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理解“羡慕、不耐烦、懊悔”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寓言故事。
   3、能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受到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了解寓言的寓意,说出自己受到的启示。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构建图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一种昆虫,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它们就会站在树上唱歌,天气越热,它们唱得越起劲,到了三伏天,它们更会“知了、知了”地唱个不停,它们是谁?
   2.介绍知了的知识。(出示介绍知了的课件)
   3.出示课题。简介寓言故事的特点。(看到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提炼出四个问题:知了为什么要学飞?和谁学飞?怎样学飞?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现在让我们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词,并标出自然段。
    生: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习生字新词。
    师:小结刚才学习情况。同学们都非常认真,老师在这里准备了一些字词,看谁读的准。(课件出示字词)
    指名读(对自学的反馈)
  (三)整体感知,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播课文录音。思考:这则寓意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知了原本不会飞,后来和大雁学飞,本来刻苦一点就可以像大雁一样翱翔蓝天,却因怕苦和不耐烦而半途而废的故事。
    师: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这则寓意,现在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
  三、再读课文,分析理解
  (一)学习一自然段。
    师:(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知了为什么要学飞?
    生:知了十分羡慕大雁······
    师:(板书)羡慕。你是怎么理解羡慕的?(出示大雁翱翔蓝天的图片)读了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体会呢?
    生:谈体会
    师:小结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大雁答应教知了学飞,但知了是如何学飞的呢?结果又如何呢?现在读第2—3自然段。
    1、用笔圈画出知了怎样学飞的词。怕艰苦、东张西望、爬来爬去、不认真、不耐烦、自满、嚷)
    2、理解“自满”的意思。
    3、造句:一会儿……一会儿。
    4、知了怕艰苦,你看到一只怎样的知了?(懒惰、不能吃苦、怕困难)
    5、指导朗读。
     ①知了不耐烦的表现是怎样的?联系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试着不耐烦地读读。“知了!知了!”
      知了东张西望、爬来爬去的神态何动作要重读。
      文中两次互相的“知了!知了!”在读时可适当夸张,以突出知了的自满何不耐烦。
      (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最后的“迟了!迟了!”可拖长声音,以表现知了的无限懊悔。
     ②想像一下,知了自满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带着这样的表情读读“知了!知了!”还要注意“嚷着”。(学生同桌之间互读、指名读、通过师生的评价,使学生读得更好。)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师:通过知了的表现,想象一下:知了学飞的结果会怎样呢?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知了此时是叹口气说:“迟了!迟了!”这其中包含的是无限的懊悔。说说“懊悔”的意思,并有感情地读读。
    2.探讨交流读最后一句的语气,迟缓,透着无奈。齐读。
      师:知了的理想是美好的,但它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3、看到知了懊悔的样子,你有什么话想对知了说吗?
    4、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
    5、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在平时学习中应该怎样做?(举例子)
  三、拓展延伸
   1、复述故事、现场表演、明白道理。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那么谁能来复述这则寓意故事呢?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丰富故事情节,也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给同学们一点时间)
     生:同桌相互复述故事,师巡视,指名台上复述、表演。
   2、播放歌曲,升华主题
     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能像知了一样,空有理想,而不能脚踏实地,也只能是一事无成。同学们,自满是失败的祸根,谦虚才是成功的法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就开始努力吧!(播放歌曲《飞的更高》)相信你们会飞的更高。

  板书:      知了学飞
           羡慕
           东张西望 爬来爬去 自满 不耐烦
           懊悔

  教学反思:
  我讲授的《知了学飞》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2课寓言两则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文章语言流畅,生动有趣,贴近儿童生活,适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本课10个生字,理解“羡慕、不耐烦、懊悔”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复述寓言故事。3、能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寓言的寓意,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导入课题,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上课谈话导入新课后,我利用课题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思考与课题有关的问题。这时学生会提出:知了为什么学飞、知了怎样学飞、学飞的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读课文时也更有目的去读。初读课文,明确要求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走进课文,激发了他们读文兴趣。接下来,我让学生三读课文:一读课文,把课文读熟;二读课文,要有感情地读;三指名读课文后检查学生认字情况。以读促讲,读懂课文整篇课文我让学生以读为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在读中理解词句的含义,教学中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第一自然段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羡慕”并读出知了对大雁会飞的羡慕之情。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东张西望”、“爬来爬去”,读出知了学飞的不认真。大雁教知了学飞时,抓住“不耐烦、自满”体会知了学飞时没有耐心、骄傲。
  最后一段,让学生抓住“懊悔”体会到知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通过抓重点词句让学生读好课文,读懂课文。拓展训练,发挥想象。读懂课文后,我设计了“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知了说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从多方面去说。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意在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寓意,并能否学以致用。利用板书,复述课文。复述课文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为了照顾到全体,我特意设计了提纲式板书,降低了复述的难度,让大部分学生看着板书都能把课文复述下来,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不免会有一些问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