别考察了美国1947年和1951年出口产品中资本与劳动的含量,以及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本与劳动含量(见表1)
表1    百万美元出口与进口替代产品对国内资本与劳动的需求
项 目  三,新古典贸易理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在“里昂剔夫之谜”的推动下,经济学家们得出了一系列能解释此实证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而对H-O模型的原始条件做了许多的改进,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进步发展。
    1.对要素数量和质量的扩充
    (1)对要素质量的分析:①里昂剔夫自身对反论的解释。他认为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美国的劳动是倍加的劳动。因此,美国自然是一个劳动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②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该学说注意到美国工人身上蕴含有大量资本的因素,工人的高生产率来自对劳动力的高投资,如果把人力资本的投入部分加入到美国的资本存量中去,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就能得到提高,从而可以部分说明反论。
    H-O模型把各国在生产中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同种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劳动生产率作为论述的前提。而对要素质量的分析,都提到了劳动力非同质的问题,即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从而否定了过去理论中劳动力具有同质特性的假设。
    (2)对要素数量的扩充——自然资源稀缺说。该理论认为里昂剔夫在研究时,仅局限于分析劳动与资本两种投入,而忽视了自然资源要素的投入。若美国严重依赖某几种自然资源的进口,而这些资源的开发或提炼,在美国是属于高资本投入的产品,则美国的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密集度必然上升,就会出现里昂剔夫反论指出的现象。
    2.对要素密集度相对性的分析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不同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比率,在H-O模型中主要是指单位商品投入中的资本—劳动比率。而实际上,一种产品是属于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不管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或界限。
    (1)要素密集度的空间相对性——要素密集度逆转假说。该理论认为,生产的某种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国外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美国国内就可能是用资本密集型方式生产出来的。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产出可能存在着“要素密集度的逆转”。
    (2)要素密集度的时间相对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产品与生命一样,具有诞生、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与其要求的要素比例结构相适应,在贸易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要素密集特性,大致的过程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在这一过程中比较优势便从一个国家转移到了另一个国家,该产品的国际贸易格局因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而发生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H-O模型与产品生命周期连结起来,使比较优势、H-O模型由静态向动态化发展。
    四、新贸易理论的解释
    在上文中我们看到了历史上“比较优势模型”从最初演化到“里昂剔夫之谜”的过程以及对“谜”的解释,虽然在“里昂剔夫之谜”之后,新古典贸易理论就开始了对自身贸易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但不论是人力资本理论,还是产品生命周期等理论,都是在新古典贸易理论自身的框架中的补充。应该看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规模效益不变为前提,而且分割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等许多假设的硬伤。
    20 世纪70 年代末,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研究的经济学家发现,无法再用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了,许多经济发展相当,有相同的自然资源,可以生产同样好产品的国家,他们之间的贸易却发展迅速,这是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于是,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经济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和一些二战后出现的新现象。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1977)提出基于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简称D-S模型)。D-S模型是基于规模经济与消费多样化的冲突的。认为对消费者来讲消费品种类越多越好,效用水平越高;对于厂商来讲,由于存在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厂商基于资源有限和成本的考虑,会尽量想把把一种产品规模做大,而减少消费品种类,因此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就存在这样两难冲突。如何解决这种两难冲突,办法是使人口规模和(或)资源增加,而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正具有这种功效。
    他们发现即使两国的禀赋条件相同、同时也不存在李嘉图的技术比较优势,但如果有规模经济,则两国也可以选择生产不同的专业,开展分工和国际贸易。此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行为已不再完全取决于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劣差异的外生的比较优势,而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某一时间上在某个行业上规模优势所造成的内生比较优势。D-S模型是一个不需要外生比较利益而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模型,克鲁格曼(Krugman,1979)运用这一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为什么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量大的现象(即林德贸易模式)。 
  五、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虽然改进了新古典贸易理论,但是新贸易理论也有其自身的硬伤,如何把规模经济与竞争的市场联系起来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新贸易理论。这时候,在经济学界出现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其代表人物就是澳籍华人杨小凯先生,他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复苏了亚当斯密活的灵魂,从分工和交换效率方面,运用超边际分析法建立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来看,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一种以斯密为代表,另一种以李嘉图为代表。以斯密看来,人可能生下来差别并不大,但是由于后天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因而产生了生产不同产品的不同的生产率,这种源自劳动分工的“绝对优势”是贸易的好处的根源。而李嘉图则认为这种“绝对优势”并不是产生贸易的好处所必须的,或者说,这是产生贸易利益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李嘉图认为贸易的产生是源于生产率的不同,比较生产率的相对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的进行和分工。而这种生产率的不同往往是天生决定的,H-O理论用要素禀赋解释了生产率的不同,所以这就形成了外生比较优势的发展。由于外生比较优势的反展以上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这里就不再重复。
    那我们就从以上没有谈到的内生比较优势的发展线路来看一看,首先要明确的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内生比较优势的起源。斯密认为:国富的源泉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分工与专业化可以形成内生比较优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接下来发展内生比较优势的是李斯特等人的贸易保护理论。之所以说由他们发展,是因为他们强调通过关税等手段保护幼稚工业,形成本国的规模经济和分工化。H-O理论之后发生的里昂剔夫之谜,让人们对起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产生质疑。克鲁格曼等人通过规模经济等新贸易理论,打破了古典贸易理论的关于规模效益不变的假设,使内生比较优势真正的成形。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以分工,专业化和交换效率为基本出发点入手解决国际贸易的。所以说,新兴国典贸易理论是内生比较优势的又一发展。现在让我们比较详细的了解一下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兴古典分析框架有如下特征:
第一,它扬弃了新古典规模经济的概念,而用专业化经济来表征生产条件;
    第二,它没有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而新古典框架则是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的绝然两分;
    第三,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我们有以下几点评论:
    (1)纠正了新贸易理论认为①经济规模的充分利用要与更大规模的市场相适应,所以人口的增加会带来生产率的上升②根本不存在一个经济学界普遍认同的不完全竞争模型的错误结论,指出①交易效率决定经济和贸易发展②基于分工和专业化建立新的贸易模型可以避开不完全竞争市场。)
    (2)其建立的每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分析框架,从交易效率的提高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而来,从而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原理统一起来。
    (3)解决了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市场的相容性问题,认为存在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4)重新阐释了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等贸易理论的核心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将贸易理论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下。
    从上面对“比较优势模型”演化的介绍,我们已经能看出一条历史上比较优势模型演化的轮廓,下面我们用图把这个轮廓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黄建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李小北、陆建等:《国际贸易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0月
3. 海闻、p.林德特:《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4. 高成兴、朱立南等:《国际贸易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国彦兵:《论杨小凯教授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月
6. 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卷第1期。
7. 王元颖:《从斯密到杨小凯内生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与发展》,《技术经济》2005年第2期
8. 包学松:《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述评》,《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9. 吴总建、聂思泉、向辉:《对新兴古典经济学与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研究》,《理论与改革》2003年3月
10.殷得生:《从新古典到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逻辑的整合》,《国外财经》,2001年1月
11.纪昀:《从新古典到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经贸论坛》,2000年第2期
12.张旭:《克鲁格R的国际贸易“新思路”及新启示》,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