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这次语文综合性活动,是依托语文第一册教材第6 板块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即时性生活事件所创设的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情境。这个活动包括“找一找”“说一说”两个层面的内容。
“找一找”是为儿童查阅和搜集而创设的活动情境。通过查日历、搜集月饼包装商标、请父母讲中秋故事、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歌曲等活动途径的提示,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参考。
“说一说”是以几幅反映儿童汇报交流活动的画面来提示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目的是为儿童自主活动提供样例。使儿童在参与一系列的展示、交流、汇报的实践中,获得一定的综合性活动的办法。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活动的初步经历,能让儿童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儿童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 通过一般的“找一找”活动,让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实践学习的体验,初步掌握一定的搜集、查找信息的简单的综合性学习方法。
3. 通过“说一说”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整体的检验与锻炼,并且学会在分享他人成果的同时学到知识,得到快乐。
4. 通过简单的综合性学习尝试,了解语文的学习途径不只是在课堂上、书本里,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三、活动过程设计
1. 设计主题谈话。
为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可进行这样的谈话: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要到了,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吃月饼、赏明月、抒亲情、享欢乐。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哪些方式庆祝呢?你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汉字,读了很多的书,掌握了很多的知识,现在我们就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查一查、找一找、问一问,再把了解到的情况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吧。(通过谈话动员儿童参与和探究的积极性)
2. 精心做好准备。
(1 )调查学生需要,了解学生基础。可问:你想了解中秋哪些知识?等等。
(2 )梳理儿童不同的探究需求,把儿童要求探究的问题分类,再按需求编组分配任务,指定探究的方案(儿童力所能及的)。
(3 )明确各组的调查要求,尊重儿童自己的调查意见,帮助其修改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让学生知道这不是一般的家庭作业,而是很重要的一次独特尝试,要千方百计做好。
3. 搞好交流汇报。
(1 )各组交流“找一找”的结果,推选一名或几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2 )你们都去了哪些地方,请教了哪些人,查到了什么?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的图片、资料,一边向大家介绍。
(3 )介绍听来的传说故事,交流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图片。
(4 )演唱中秋歌曲、背诵中秋诗篇、表演中秋节目。
(5 )总结延伸。
4. 布置后期活动。
中秋节是团圆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的节日,世界华人都过这个节,虽然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欢度节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中秋的“团圆”之意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识。在我们这次活动的过程当中,同学们能够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向家长请教,向图书馆请教……总之,同学们用很多的方法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有的制作了卡片,有的装订成了小“书”,还有的自办了很有特色的“手抄报”……大家的汇报很有创意,特别显现了你们的合作精神。老师非常高兴要向你们学习。
由于时间的限制,大家还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都汇报出来,就请同学把自己最得意的内容加细整理以后再展示。
四、应注意的问题
1. 要以人为本。据当时当地的实际,从儿童关注的焦点出发设计活动
(1)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去学习,让儿童了解到: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很多的问题要大家合作解决;让儿童知道:与他人共同面对挑战,与人和睦相处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2 )体现工具性。以活动为载体,让儿童在活动中用语文探究,在探究中学习语文,促使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又在运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3 )体现开放性(时间、空间)。在书本、在课堂、在游戏中在广阔的空间里学用语文。
(4 )体现儿童性。“童眼看世界,童心写真情。”
2. 要加强过程指导。
(1 )对一年级上学期儿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还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做,教师应半扶半放,有重点地指导,随机进行检查,适时地教给学生方法,帮助学生完成活动任务。
(2 )文本上提供的图片只是一些活动提示,各地各校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必要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查找活动作业。
3. 重在评价激励。
学生首次的综合学习活动,是一次创造性的尝试,他们一定是既兴奋又自豪,教师应保护儿童的积极性,无论是查找、访问还是整理、汇报,重在过程的参与,不要以查找的知识多少论成败,而要以激励来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评价要贯穿在实践的过程始终,对学生每一步活动的收获和进步都要点评,以激励其再探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