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试一试》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内容:《动手试一试》
  教材分析: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科学家头上总是笼罩着一层圣洁的光环。这光环是学识之光,是智慧之光,照耀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睛。《动手试一试》这篇文章,通过一个错误问题的提出、求证,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科学求真、求实的品质是我们可与科学家平等比肩的重要基础。
  教学理念:
   小学生往往对大人的话不加怀疑,本文就是一个例子,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先提问再让学生读书理解,再而做实验,使学生明白本课告诉我们的道理: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重、难点:
   1、会写本课7个生字,会读文中15个生字。
   2、从不同人对科学家提出的问题的态度和做法中受到启迪。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7个生字,会读文中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不迷信盲从“权威”说法,实事求是。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生字头饰、实验材料(每组提供一套:玻璃杯、金鱼、石子若干块、抹布)、活动记录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准备这些东西吗?因为我们今天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做实验之前,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往一个盛满水的杯子里放入一颗石子水就溢出来,而放入一条金鱼水就不往外溢呢?
    生自由发言。
    师:到底你们谁说的对呢?老师希望你们自己动手试一试。(教师板书课题)不过不是现在,只有将课文读流利的同学才可以,因为只有将课文理解才能将实验做成功。现在就请你们读书吧!
    生自读。
    (情境是点燃求知欲、创造欲的火把,创设的悬念促使学生自身产生强烈的内部驱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不能分散学生课上注意力,不能影响其它环节(如识字、阅读)的有效落实。)
  二、初步感知课文,读中认字。
   1、学生自由初读,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圈点出自己不识的字,认为难认的字。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认字(小组长检查认字利用字卡互帮互学,交流记字的好办法,选出发言代表。)
    (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自主识字方法的积累,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2、交流学字。
     师: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老师可是出了很多难题考你们,来比一比谁学的最好。(采取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⑴“我认你演他猜”巩固动词“端、丢、放、提”的认读;
    ⑵“找朋友”活动中,学生根据头饰上的字组词结友巩固认读“试验、另外、正确”;
    ⑶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一位科学家给小朋友做了一个实验。
     科学家哈哈大笑,说:“我就是要让你们知道,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
     (通过游戏式的检查,师生相互评价,符合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天性,达到了寓教于乐,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读做结合,品文悟理:
   1、师:同学们记生字真是又快又准,那么下面哪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能力。
    指名读,待学生读熟练时,宣布实验准备就绪。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做实验吧!老师希望小组成员合作,协作分工。(教师分工“读文、操作、对照指正、记录、汇报”;学生可能联系文中词句汇报,也可以用自己的表达,加入自己新的发现和理解。)
   2、生汇报实验结果。
   3、教师点拔:“除了伊伦娜的实验,文中另两个同学怎么想,怎么说?结合分角色读,讨论:他们为什么听信科学家的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你们有过类似的想法吗?比如听了老师、父母的话,自己又半信半疑时,怎么办?’相应地再读文末科学家的一段话,深化理解句子,谈个人感受,读出个性的理解。”在此,教师还可以把课堂学习引向生活,拓展生活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你自己尝试 过一些小实验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互相交流。
    (此环节激励孩子们真正在童年生活中不时闪烁出实践,探索,开放与创造的火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组词说话。
  二、写字指导
    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观察字形结构、笔画占格位置的学习能力(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中有4个是左右结构,可归类观察集中比较;另3个生字自主观察)。
    在本单元写字指导中侧重“点”的书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25个字中带点的有15个,本课7个生字中带点的是4个,包括短点、长点、上下排列的点;指导时教师范写与学生书写、描红相结合,生评、师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