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化语言叙述为人、事物场景,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直观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柳笛和榆钱,对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语言和场景对接即让场景还原为语言文字。这个过程其实是活化场景、内化语言、研习法则、享受文化、提升情感的演练场,在这样的演练中形成特有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会认“榆、沐、浴、拧、略、呈、奉、混、蔽”9个字,理解“沐浴、呈现、奉献、浸润、披散、齐整、浑厚、晶莹、混合”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感情,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阅读实践中把习得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转化为符合学生个体心理认同特征的语文心智。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导语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教师展现柳笛、榆钱实物)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展示课件第二屏)
    导语2: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地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明确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思考: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一)小组合作读
     出示组内学习方法:(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相机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一、步骤二)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做一做这些动作!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片(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三)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展示课件第五屏)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也可以让学生亲口尝一尝。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展示课件第六屏)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一)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还知道有哪些树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
  (二)积累文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