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腕》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能用科学的方法识记“扳、腕、赢、呐、喊、威、斜、券、势”9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注意“赢、券、势”等字的读音,用顺口溜的方式记住“赢”的字形。
   2、积累本课的词语“欢声雷动”“胜券在握”“呐喊助威”“胸有成竹”,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3、通过朗读,感受比赛时紧张、激烈的气氛,并读出句子的语气。
   4、体会丰富多彩的课间休息,感受愉快而有趣的学校生活。
  重点和难点
   1、积累、理解词语“欢声雷动”“胜券在握”“呐喊助威”“胸有成竹”。
   2、学会用朗读的方式,表现比赛时紧张、激烈的气氛。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设计探究活动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圈划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学习生字“扳”“腕”。
   1、课间休息时,你和小伙伴会玩什么有趣的小游戏?
   2、今天,一群小伙伴在课间休息时,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板书:3 扳手腕)
   3、学习生字“扳”“腕”(注意两个生字的读音)。
   4、齐读课题。
    说明:孩子们在课间会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课题中“扳”和“腕”是生字,老师板书课题时,书写应慢一些,让学生看清笔画与字形结构。“腕”字的读音要注意与“碗”“宛”区分。
  二、质疑课题,解决问题,通过朗读、说话等练习积累词语。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归纳板书:谁和谁扳手腕?
     谁赢了?
     学习生字“赢”,后鼻音要读准,记字顺口溜:“亡口月贝凡”。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3、解决问题1“谁和谁扳手腕?”
    (1)学生回答(要求回答完整),教师板书:小敏小容。
       他们还有各自的称号,小敏是——(补充板书:胖墩)小容是——(补充板书:运动健将)。
    (2)他们两人旗鼓相当,所以都不甘示弱,都觉得自己会赢,指名读课文的第二节,哪些词语表示他们觉得自己一定会赢?
       板书:胜券在握、胸有成竹
    (3)一个是觉得胜利就在眼前,一个是心中早就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在言语中也互不相让,师范读第二节。
    (4)分角色读课文第二节,学生可以边读边根据课文配上动作。
    (5)激烈的比赛当然少不了旁边观战的同学们(板书:同学们),齐第1节,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呐喊助威(呐喊表示大声喊,两个字都是“口”)
       他们有的在为小敏加油,有的在为小容加油。想一想,同学们都会怎么说,怎么助威?
       同学们有的站在小敏身后喊道:“________________”,有的站在小容这边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问题2“谁赢了?”
    (1)学生回答,板书:小容
    (2)出示句子:“小容赢喽!”“小容赢喽!”教室里欢声雷动。
    (3)欢乐声如雷鸣一般,指名读出语气来。
      说明: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可以试着让学生学会质疑,通过质疑理课文的脉络。课文主要通过对小敏、小容和同学们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烘托出比赛紧张激烈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展开教学,词语的理解应运用多种方法,如:用朗读的方法体会“胜券在握”和“胸有成竹”的含义;通过说话的练习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呐喊助威”。
  三、圈划词句,朗读句子,体会比赛时紧张、激烈的气氛。
   1、一个是小胖墩——小敏,一个是运动健将——小容,小敏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小容早已是——胸有成竹,而同学们则在一旁——呐喊助威。比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自读课文,用直线划出小敏和小容比赛扳手腕时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只见小敏瞪着眼,涨红了脸,脖子似乎比平时粗了一圈,他正拼命地把小容的手往桌子上按。小容额上青筋暴起,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看他就要支撑不住了……忽然,小容大吼一声,猛地发力,把小敏的手扳倒在桌子上。
   3、读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泵矗看幽抢锟闯隼吹模浚ū热紧张激烈,选手都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小容突然用力,反败为胜……?br>    4、指导朗读
    (1)读时要用力,语气可以加重,但不是把嗓子扯响。
    (2)速度稍快,表现出气氛紧张。
      说明:这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目标有三。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圈划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朗读感悟的能力,通过大声地朗读,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意境。三是教会学生规范地朗读课文,通过教师的示范与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展开活动,进行说话训练。
   1、同学们们用朗读把比赛紧张、激烈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还可以身临其境,体会扳手腕的乐趣。(寻找两个力气相当的同学比赛扳手腕)。其他同学在加油的同时,观察两位选手的神态,动作。{如果有影像资料,可以观摩影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角度的观察}
   2、比赛过后,让学生试着用连贯的句子说一说两位选手的神态、动作。教师适时板书好词、好句。
     说明:教师对学生说话不必苛求,只要通顺即可。多数学生的语言可能会停留在课文的词句上,教师也应当及时鼓励,因为摹仿也是积累的有效方法。由于学生的能力差异,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整地表述,教师在学生分散发言之后,可让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尝试完整地表述,如有时间也可以一起来写一写。
  五、巩固复习。
   1、读词语
     龙虎斗 呐喊 助威 胜券在握 架势 不甘示弱 胸有成竹 涨红了脸 沸腾 欢声雷动 大吼一声 支撑 颤抖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3 扳手腕
       谁和谁扳手腕?     小敏     小容              (同学们)
                  胜券在握   胸有成竹             呐喊助威
       谁赢了?                               欢声雷动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是起着指导调控的作用,学生的“学”是自主积累探索的过程,两者结合在一起,教学才能迸出火花。下面我就本篇课文的教学在这方面的得失谈一谈体会。

  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所以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但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结构,而是对其巩固复习。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教师着重对“赢”字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对字形复杂的字可以用记部件的方法进行记忆。

  对于词语“呐喊助威”的理解,教师以想象说话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词义,效果非常好。学生的语言很精彩,有的说“小敏必胜,小敏必胜,你一定会赢得这场比赛!”有的说:“小容你是最棒的,我们支持你,你一定要赢啊!”……学生的发言分明表现出他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呐喊助威”这个词的意思。教师合理的设计,使学生更有效地积累了词语。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扶得比较多。一是进行了朗读方法的指导,二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虽然扶得多,但教师还是让学生通过读,自己谈体会。有的学生在读后体会到了比赛很激烈,有的学生体会到了小选手都很尽力,并都在文章中找到了依据。因此学生依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学习。

  教学最后的说话训练,学生的语言选择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帮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并及时记录好的词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不少学生运用了不同于课文的词句,如: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憋足了劲,满脸通红,汗如雨下等。

  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得过头,往往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这堂课里有些部分的安排不够合理,也出现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情况。如教学开始时,对课题的质疑,问题太过简单,质疑的质量并不高,反而使教学变得复杂。倒不如给学生开放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由谈谈,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同样可以找到人物、比赛前比赛时的经过和比赛结果。当然教学的步骤还要进行合理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