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分析及异化研究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经济其它相关  

                              作者:衣方磊 丁黎黎 王成胜
  论文关键词:规模经济效应 范围经济效应 结构效应
  论文摘要:微观竞争主体的角度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目标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但随着商业化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过程中逐渐偏离了微观竞争主体的目标。以银行改革的时间为脉络,分析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以及结构效应下的银行改制上市,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异化的竞争行为。
  一、银行的竞争优势
  企业为了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从而实现经营绩效的提高,必然要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而笔者所提的竞争优势主要指在经济学领域内的竞争力,其实质就是经济效率或者生产率的差异。因此,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竞争优势的本质是效率优势,如果银行拥有正确的竞争策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相对效率。由于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流行的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提高其效率至关重要。
  银行经济规模效应的含义是指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营运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最早研究银行业规模经济效应的是博恩斯顿(Benston,1972),他认为:在给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不管自身规模大小,规模扩大一倍,平均成本将下降5%一8%。本顿(Benton,1982)和吉林根(Gilligua,1984)等研究同样表明某种规模经济可能存在于银行业。
  银行范围经济效应是指银行经营品种的增减所引起的边际收益提高或边际费用下降的现象。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观点,由于金融服务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低,所以其产品或服务可以通过合作和其他的资源转移方式,在更广的经济领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更有效利用已有资源的目的。美国银行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的更替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体现。
  银行结构效应是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构变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由于债务资本利息支付可以作为费用在税前收益中扣除,具有明显的税盾和财务杠杆作用,但利息的支付又会增加银行的营运成本。资产的利息收入以及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同样会影响到银行的收益,所以银行要有合理的安排结构。1984年以后,以四家专业银行为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银行自身的利益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而且银行间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各自利益的竞争。随着商业化的深入,四大国有银行在竞争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竞争主体的目标,呈现异化(Dissim.ilation)的特征,即经营低效的特质。
  二、第一阶段银行异化的竞争行为:以资源扩张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通过机构和人员的迅速扩张来实现竞争优势被称为机构、人员竞争。那么从1984到1997的十多年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有一种扩大规模的冲动?原因在于银行产品、服务的同质性决定了银行可以通过提供产品、服务的增加,有效降低单位产品、服务的成本,提高收益。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扩大产品供给和服务范围变得非常重要。此外,在现代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单个商业银行规模越大,就越可能达到存款创造倍数的极限,实现商业银行规模效用最大化(王振山,2000)。由此可见,大银行的确有规模优势,完全可以通过规模的扩大,达到降低成本的优势。那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十多年的扩张行为,是否达到这种规模优势?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常规指标分析;二是综合指标分析。
  (一)常规指标分析
  1.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及利润占比
  从1984年到1996年国有商业银行无论从规模还是人员个数都发生了迅速的扩张。1984年,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总数为53898个,人员个数为84.73万人,而到了1996年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总数为160142个,人员个数274.4万人,分别增加了2.97倍和3.24倍,同时资产增长了3.12倍、存款增长了10倍、贷款增长了7倍。
  从表面看这种以银行为主体的资源竞争必定会使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增强,但从图1中,会发现1989—1999年问,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人数规模增长虽然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但税后利润增长却呈下降的趋势。例如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余额增长了14倍,但利润却增长了50%,表现出明显规模不经济。为了获得较为客观的评价,还可以结合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作为分析内容。银行作为金融企业有其特殊性,其资产利润率一般很低,国际上商业银行最佳水平3%左右(李华民,2001)。但我们会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其平均值仅为0.33%,资本利润率仅为6.97%。从这两个指标来看,仍然显示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极度扭曲的关系。要准确反映经营效率,除了规模及利润占比,必须联系到人均指标作进一步分析。
  
  2.人均和机构平均经营指标比较
  采用对比原则,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均经营指标。数据基于1997年到1999年,原因在于1997年以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直接目标就是规模扩张,分支机构的设置。因此1997年以后各年的机构平均效率指标能够充分显示这种扩张的效果。从表1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人均创利在1997年为国有商业银行的21倍,人均存款为3.25倍,1998年为15倍和2.54倍,1999年为9倍和2.51倍。我们会发现股份制银行的机构平均效率指标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差距逐渐在缩小。原因在于1997年以后,除了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外,这种整体规模的扩张,引起了银行业竞争的13益加剧,银行总利润增幅和存款增幅跟不上行业规模扩张速度,带来了行业平均利润率的自然下降。1998年国家增发国债,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种下滑的趋势,表明商业银行扩张性的竞争行为并没有达到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规模效应。从而表现出国有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已经发生了异化—非利润取向。
  
  (二)综合指标比较分析
  近几年国际上对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多采用银行效率衡量。而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方法则是国外常采用的,其可以分为技术效率(,IE)和配置效率(AE)而技术效率又可分为纯技术效率(FIE)和规模效率(SE)。笔者在前人对银行技术效率测定的基础上,以我国国有银行、西班牙银行为比较对象,分析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对银行效率的贡献。横向比较会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3年平均技术效率0.28,而西班牙银行的平均技术效率0.70,是我们的2.5倍,而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分别是2.3倍和1.4倍,显示了我国银行几年来的竞争扩张,不仅没有达到规模效应,而且造成了银行效率低下。
  纵向比较分析,JoseM.Pastor(1999)运用DEA测箅了西班牙1993—1995年银行业效率值,结果表明这3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7014、0.8292、0.8453,其中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1993年到1994年分别下降了0.0123、0.059 8.而纯技术效率增加了O.0422,不难看出这种技术效率无效更多来自规模效率无效。同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从1997年到1998年的技术效率无效来自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无效,但更深一层的挖掘,我们会发现1999年技术效率为O.27,配置效率为O.71,而规模效率仅为O.34,这意味着规模无效才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技术无效的真正原因。
  
  三、第二阶段银行异化的竞争行为:以模仿创造范围经济效益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金融领域出现了革命性变化——脱媒(Disinteamediation),即大量的存款从银行流入非银行金融机构,再经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于证券市场。大量资金涌入非银行金融机构,引发了银行业的工具创新,内容涉及到存款、利率工具、金融衍生品、住宅抵押贷款以及资产证券化诸多方面。由此可见,银行的金融工具创新是为了寻求最大化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那么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起伏,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产品和服务的涌现是否是真正意义的金融创新。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成长性分析;二是范围经济系数分析。
  (一)成长性分析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大量资金涌入非银行金融机构,引发了银行业的工具创新,一般而言,证券性资产比重越高,则金融发展程度越高。但是从表3可以看出,从1997年到2(}00年,证券占金融资产的比重逐年的提高,但比重过小,到2OOO年为止也仅为1/10;贷款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却一直保持将近50%的比例,说明我国金融工具结构的偏好仍然停留在贷款方面。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OOO年底,全部金融机构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380亿元,比年初增加1952亿元,增长了1.37倍,其他个人消费贷款比去年年初增加640亿元。因此,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工具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账户服务功能及个人消费信贷上。
      (二)范围经济系数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范围经济实现边际收益的提高或边际费用的下降。然而从表4来看,会发现国有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均大于0,存在范围经济的现象,最大的是中国农业银行1.7727。那么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一轮的竞争中,是否真正实现了通过债务工具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善经营绩效,但分析这些数值的背后会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工具创新实质上是模仿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的金融产品或业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例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款的增加多来源于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吸收的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存款,同时政策性银行向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发行了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贷款等筹集资金,这就增加了商业银行持有的金融债券,同时增加了证券发行人的银行存款。所以,产品和服务多元化就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竞争者的经营绩效,以投资收益为目的的金融工具创新竞争也只是一句空话。
  四、第三阶段银行异化的竞争行为:以银行上市“增强”资本实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使得中国银行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2004年初,国务院决定对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并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其补充资本金,这预示着国有商业银行想通过上市。完善治理结构。最终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从1991年深发展上市以来,共有5家股份制银行上市。那么这5家银行是否真正建立一套新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绩效激励、风险控制机制,使自己变成真正的市场主体。我们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股权流动分析;二是资本金补充分析。
  (一)股权流动分析
  股权流动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当一家银行的绝大部分股权都处于国有非流通状态时,那么证券市场对上市银行的约束就无法通过收购、兼并机制对经营管理层产生实质性的制约。那么我国已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又如何?借助股份制银行上市的数据统计,从图2我们会发现,浦发银行与招商银行的国有股比重分别为6.44%和39.13%,法人股分别为21.12%和34.58%,只有深圳发展银行的流通股超过2/3,达到72.43%。事实上,国有股在总股本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使得产权改革不到位。董事会被国有股大股东控制,控股股东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支配企业行为所以,近年来频频发生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件。可以预计,国有银行上市后如果仍然保持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地位,国有股东仍然可以通过控制董事会实现对银行的绝对控制权,那么国有商业银行行为在改制后也不可能完全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出发。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很可能成为国有企业上市圈钱行为的又一次重演。
  
  (二)资本金补充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另一个目的是借助市场的融资条件,充实银行的资本金。但是,银行通过上市真的使其资本充足率有了很大提高吗?可以借助表5来说明此问题,民生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通过上市在短期内的确使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浦发银行1999年上市后,资本充足率达到7.5%,但很快又都大幅度下降,回到上市前的水平。原因在于上市银行可能形成对发股集资补充资本金的依赖心理。在国内信用环境仍然极差,监管机构监管水平有待提高的环境下扩张不但消耗资本而且可能导致资产状况的重新恶化,资本充足率自然下降,只好依赖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再来补充资本金。但是,上市银行的融资道路变得越来越艰难,原因在于流通股股东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另外,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来看,如果要保持这一水平,四大商业银行每年需要净增贷款达到7000亿左右,估计资本金将需要增加560亿,而我国证券市场每年的筹资额一直维持在1000亿左右如果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无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上市并不能解决其资本金不足问题。
  所以,上市融资只能是我国商业银行增强实力的权宜之计。对于真正壮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帮助不大。
  
  五、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设想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公司治理是关键环节,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产权改革。应该说中国政府已经关注到银行产权改革的重要性,而笔者将从另一个角度来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鼓励银行组成联盟网络组织。
  因为这种组织突破了规模经济的传统思想,实现银行再造过程的协同与整合,但却不主张一体化的管理,从而保证网络内成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达到长期的合作与竞争。银行联盟网络组织不单是出于节约成本的一时权宜之计,而旨在集中银行的有限资源,力求通过与合作企业之间资源的共享,为改进银行价值链的每个环节提供更多的机会,并通过合作过程中的组织学习,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经营和运用技术的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银行的范围经济效应和结构效应。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