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说课设计(一)说课稿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说教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作者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用清新的文笔,表达深刻的主题。


课文通过对栽花赏花的描述,体现了父爱子、子爱父这种人间美好的亲情,这种亲情虽然是真情,却也是人之常情;而通过写信教子反映的却是父对子的一种严爱,它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获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 “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


课文先写了父子间的亲情,接着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揭示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生活哲理。写作由浅入深,寓理于事。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能力目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的特点。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能边读课文边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重点,我把它落实在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说教法:


随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等新课改精神的深入开展及素质教育的逐步完善,符合课改精神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应运而生。本课通过采用这一学习方法,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配合以读代讲,以生提问代替师发问来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说学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 “议” 、“悟”、“勾”等学法。


说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1、多媒体出示画像:(高尔基)问:高尔基是干什么的?


2、知识拓展:简介高尔基,向学生推荐《童年》。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两个人。)


高尔基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个伟大代表,其著名作品《海燕之歌》、《母亲》等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无产阶级文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对他作简单地了解,既可拓展学生的知识,同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文是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文题对叙事的对象起了限制作用。开门见山直接揭题,同时可告诉学生,本文以此为题告诉我们课文就是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我们写文章时也可借鉴这种拟题方法。


二、合作探究自学课文:


1、简介故事,引出高尔基的信,师范读


2、在课文中找到信的内容,大声朗读,并按要求自学。


自学要求:


a.认真朗读信的内容。


b.边读边想,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c.联系全文,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一些问题。


d.小组讨论,提出共同的疑问,推选一位代表汇报。


3、小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4、学生提问质疑。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为了让学生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我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自己提问题,大家共同研究等方法来读懂课文。


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民主氛围,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问是一点,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就在每事问。”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相当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初读悟文后,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让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梳理学生懂或不懂的内容,以学定教。


这一阶段教学注重学法指导,可培养学生提问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诵读第四节,解决问题:为什么说鲜花是美好的东西?


a.自由回答


b.借助多媒体理解“姹紫嫣红”,用你喜欢的形式表达你看花的感受。


c.想象美丽景色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d.个性化朗读读出花的美丽。


2、体会高尔基赏花时的心情。


3、理解什么是美好的东西,你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5、用“妈妈的时候,我 ;同学的时候,我 ;的时候,我 。”句式说话


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通过多媒体播放鲜花图,使词语教学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同时让学生展开联想,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趋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在本段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与能力都得到充分展示,内心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才会越读越觉得有趣,越读越愿意读。


理解高尔基信的内容是本文教学难点,光靠说教是枯燥乏味,也是苍白无力的。通过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给别人美好东西的具体事例,用学生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明白当你给别人美好东西的时候,别人会感到很快乐,你也就会感到很快乐,从而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四、迁移练习


1、 想象高尔基的儿子收到父亲的信后,神情、心情会如何?读了信后又有何感受?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一封回信。


2、读了这一篇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很多,把的收获练成一条简洁的语言,写到书签上。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抄写信的内容。


2、完成练笔。


3、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课后也注意去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别人带去美好的东西和欢乐。


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语言。这一片段的教学设计中,使学生巩固书信的格式,学习书签的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围绕课文设计延伸作业,不仅能升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语文能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