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间陆法言著的《切韵》,以洛阳音为主,分193个韵部,官方认可,是我国第一部近体诗韵书。唐开元年间,孙偭编《唐韵》而取代《切韵》。宋代陈彭年奉诏官修前代韵书而成《广韵》,分206个韵部。宋代丁度在《广韵》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礼部韵略》,作为科试之用。南宋末至金初,王文郁编《新刊平水礼部韵略》,分106个韵部,较《广韵》减少100个韵部,为金时官韵。王文郁是平水(今山西临汾)人,时任平水书籍,世称其韵书为《平水韵》。清康熙年间编《佩文诗韵》和《佩文乐府》两部大型韵书作为官定诗韵,仍遵循平水韵106个韵部的划分方法,与平水韵无大的区别。所以,经元、明、清至今,近体诗沿用的是平水韵。
宋人写词时并无专门的词用韵书,一概袭用诗韵,但文体的创新也促进了用韵的创新,拓宽了韵域,如使用邻韵、上去声通押等等。平水韵产生于唐诗的繁盛期以后,词林正韵也产生于宋词的繁盛期以后。作品在前,韵书在后,体现了韵书来源于先前的实践又用于指导此后的实践的运行轨迹。明末清初,倚声填词之风鼎盛,关于诗韵的著作较多。清人戈载博考、互证古人之词,广稽韵书,归纳传统的平水韵的诗韵,合并韵母相同之字,编纂而成词林正韵,为后人接受,成为词坛公认的韵书。
元代江西高安人周德清是一位“工乐府,善音律”的词曲作家,于1324年编纂成中原音韵。大体以洛阳音为代表的河南音作为依据,较能反映元代的实际语言。其进步标志是将入声字并入平、上、去三声,平分阴、阳,切合北曲的实用韵谱,被尊为作曲择字的音韵规范。中原音韵分19个韵部(类),编排方法类似词林正韵,每个韵部含阴平、阳平及上声、去声四个部分。
中华新韵以普通(北京)话为基础,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依据,以同身同韵为划分韵部的标准。只要韵身相同,即只要韵母的主要元音(韵腹)和韵尾相同(近)就算同韵字,列入同一韵部,依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现代汉语入声已基本消失,所以只分平仄,不辨入声,将入声字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去为仄声。中华新韵在颁布试行的同时,规定了几项基本原则,即 “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创作诗词使用新韵的前置条件是不改诗词格律和平仄关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难以抛弃平水韵。因此,写新的诗词,可用平水韵、词林正韵,也可用新韵;但两种韵本应分别独自使用,不可混用;用新韵的作品须标示“新声新韵”。应该认为,中华新韵是当今诗、词、曲通用的正式韵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