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游赏大观园》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通过品味课文语言,了解贾府三位姑娘居室特点,体会居室环境与人物性格情趣的关系,初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播放《红楼梦》主题音乐,画面轮番滚动《红楼梦》的主要情节(文字)和主要人物的画像。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引出目标(投影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看——猜想一下住在里面的主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投影三幅居室图片)看来,从这样的居室环境中我们可以体会主人的性格情趣。今天,我们将学习《刘姥姥游赏大观园》,看看作者曹雪芹是如何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居室环境的。(显示课题)

(二)品味课文,鉴赏形象

    1.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课文,刘姥姥在贾母等人的带领下,游赏了大观园的哪些地方?着重游赏了哪几处地方?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

答:潇湘馆、紫菱洲、秋爽斋、荇叶洲、萝港、蘅芜院、缀锦阁

        着重游赏了潇湘馆(林黛玉处)、秋爽斋(贾探春处)、蘅芜院(薛宝钗处)

师:这三处地方,你喜欢哪一处?为什么?

(1)    潇湘馆:“翠竹夹路”、“苍苔布满”、“石子甬路”……非常幽静。

(2)    秋爽斋:“大案”、“笔海”、“大花囊”、“大‘烟雨图’”、“大鼎”、“大盘”“大佛手”……非常大气。

(3)    蘅芜院:“异香扑鼻”、“奇草仙藤”“玩器全无”……非常素雅。

小结:说得很好!看来,同学们是各有所爱,这是我们领略课文语言,由环境描写中获得的第一感受,这只是鉴赏的第一步。要获得进一步的审美体验,还得细细地品味其中的韵味。

    2.精读课文,局部突破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秋爽斋的居室设计吧!请同学们听课文(11~13节)录音,结合课文找出秋爽斋的主要摆设,并思考:这些摆设总体呈何特点?具体又分别体现了探春怎样思想情趣?(听课文录音)(同桌讨论)

答:总体特点:阔朗。     具体体现在:

A.当地:花梨大理石大案:

①名人法帖、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如树林   

②斗大的汝窑花囊,花囊有:满满的白菊         喜欢读书

③大鼎                                    气节高尚          

④紫檀架上:大官窑大盘、大佛手             开朗大气        

洋漆架上:白玉比目磬、小槌                 

 

B.西墙:大幅米襄阳“烟雨图”。                       闲情逸致

颜鲁公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超凡脱俗

 

C.东边:卧榻、拔步床(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纱帐)

小结:由此可见,居室环境能烘托人物的思想情趣。秋爽斋如此阔朗大气,这和探春性格开朗、志向高远不无关系。我们一起朗读,体会一下。

      (学生朗读)

3.继续精读,迁移总结

师:我们再来品味一下潇湘馆和蘅芜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段落,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下列比较。

   居室

摆设

潇湘馆

蘅芜院

居室外景

翠竹夹道 苍苔布满 石子甬路

异香扑鼻 奇草仙藤 冷愈苍翠

 





环境

案上

设着笔砚 书籍满架

一土定瓶 数枝菊花 并两部书 

茶奁茶杯

玩器

“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

雪洞一般 玩器全无

 

特点

齐  整

素  净(青纱帐幔)

师:从这两处居室的比较中,能否看出主人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林黛玉:喜欢幽静、爱好诗书、为人清高

薛宝钗:端庄贤淑、很有才学、朴素淡雅

师:林黛玉、贾探春、薛宝钗三个姑娘年纪差不多,为裁此们的居室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身份不同:林黛玉——贾母的外孙女(“这是我外孙女儿的屋子”)

                贾探春——贾母的孙女(“你三妹妹那里好”)

                薛宝钗——王夫人的外甥女(“何妨和你姨娘要些”)

性格不同:(略)

小结:因为人物身份、性格的不同,体现在居室的设计上也会有所区别。看来。人物的性格情趣和居室环境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要留心这一点。

师:现在,我们在回到开头,假设你有一个房间,根据你的性格及爱好等,你会怎样去设计?(四人小组讨论并发言)

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精彩,看来,居室环境和人物性格情趣的确有很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了这一点,更让我们学会了从居室环境和人物关系这一角度去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回去,请同学们从你所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摘录好的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环境描写。

附:《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变化,揭露了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趋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