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资料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课《大自然的语言》


单元要点分析:


本组课文以“观察、发现、研究”为主题,五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大自然的语言》、《植物的“感情”》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第一朵杏花》、《蜜蜂》通过故事的叙述表现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矿矿的研究》向学生渗透研究、发现的意识。本单元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揭示,又有自我探索发现意识的培养;阅读链接中通过采访和书信交流的形式,使学生通过科学家平实的语言了解这些伟人的内心世界,又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立足于教材,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把握本单元的精髓所在——科学现象的发现、科学家的实验或同龄人的研究中渗透着哪些科学态度和精神;同时要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学生喜欢的科学家、科学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事件的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学儿童诗。文章共十个小节,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给我们揭示了大自然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现象。《大自然的语言》是一份大自然的召唤书——召唤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读懂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语言。所以教学中应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在读中对大自然的“语言”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鳞、嵌、撒”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睁、晴、蚂、蚁、搬、泳、逗、雁、略、钓、汪、撒”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背诵。


3、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大自然语言的知识,了解大自然其他的声音,仿照诗歌写一段。


2、 收集天气、地震、季节的有关谚语,丰富自然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寻找大自然的语言,收集和自然现象、地质变迁等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收集天气、地震、季节的有关谚语。[]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作业:


1、 正确流利地读会6课课文


2、 自学本课生字,要求会读会组词。


教学目标


1、读通诗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


一 解题激趣


1、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四幅图分别代表那个季节吗?你怎么知道的?


(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语言”,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


是啊,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它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告诉我们很多的信息。今天,就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些大自然的语言。(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把字音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每句诗读通。


2、教师播放生字词语课件,学生读一读,老师强调要点。


3、全班交流读课文。指名读、开火车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重点: (1)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注意生字多,名称连续)


(2)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啊。(“啊”变音读na)


4、自己再读课文,想想书中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三、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歌给我们介绍的白云、蚂蚁、蝌蚪、大雁、树爷爷、大鱼、化石、漂砾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那么,它们是怎样和我们人类交流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第一课时课后检测


1、请给下列词语加拼音


睁开眼睛 蚂蚁搬家 蝌蚪游泳 黑色逗号 大雁南飞


汪洋大海 撒在庐山 钓到大鱼 一串省略号


2、回答问题: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2、背诵诗歌,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


3、拓展延伸,了解一些有关天气、地震、季节变化的谚语。


4、了解大自然其他的声音,仿照照诗歌写一段。


预习作业:


收集和自然现象、地质变迁等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收集天气、地震、季节的有关谚语。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


1、指名学公鸡叫。


2、指名反馈:公鸡叫是我们最熟悉的大自然的语言,它在告诉人们什么呢?


3、指名反馈:上节课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


二、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1、再读课文,找出疑问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书上画出来。[]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对于有些难读的句子,教师要及时给予重点指导,扎扎实实搞好朗读教学。)


2、学生反馈:


师: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


我看见白云飘得很高,就知道明天肯定是晴天。


我看见蚂蚁忙着搬家,天要下雨了。


我知道树桩上的圆圈叫年轮,它有几圈,大树就有几岁。


当学生说道:看见小蝌蚪游就知道春天来了。大雁南飞就知道秋天来了时,教师提问:同学们,文中的“逗点”、“省略号”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逗号”是小蝌蚪。因为它有个小尾巴,又是黑色,所以像小蝌蚪。“省略号”是大雁。因为它排成“一”字飞行,就像一串省略号 。)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还有吗?你们再想想,“逗点” “省略号”在表示说话时还没有把话说完,那么大自然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生可能说:春天到了,天暖和了,小朋友们快出来呀,我们一起玩儿吧……)


(生可能说: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师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多有意思呀,谁来读一读。(生感情朗读)


师:你还读懂了哪些,谁再来说说?


(我还知道鱼鳞上的圆圈就代表鱼的岁数。)


(2---7小节内容较简单,教学中老师大胆放手,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生1:什么是“三叶虫” 、化石、“漂砾” ……


生2:为什么“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就说那儿曾是一片汪洋……


教师出示课件重点讲解三叶虫、漂砾等问题。


师:你们明白了吗?请你用读或说的方式来告诉大家。


(在以上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随时调整教案,不要牵着学生走。)


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大自然语言,体会着读一读2至9节。


师:大自然的语言太奇妙了,真是色、香、味、声俱全。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同学们,谁来说说我们怎样做才能发现它呢 ?


指名反馈,教师小结:不爱学习,总是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发现不了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


三、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1、你们用心观察大自然了吗?发现大自然的语言了吗?


2、引导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语言写成诗歌。


3、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关于天气、季节、地震方面的谚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


师: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一定能够读懂它的奥秘。


第二课时课后检测


1、 完善课上没有写完的诗歌。[]


2、 积累天气、季节、地震方面的谚语。


拓展材料


喜马拉雅山脉:藏语“喜马拉雅”即“冰雪之乡”的意思。“珠穆朗玛”是藏语雪山女神的意思。她银装素裹,亭亭玉立于地球之巅,俯视人间,保护着善良的人们。时而出现在湛蓝的天空中,时而隐藏在雪白的祥云里,更显出她那圣洁、端庄、美丽和神秘的形象。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距今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余米的海洋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现在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


庐山: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 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


各类谚语


地震类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又发浑,又翻沙。见到了,要报告。为什么?闹预报


季节类


春雨贵如油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春无三日晴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立春赶春气


早春晚播田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菜园内受熬煎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大暑热不透,大水台风到[]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立了秋,挂锄钩。


立了秋,把扇丢 。


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立秋三天,遍地红。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捆起。


瑞雪兆丰年 。


霜前冷,雪后寒。


落雪勿冷,融雪冷。


冬有大雪是丰年。


冬有三白是丰年。


一、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二、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三、看天象识天气


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四、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低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