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经血清学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的肺炎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肺部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使用安全、简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阿奇霉素;红霉素;支原体肺炎;不良反应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它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性反应。收集本院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126例,按照入院前后次序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和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本院收治的MP患儿126例,入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诊断标准。发病前4个月无呼吸道感染或发热史,经查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阳性,诊断MP感染。其中男38例,女88例,年龄16~82岁,平均35.2岁,发病时间2~120 d,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15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0例,支气管哮喘5例。入院顺序随机将MP患儿分平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者68例,以发热为主者42例;单纯咳嗽者18例。发热以高热常见,多表现为不规则热、弛张热,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及干咳。且患者多为肺部较密集细湿啰音,其中伴满肺干鸣音6例,伴满肺喘鸣音4例,表现为重症肺炎6例。
  1.3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行X线胸片检查:正常10例,以斑片状阴影为主的支气管肺炎80例,大叶性肺炎12例,间质性肺炎16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8例。
  1.4 观察项目 用专用表格记录患者简要病史和治疗前的症状、体征,并逐日观察和记录病程中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患者外周血象、肝功能、肾功能和X线胸片,据此评价疗效。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给予止咳、化痰、退热等对症综合治疗,缺氧者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1次/d,疗程3 d。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乳酸红霉素25 mg/(kg•d),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1次/d,连用3 d。全疗程3~4周。疗程结束1周后,复查X线胸片。
  1.6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胸部X片正常;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胸片阴影完全吸收或明显吸收;有效:症状体征好转体温下降,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4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以痊愈、显效有效合计为有效。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庖濯。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胃肠道反应4例;对照组胃肠道反应8例,局部疼痛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感染后病原体吸附于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其致病性是增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及活性氧造成细胞损害。更为重要的是菌体成分激发宿主免疫反应引起的细胞损害。近年报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逐渐增多,其原因可能为:①MP感染年龄前移;②病原体不断进化导致MP致病能力增强;③实验室检测技术进步,临床医师对MP感染重视程度及诊断意识不断提高。
  支原体肺炎主要由飞沫传染,侵入呼吸道黏膜可致气道损伤纤毛破坏,纤毛运动减弱而引起持续性咳嗽。同时支原体肺炎与人体某些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形成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导致多系统免疫损害。其中与直接毒性、自身免疫损伤、毒素介导的损害三者有关。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十分明了,目前基本倾向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及免疫两种学说。由于MP抗原与人体的心、肺、脑、肾平滑肌等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当MP感染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呼吸道及肺以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咳嗽,胸片提示单侧实变影,尤以右下肺为主,血象及CRP为正常或略增高,本组病例表现与此符合,尚有肌痛、抽搐等肺外表现。临床上治疗单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且对细菌、病毒联合感染,或病毒感染,疗效欠佳。其病因以病毒感染多见,其次为细菌,少部分为支原体等感染。因此,治疗小儿肺炎更需选用既能抗病毒又能抗细菌的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是红霉素,它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阴性杆菌及一些衣原体、支原体均有效,天然的红霉素属于14元或16元环大环内酯,半衰期短,使用后能迅速进入血液,血药浓度高。通过改造红霉素的化学结构,出现了15元环的阿奇霉素。采用大环内酯类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已被公认为首选,但以红霉素为代表的第一代与以阿奇霉素为代表的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哪一个疗效优秀存在争议,大多数认为阿奇霉素疗效优于红霉素。齐烨报道阿奇霉素治疗MP肺炎具有快速、高效、优良、症状消失快、痛苦少的优点。董江枝报道口服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总结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阿奇霉素优于红霉素。笔者认为,阿奇霉素为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优点有:① 在炎性反应时,机体的趋化和调理作用使白细胞及吞噬细胞趋向炎性反应部位,使炎性反应组织部位浓度高,由于其特殊的药代动力学呈多房室模型,在细胞内和组织内浓度高,细胞内浓度高释放到组织间隙再到血清,这种较优化的体内分布使其有较独特的治疗效果。②不像红霉素血清浓度高,但半衰期短,阿奇霉素虽经肝脏代谢,但它大量以原形由粪便排泄,消除缓慢而不明显损害肝功能,且消除半衰期长达68 h。③抗菌谱广,不仅对G-球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对一些G+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卡他摩拉菌及一些对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生物也有较好的抗菌性。对流感嗜血杆菌和淋球菌的活性比红霉素强4倍,对军团菌的活性比红霉素强2倍。④不良反应少。
  本文临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性肺炎63例,有效率为95.2%,相比对照组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有效率为79.4%,临床应用更为有效。同时本组资料也表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能有效的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治疗组中除4例有胃肠道反应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总之,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使用安全、简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引,王子才,方洁,等.肺炎支原体IgM测定的临床意.临床儿科杂志,2005,23(8):560-561.
  [2] 方德刚,肖清华.支原体感染免疫研究进展.医学临床研究,2006,23(8):1276-1277.
  [3] 赵顺英.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肺外并发症.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9-250.
  [4] 袁壮,董宗析,鲁继荣,等.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457.
  [5] 韩旭,辛德莉.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6):1101-1103.
  [6] 王雅平.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7,4(33):30-31.
  [7] 杨红,姬华,唐培君,等.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6,3(8):65.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