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四《曹劌之陣》篇[1],李零先生進行了篳路藍縷的整理工作,陳劍、陳斯鵬先生重新編聯了簡文[2],廖名春先生也提出了編聯的意見[3],不少學者還就文意進行了討論[4]。陳劍先生的編聯較爲完整,考釋也很詳盡,但是其中似乎也存在若干需要進一步研究之處。筆者不揣淺陋,參以李零、廖名春、陳劍、陳斯鵬等先生之說,以及筆者的一點思考,再次對簡文進行了重新編聯。其中較大的變化,是將文中論“不親則不庸,不和則不輯,不義則不服”的一個編聯組,穿插到了前面,將簡7、簡8拆分開,並對多處斷開後的竹簡,據文意、簡制重新拼接。筆者注意到魯莊公的話中説到“既成教矣”,而簡文中涉及到“教”的内容,不但有“三教”(為和於邦、為和於舍、為和於陣),而且簡37上63下中也相關文字,此外還有論“不親則不庸,不和則不輯,不義則不服”的内容,也屬於如何教民,但沒有被編聯者放到其中。此外,魯莊公說“此三者足以戰乎”,編聯者或以爲對應曹劌所說的“卒有長,三軍有帥,邦有君,此三者所以戰”,但是曹劌的答語卻是“戒”,似前後不合。筆者以爲,魯莊公之問,對應的是“三教”;曹劌答以“戒”,是認爲此三者還不足以戰,其後文再説“此三者所以戰”,則是呼應。此後,便全是莊公與曹劌論戰和攻守的問題了。此中,除論“復敗戰”、“復甘戰”和論“善守者”末似有脫簡外,基本完整,文意相當連貫。全文脈絡是:魯莊公將為大鍾—→曹劌論危亡—→論修政、得失與天命—→莊公毀鍾型聽政,還年問陣—→論成教(三教,親、和、義,一言動三軍,勿兵以克)—→論各種出兵之“忌”(出師之忌、三軍散果之忌,戰之忌,既戰之忌)—→論各種復戰之“道”(復敗戰之道、……、復盤戰之道、復甘戰之道、復戰之道)—→論善攻善守者—→論三代。下面按新的編聯結果寫出釋文,釋文按寬式隷定,從李零先生原釋文者,不一一注明,從他說則做出説明;筆者之考釋尚存疑者,不作詳細説明,僅於釋文中加問號;常見通假字、古今字,直接寫出今字。陳劍先生在編聯時,爲提請讀者注意及便於讀者覆核起見,對於本為上段或下段簡,以及將原整簡拆分成爲上段或下段簡的,在釋文中於簡首或簡尾保留“”號,今從之。 魯莊公將爲大鐘,型既成矣。曹劌入見,曰:“昔周室之封魯,東西七百,南北五百,非(匪)【1】山非(匪)澤,無有不民。今邦彌小而鐘愈大,君其圖之。昔堯之饗舜也,飯於土簋,欲〈啜〉於土鉶,【2】 [曹劌之陳(陣)【2背】]而撫有天下。此不貧於美而富於德歟?昔(惜)周[室][5]【3】不同矣。臣是故不敢以古[6]答。然而古亦【7下】有大道焉,必恭儉以得之,而驕泰以失之[7]。君【8上】
……□□[8]境必勝,可以有治邦,周等(志)是存。”莊公曰:“ 【41】今天下之君子既可知已,孰能并兼人【4】哉?”曹劌曰:“君其毋員(愪?)。臣聞之曰:鄰邦之君明,則不可以不修政而善於民。不然,(恐)[9]亡焉。【5】鄰邦之君無道,則亦不可以不修政而善於民。不然,無以取之。”莊公曰:“昔施伯語寡人曰:【6】‘君子得之失之,天命。’今異於而言。”曹劌曰:【7上】“無[10]以異於臣之言,君弗盡[11]。臣聞之曰:君【8下】子以賢稱而失之,天命;以亡道稱而抎(殞)[12]身就死,亦天命。不然,君子以賢稱,曷有弗【9】得?以無道稱,曷有弗失?”莊公曰:“曼(晚[13])哉,吾聞此言。”乃命毀鐘型而聽邦政。不晝【10】寢,R飲酒,不聽樂,居不褻文,食不貳滋[14],【11】兼愛萬民而無有私也。還年而問於曹【12】劌曰:“吾欲與齊戰,問陳(陣)奚如?守邊城奚如?”曹劌答曰:“臣聞之:有固謀,而無固城;【13】有克政,而無克陳(陣)。三代之陳(陣)皆存,或以克,或以亡。且臣聞之:小邦處大邦之間,敵邦【14】交地,不可以先作怨,疆地毋先而必取□焉,所以距邊;毋愛貨資子女,以事【17】其便嬖,所以距內;城郭[15]必修,繕甲利兵,必有戰心以守,所以爲長也。且臣之聞之:不和【18】於邦,不可以出豫(舍[16])。不和於豫(舍),不可以出陳(陣)。不和於陳(陣),不可以戰。是故夫陳(陣)者,三教之【19】末。君必不已,則由其本乎?”莊公曰:“爲和於邦如之何?”曹劌答曰:“毋獲民時,毋奪民利,【20】紳(陳)[17]功而食,刑罰有罪而賞爵有德。凡畜群臣,貴賤同(等[18]),祿毋(背)。《詩》於(焉[19])有之,曰:‘豈【21】弟君子,民之父母。’此所以爲和於邦。”莊公曰:“爲和於豫(舍)如何?”曹劌曰:“三軍出,君自率,【22】必聚群有司而告之:‘二三子勉之,過不在子,在□。’期會之不難,所以爲和於豫(舍)。”莊公又問【23】:“爲和於陳(陣)如何?”答曰:“車間容伍,伍間容兵,貴有常。凡貴人,囟[思(使)][20]處前位,一行,後,則見亡。進【24】必有二將軍,毋將軍必有數辟(嬖[21])大夫,毋俾(嬖)大夫必有數大官之師、公孫公子、凡有司率長,【25】伍之間必有公孫公子,是謂軍紀。五人以伍,一[22]人【26】又(有)多,四人皆賞,所以爲斷。毋上(尚)[23]獲而上(尚)聞命,【62】所以爲毋退。率車以車,率徒以徒,所以同死【58】於民。”莊公曰:“此三者足以戰乎?”答曰:“戒。勝【49】怠(殆)[24]果勝矣,親率勝。使人,不親則不庸[25],不和則不輯,不(義)則不服。”莊公曰:“爲親如【33】何?”答曰:“君毋憚自勞,以觀上下之情僞;匹夫寡婦之獄訟,君必身聽之。有知不足,無所【34】不中,則民親之。”莊公又問:“爲和如何?”答曰:“毋嬖於便嬖,毋長於父兄,賞均(恂[26])聽中,則民【35】和之。”莊公又問:“爲義[27]如何?”答曰:“紳(陳)功尚賢。能治百人,使長百人;能治三軍,思(使)率。受(授)【36】又(有)智,舍(予)又(有)能,則民宜(義)之[28]。且臣聞之:卒有長,三軍有率(帥),邦有君,此三者所以戰。是故長【28】民者[29]毋(攝)爵,毋御軍,毋辟(避)罪,用都(諸?)教於邦。【37上】鬼神武,非所以教民,唯君其知之。此【63下】不可不慎。不卒<愛[30]>則不恒,不和則不辑,不兼畏【48】□[31]其志者,寡矣。”莊公又問曰:“吾有所聞之:一【59】出言三軍皆懽(勸[32]),一出言三軍皆往,有之乎?”答曰:“有。明【60上】有戒言曰:‘牪(奔)尔正;不牪(奔),而或興或康,以【37下】會(刖[33])。’故[34]率(帥)不可思(使)牪(奔),牪(奔)則不行[35]。戰有顯道,勿兵以克。”莊公曰:“勿兵以克奚如?”答曰:“人之兵【38】不砥礪,我兵必砥礪。人之甲不堅,我甲必堅。人使士,我使大夫。人使大夫,我使將軍。人【39】使將軍,我君身進。此戰之顯道。”莊公曰:“既成教矣,出師有幾(忌)乎?”答曰:“有。臣聞之:三軍出,【40】其將卑,父兄不廌(薦),由邦御之,此出師之幾(忌)。”莊公又問曰:“三軍散(?)果有幾(忌)乎?”答曰:“有。臣聞【42】之:三軍未成陳(陣),未豫(舍),行阪濟障,此散(?)果之幾(忌)。”莊公又問曰:“戰有幾(忌)乎?”答曰:“有。其去之【43】不速,其就之不尃(迫[36]),其啓節不疾,此戰之幾(忌)。是故疑陳(陣)敗,疑戰死。”莊公又問曰:“既戰有幾(忌)乎?”【44】答曰:“有。其賞浅且不中,其誅厚且不察,死者弗收,傷者弗問,既戰而有怠[37]心,此既戰之幾(忌)。”莊【45】公又問曰:“復敗戰有道乎?”答曰:“有。三軍大敗,【46上】[死[38]]者收之,傷者問之,善於死者爲生者。君【47】乃自過,以悅於萬民,弗 (狎[39])危地,毋火[40]食,【63上】 [毋[41]]誅而賞,毋辠百姓,而改其將。君如親率,【27】必约邦之貴人及邦之奇士御卒使兵,毋復前[42]【29】[43]白徒。早食輂兵,各載尔藏。既戰,將量爲之,【32下】賞獲□(葸?),以勸其志。勇者喜之,巟(亡)者悔(誨)之。萬民[44]【61】[……此復敗戰之道。”莊公又問曰:“復□戰有道乎?”答曰:“有。]……失車甲,命之毋行。明日將戰,思(使)爲前行。諜人【31】來告曰:“其將帥盡傷,(車)連(輦[45])皆栽(載),曰將早行。”乃【32上】乎(呼[46])人:‘吾戰敵不順於天命,反師將復。戰【51下】則祿爵有常(賞),幾(機)莫之當。”莊公又問曰:“復盤戰有道乎?”答曰:“有。既戰復豫(舍),號令於軍中【50】曰:“繕甲利兵,明日將戰。”則乇(廝徒)煬[47],以盤就行【51上】立(位),厚食,思(使)爲前行。三行之後,苟見短兵,(什?)【30】毋怠。毋思(使)民疑,及尔龜策,皆曰勝之。改 (作[48])尔鼓,乃失其服,明日復陳(陣),必過其所。此復【52】盤戰之道。”莊公又問曰:“復甘戰有道乎?”答曰:“有。必【53上】慎以戒,如[49]將弗克,毋冒以陷,必過前攻[50]。【60下】……贛(黔[51])首皆欲或之。此復甘戰之道。”莊公又問【53下】曰:“復戰有道乎?”答曰:“有。收而聚之,束而厚之,重賞薄刑,思(使)忘其死而見其生,思(使)良【54】車良士往取(促[52])之餌(耳),思(使)其志起,勇者思(使)喜,(才?)者思(使)謀,然後改始。此復戰之道。”莊公又問曰:【55】“善攻者奚如?”答曰:“民有保,曰城,曰固,曰阻。三者盡用不皆(棄),邦家以宏。善攻者必以其【56】所有,以攻人之所亡有。”莊公曰:“善守者奚如?”答曰:【57】“其食足以食之,其兵足以利之,其城固【15】足以捍之,上下和且辑,(姻)紀(配)[53]於大國,大國親之,天下【16】不勝。卒欲少以多。少則易察,垖()[54]成(盛)則易【46下】…… 先王之至道。”莊公曰:“劌,吾言氏(寔[55])不(否),而毋惑諸小道歟?吾一欲聞三代之所。”曹劌答曰:“臣聞之:昔之明王之起【64】於天下者,各以其世,以及其身。今與古亦巺(均)[56],亦唯聞夫禹、湯、桀、纣矣。【65】[1] 原作“曹沫之陳”,今從廖名春先生說讀為“曹劌之陣”。參廖名春:《楚竹書〈曹沫之陣〉與〈慎子〉佚文》,“孔子2000”網2月13日。[2] 參陳劍:《上博竹書〈曹沫之陳〉新編釋文(稿)》,“孔子2000”網2月13日;陳斯鵬:《上海博物館藏楚簡〈曹沫之陣〉釋文校理稿》,“孔子2000”網2月20日。下引其文皆不一一注明。据陳斯鵬文“附記”,其為文時間頗早。以下之討論,均按照文章發表時間先後為序。[3] 廖名春:《讀楚竹書〈曹沫之陳〉劄記》,“孔子2000”網2月13日。下引此文皆不一一注明。[4] 如“孔子2000”網2月13日廖名春先生的文章,2月20日蘇建洲先生的文章。“簡帛研究”網2月15日季旭昇、孟蓬生先生的文章,2月20日高佑仁、範常喜先生的文章等。[5] “室”字從廖名春、陳劍先生說。[6] 從陳劍、陳斯鵬先生讀。[7] 此句用來批評“鍾大國小”,頗爲恰當。[8] 李零先生原補“乎”字,陳劍先生認爲闕兩字,今從之。[9] 從陳劍先生說。[10] 此處李零先生補一“言”字,由小圖版照片看,與完簡9、10比較,不補字此簡已過長,乃簡序有問題,殘字疑為“亡”字。[11] “盡”訓完備,參範常喜:《〈曹沫之陳〉“君言無以異於臣之言君弗 ”臆解》,“簡帛研究”網2月15日。標點從廖名春先生。[12] 參筆者《讀上博四札記(一)》,“孔子2000”網2月16日。[13] 從陳劍先生讀。[14] “文”、“滋”及此句訓釋,從陳劍先生說。廖名春、陳劍、陳斯鵬先生均指出簡11、12當拼接。[15] “郭”字字形與郭店、上博簡其它讀為“敦”或“庸”者無別,與本篇簡33當讀為“庸”者有別。參筆者:《讀上博四札記(二)》,“孔子2000”網2月20日。[16] 從陳劍、陳斯鵬先生讀。下同。[17] 從陳劍、陳斯鵬先生說,下同。[18] 從陳劍先生說。[19] “於”,讀為“焉”,參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756頁,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或疑為“於《詩》有之”之倒。[20] “思”讀“使”,下同。詳孟蓬生:《上博竹書(二)字詞劄記》,“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陳斯鵬:《論周原甲骨和楚系簡帛中的“囟”與“思”——兼論卜辭命辭的性質》,《第四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393~413頁,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並參陳劍注。[21] “辟”字陳劍、陳斯鵬先生均釋出,今從陳劍先生讀為“嬖”,下“俾”字同。[22] 從陳劍先生說。[23] “毋”、“尚”從陳劍先生說。[24] 原釋為“治”,疑讀為“殆”,連下讀。原文於此字下有小勾號,或疑當於“殆”下斷讀。但所謂句讀符號未必可信,如簡7“然而古”下亦有小勾號,不得斷讀。[25] “庸”字參筆者:《讀上博四札記(二)》,“孔子2000”網2月20日。[26] 參筆者:《讀上博四札記(一)》,“孔子2000”網2月16日。[27] 從陳劍、陳斯鵬先生說。[28] “授”、“予”字從陳劍先生(注文)、陳斯鵬先生讀。“義”從陳劍先生讀。[29] 簡28與簡37上連讀為“長民者”,此語習見於古籍。[30] 簡文原從爪從卒,李零先生疑讀為“依”,是以“卒”為“衣”之訛,今從之讀為“愛”。“衣”與“愛”古通,參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904頁。“不愛則不恒,不和則不辑”,對應前文簡33之“不親則不庸,不和則不輯”,“親”、“愛”義近,“庸”、“恆”皆有“常”義。[31] 就兩簡拼接后的長度來看,似闕一字,待考。[32] 從陳劍、陳斯鵬先生讀。[33] “會”古音為匣紐月部字,“刖”為疑紐月部字,音近可通。[34] 此處虛詞“故”當有表轉折之義。[35] “行”,《廣雅·釋詁二》:“行,陳(陣)也。”[36] 從陳斯鵬先生讀。[37] 從陳劍、陳斯鵬先生讀。下同。[38] 從竹簡長度來看,似容不下一字,或漏抄此字。今暫從陳劍先生說。[39] “ ”字可讀為“狎”,參李家浩:《讀〈郭店楚墓竹簡〉瑣議》,《中國哲學》第二十輯,350——352頁,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玉篇·犬部》:“狎,近也。”[40] 從陳劍先生說。[41] 從陳劍先生說。簡文殘劃猶可見為“毋”字。[42] 從陳劍先生說。[43] 陳劍先生上接簡53上,以簡8之長度為例説明此處闕一字,然簡8不可据。今上接簡29。“毋復前白徒”,當指處於非常時期,不再讓貴人在前,引導沒有受過訓練的士兵(“白徒”)。[44] 此處“萬民”與前簡63上對應。[45] 從陳劍先生讀。[46] 陳劍先生疑為“乎”字,陳斯鵬先生隷定為“虎”讀為“呼”。[47] “廝徒”從陳劍先生釋,陳先生還指出:《蘇秦列傳》“廝徒十萬”正義:“謂炊烹供養雜役。”。“煬”,原釋文讀為“傷”,今改讀為“煬”。《莊子·寓言》:“煬者避竈”,陸德明《釋文》:“煬,炊也。”“以”,原釋文隷定為“亡”,似即“以”字。今將上下文重新點讀,大意似說炊烹者準備好豐盛的食糧,讓為前行士兵們在行列飽餐。[48] 隷定從陳劍先生,陳斯鵬先生亦讀為“作”。[49] 從陳劍先生說。[50] “必過前攻”似與“必過其所”對應。[51] 從陳劍先生說。[52] “取”字當為“趣”之借,疑讀為“促”,促使之意。《管子·四稱》:“不彌人爭,唯趣人詔。”王念孫《讀書雜志》:“趣讀爲促,詔當爲訟,字之誤也。”[53] “ ”從陳劍先生隸定,今讀為“姻”。“紀”今讀為“配”,古“配”字或作“妃”。[54] 從陳斯鵬先生隸定,疑此處讀為“”。甲金文中以“”為“師”,楚文字(亦見本篇)以“币”為“師”,但《說文》“官”字下指出“猶衆也,此與師同意。”),待考。[55] 從陳劍先生讀。[56] “巺”從陳斯鵬先生隷定,疑讀為“均”,二字古通,參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8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