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河区云飞小学 王亮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语文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它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勇敢战斗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设计理念: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漾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漾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诗这种题材特点的感性认识。 借助多媒体课件,抓住重点诗句品读感悟,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一、直接导入,扫清障碍:


1.1935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通过岷山、长征即将胜利时写下了颂扬红军的壮丽诗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长征》。


(板书课题)


老师给大家朗诵一下这首诗,请你注意每个字的读音。


2.师配乐范读。


老师读得怎么样?


老师相信大家通过努力会读得比老师还棒,有信心做到吗?


3.出示“磅”、“礴”两个字。


诗中有两个会认字,谁来读一下。


注意“礴”字韵母的发音,要圆唇。(指名读)怎样记这两个字呢?(生汇报)


4.自己试着把这首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5.指名读。


二、品读体会,激情朗读:


1.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和一些图片。


(出示短片,飞夺泸定桥、过夹金山、过草地,以及长征路线图)


解说词: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实力,继续北上抗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连续粉碎敌人的四道封锁线。1935年1月,共产党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红军两过娄山关,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胜利完成了长征。红军走过11个省,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2.你有什么感受,能说说吗?


3.红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壮举。毛泽东主席亲身参与了长征,体验了长征的艰辛,只用了一个字就写出了他的切身感受。知道是哪个字吗?(“难”)[]


4.第一句:


1)出示第一句,指名读。能结合这句诗,说说红军长征难在哪儿吗?


A.“远征” B.万水千山


2)时间短,路途远,地形险,除了这些自然因素的困难以外,红军还面临着其他的困难吗?


3)前有敌军拦截,后有追兵围剿,环境恶劣,行程艰难,处于如此境地,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A.“不怕”


B.“等闲”——什么是等闲?(平平常常)


C.“只”——说明了什么?(仅仅是,只不过是,更说明了红军没把困难放在眼里)


4)出示填空题


诗句很短,但却写出了红军面对艰困险阻时的伟大精神。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句诗写出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5)红军战士无所畏惧、乐观向上,自己试着读一下这一句。


6)指导读。


互评: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重点指导:


“不怕”——态度的坚决。


“万水千山”——路途的漫长。


“等闲”——蔑视困难,语气轻。


5.第二、三句:


1)这首七言律诗仅仅56个字,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红军长征途经了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一路上跋山涉水,诗中“万水千山”正是对红军艰难行程的高度概括。诗中只选取了“万水千山”的几个典型描写了行程之难。


2)出示第二、三句。默读第二、三句,在书上用笔圈出诗中具体描写的山和水?(生汇报)


3)下面进行小组讨论:


A.诗人笔下的山、水是什么样子的?


B.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4)学生汇报,点拨,指导朗读。


(一)五岭逶迤腾细浪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体现了山路漫长,行路艰难。


腾细浪:泛起的微小波浪。


(二)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气势雄伟,山势高大、险峻,体现了翻越的困难。


走_丸:滚动的小泥丸。


根据这两句诗把这句话说完整吗?


在红军眼里,( )变成了( );在红军眼里,( )变成了( ),你体会到什么了?


1.我们先来看看描写山的两行诗


2.诗中是怎样描写这些山的?在红军眼里它们是怎样的呢?


(三)金沙水拍云崖暖


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样子吗?


(四)大渡桥横铁索寒


能描绘一下吗?说说感受?“暖”与“寒”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提到了两个著名的战役。


6.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在敌人的重围中,红军杀出了一条血路,翻越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岷山。此时此刻,红军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A.“更喜” B.“尽开颜”


指导读。


7.同桌试着把全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指名说。


三、回读全文,背诵积累:


1.指名读全诗。


2.毛泽东用凝练的语言描写了红军不怕艰难、勇敢顽强的英雄气概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如此优秀的诗篇,我们应该把它默默地记在心中。同学们试着背一背这首诗。


3.指名背。


四、升华情感,诵读全诗:


漫漫长征路,无比艰辛却又无比辉煌。岷山的雪,金沙江的水,乌蒙山的颗颗泥丸,无不见证着辉煌的历史。


起立,让我们伴随着雄壮的音乐,再一次诵读这首壮丽的诗篇吧!《七律·长征》

→ 点击查看“王亮”的其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