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凉州词》《浪淘沙》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内容:《凉州词》《浪淘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资料弄清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并结合资料去理解诗的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守边将士怨情,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


教、学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描写黄河的诗句,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一听?(1―2生背)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描写黄河的诗:《凉州词》(板书题目)


2、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


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3、这首诗是谁写的呢?(板书:王之涣)出示图片。你了解他的生平吗?谁能简单的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对,他是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王之涣。)那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看来,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板书:知背景)


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二、初读,读通顺


1、配乐范读。


2、大家喜欢这首诗吗?大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


4、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三、再读,明诗意。


1、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诗读通了,那怎样才能把它读懂呢?你们有没有好的办法?(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


小结:看来过去的学习大家已经积累了许多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把你读明白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不明白的标记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最后请同学们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归纳起来,等会儿我们全班交流。


2、交流:(1)交流了哪些读懂的地方?


(2)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


(3)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


过渡:看来,同学们运用自己的方法把诗意弄明白了。(板书:明诗意)


3、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戍边士兵的感情?(板书:怨杨柳)


四、细读,悟诗情。


过渡:从哪里能体会到戍边士兵的这种不得还乡的怨情呢?请同学们读读诗,细细的品味一下。[]


1、学生自由体会。


2、集体交流。


A、戍边士兵长期驻守在怎样的环境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指导朗读。


B、从哪里能体会到戍边士兵的这种不得还乡的怨情呢?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指导朗读。)


3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感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4、指名读。


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领悟到诗人的强烈的情感了。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领悟到诗人的强烈的情感了。(板书:悟诗情)


五、古诗拓展


1、老师这里有一首王翰的《凉州词》,同学们想学一学吗?


2、出示王翰的《凉州词》。


3、用课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4、交流学习体会。


六、总结


请同学们课下再积累一些王之涣的名作,相信你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凉州词》。


2、板题《浪淘沙》。


3、复习上节课总结的学习方法。


二、用课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学习。


1、 交流诗人刘禹锡的资料。


2、交流:(1)交流了哪些读懂的地方?


(2)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


(3)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2、 请同学们读读诗,细细的品味一下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小结: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三、拓展


课下搜集刘禹锡的其他诗读一读。


作业:


1背诵古诗。


2摘抄诗句。


3课下搜集王之涣、刘禹锡的其他诗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