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及评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师:齐读课题。


生:盘古开天地


师:读课题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


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盘古”)


师:怎样读,能回答盘古“干什么”?


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开天地”)


【语文不用概念说话,它是感性的,用轻重缓急作答。】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再次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刚才巡视听大家朗读,发现两个词语很难读。(举卡片“血液”)


生:血液。


反复正音两次,直到读准。


(师举卡片“滋润”)


生:滋润(整齐而响亮)


师:字音读得准,但感觉不准。(指着卡片“滋润”二字的“点”)这是什么?


生:小水点。


师:是啊,小水点多了,才使这个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人滋润了,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啊?


生:滋润(声音软软的)


师:再舒服点!


生:滋──润(更软更舒服了,眼睛眯着,陶醉在“滋润”里了。)


【词语不用生硬的解释,用经验、用感受去启迪,语文本身是一种感性的存在。】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师:知道了你们爱读书。但,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把厚书读薄,提炼出主线和中心的学习方法。】


师:你们能行吗?我们试试,请同学们拿出笔,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生默读,画出中心句。


生: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还有一句话这样说,“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从这句话(指刚找出的中心句)里能读出哪个词?


生:创造。


【从中心句提炼到文章的关键词,初步感受到文章的主旨、精神。这样的读书方法,对日益忙碌的现代人十分受用,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


师:对!就是它!创造!(师奋笔疾书,粗粗的行楷字:创造)


【语文课上感情无处不在,写字也是充满感情的。为盘古的创造精神而感动,为学生准确的提炼而激动、叫好!于是,便手颤抖,写不工整。】


师:“创”,什么部首?


生:立刀旁。


师:为什么?


生:创造需要刀斧来披荆斩棘!


师:“造”,什么部首?


生:走之底。


师:这又为什么?


生:我想,创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需要走一段遥远的路途。


【中国字最令人骄傲的地方是它是会意的,是充满感情的。让孩子不仅认识它,还要读懂它。让孩子读懂了“创造”,对盘古精神的体会和了解便又近一步。】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引读是课堂上师与生、师与文本、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好的读书方法。对保持情感的连贯,培养学生注意力大有益处。】[]


师: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孩子们端好书,我们到书里找答案。


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见什么了?


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


师:怎样读,能让人听出周围一片漆黑?


生:他见周围一片(拖长,虚声)漆黑(渐弱)


【词语的解释已内化为感受、体验,通过朗读来体现。】


师:盘古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怎么做?


生: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停!看老师写字。(板书:抡斧猛劈)读!什么动作?做给我看!想想,怎样做,才使得上劲?


学生做动作体会到“抡”、“猛”、“劈”的感觉,再读“抡斧猛劈”就带劲得多!【配合动作去体会字词的含义,再次印证了语文需要“感”,感悟的感。感性教育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


师:一天,盘古醒了,看见周围──


生:一片漆黑。


师:就──


生: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朗读声很重很猛)


师:只听──


生:一声巨响(朗读声不大)


师:小响。


生:一声巨响。


师:中响。


生:一声巨响!(整齐而响亮)


【老师的评价语不用多,“小响”、“中响”,点评得幽默而到位,学生很快领悟,朗读迅速达标。】


师: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


生:缓缓上升,


师:变成了天。


师:重而浊的东西,


生:慢慢下降,


师:变成了地。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体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生:“缓缓”和“慢慢”。


师:读出这种艰难。


生:缓──缓;慢──慢。(很费劲地读)


师:对!缓──缓,慢──慢,很难!


师:尽管这样难,盘古无所畏惧,天地也为盘古的勇于开辟打开了一条道!


师: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怎么做?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看老师写字。(板书:顶天蹬地)我请一位同学上台做给大家看。


一名学生上台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惹来同学阵阵哄笑。


师:孩子们,这不可笑,盘古可是在做顶天蹬地的大事,稍有分心,天地将再次闭合,世界将永远暗无天日!(老师很动情)


孩子们的笑即刻止住。


【课堂乱了并不可怕,老师要善于牵引,把暂时迷途的孩子拉回情境中。这算是教学机智吧。】


师:照他的动作,我们来读书中的句子。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你的动作要做好,你用力了,我们才好使劲!(转向其他同学)再读!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很用力地读)


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老师问你,你要说实话,感觉怎么样?


生:好累!


师:你这样做一会就累,做一天都难,盘古这样,不知坚持了多少年!等到天地稳固,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走进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去感盘古所感,唤醒学生真切的感触,带他进入情境。此环节设计实属一次巧妙的预设与生成的完美体现。】


四、变换句式,启发想象


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身体都变成什么了?


师: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生: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


生:隆隆的雷声


师:他的双眼变成了──


生:太阳和月亮


师:他的四肢,变成了──


生: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师:他的肌肤,变成了──


生:辽阔的大地


师:他的血液,变成了──


生: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他的汗毛,变成了──


生:茂盛的花草树木


师:他的汗水,变成了──


生: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孩子们的回答,我终于明白,盘古把他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教师动情地引读,通过文本,把学生带入到盘古无私的奉献中。排山倒海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美、文意美、诵读美的完美结合。如此美的句子,需要反复地读,唱响诗的韵律。】


师:(指着屏幕: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我把红色送给女同学,绿色送给男生,黄色部分留给我自己。咱们合作朗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老师和男女同学合作朗读第四段。感动盘古的无私和伟大,感受排比句的音律美和气势美。


师:句子美,我们读得更美!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浪接一浪,读来好有气势!


【不出现“排比句”这样硬帮帮的概念,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感受中文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


师:这些句子,我们换一种说法,看是不是更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情?


【将课文语言置于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语意张力,这种语意张力有助于学生更深刻、更真切地感悟课文语言的内涵和意味。】


师:你听──抬头看天,飘动的云,格外洁白,我知道,这是盘古呼出的气息。(老师很动情地说。)


师: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绵延千里,我知道──


生: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绵延千里,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但语气平淡)


师:孩子,我们说出来的话,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我要听你对盘古真情地赞颂。


生:(充满感情地)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绵延千里,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


【一节课的情感应是延续的,不能断!接下来,学生的回答个个充满了感情,发出的是来自心灵的呼唤。】


生:大地上,茂盛的花草树木,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根根汗毛!


学生把书里的句子转换为“──,我知道,──。”来说。


生:晶莹剔透的钻石,我知道,这是盘古洁白的牙齿。[]


师:(惊喜地)孩子,我真佩服你!你是第一个跳出课文来到宇宙的!


师:盘古还在不停地奉献,我们就要不间断地想象,不住口地赞扬!接着谈!


生:地面上纵横交错的道路,我知道,这是盘古粗粗的经脉。


师:盘古经脉化成的条条大路开启了你的智慧大门!


生:我们这些可爱的小朋友,我知道,那是盘古的一个个细胞。


师:看到我们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古一定很欣慰,他会笑的。


生:反复无常的四季,我知道,这是盘古起伏不定的心情。


师: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你的语言感动了我!


生说得越来越踊跃,越来越动情……


师:我看到了,孩子们正插上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在神话的世界尽情翱翔!


师:难怪有人说,“读书最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指板书:化作万物)读成一幅画(指变换的句式)!”孩子们,你们做到了!


五、示范复述,总结线索


师:请读这句话!(指课题)


生:盘古开天地


师:老师想试着把这句话读成一幅连环的画,送给大家。


(老师配乐对画面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故事讲完,适当让音乐延续,让课堂保持静寂。)


【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适当的静,让其回味,促其思考。】


师:听老师讲故事,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生:老师绘声绘色。


师:这才令人感动。


生:老师按顺序讲,先讲盘古“抡斧猛劈”,接着讲“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


师:当天地一片混沌,是盘古──;当天地渐渐分开,是盘古──;当天地稳固,盘古把他的身体──。这是有顺序、有条理。


【总结板书,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六、升华中心,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故事,看了动人的画面,一定有话对盘古说,一句话表达!


生:盘古,你真伟大!


生:盘古,你真了不起!


师:依你们看,盘古什么地方伟大?什么地方了不起?


生:他为了开天地坚持不懈!


生: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人间。


师:你们所说的坚持不懈、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归根结底,是一种创造的精神!


师:此时此刻,当我再次面对“创造”,不禁肃然起敬。(转向黑板上龙飞凤舞的“创造”二字,擦掉它!)这一次,我只敢一笔一画,怀着崇敬之心,敬佩之情去认认真真地写好它!(老师在田字格里,一笔一画,正楷,红色,书写“创造”)


师:请同学们也拿出纸笔,跟我一样,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创造”!一边写,一边用心感受盘古创造的艰难和为了人类完完全全地奉献!


学生在田字格里用心写“创造”。


师:(展示好的书法作品)看!只有这样写字,才是真正理解了的!


【再一次对“创造”进行深刻地解读,升华中心!再次印证中国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一笔一画皆是情!】[]


师:同学们,创造就从这节课开始!下堂课,你们要学老师这样,有条理、大胆想象、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神奇而伟大的神话故事。老师期待你们的成功!


本课获深圳市福田区语文阅读教学竞赛特等奖第一名,并获邀面向全区老师公开展示。许多学校纷纷录制了本节课光盘发给学校的老师作为示范学习。课后听课老师都希望能得到这份课堂实录。本课的教学设计者为深圳市荔园小学的谢佳芮老师(曾获品德与生活、语文学科教学比赛特等奖,所撰写论文、诗歌在全国刊物发表且获一等奖)和教研室的赵家英主任(市骨干教师,辅导徒弟参赛均获市、区特等、一等奖项)。


附:本节课后区教研员评价:做语文教师要像荔园小学谢老师般把课上得那么美,淌漾在幸福中……


本节课后一位学校校长的评价:迷人的风采,课堂充满灵性、智慧与激情。教学设计起点高、大气;有深层次的思维;教学如高山流水般流畅。教师魅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课堂气氛好,学生表现精彩!印证了专家关于一节成功课所具备的基本要素:1.深厚的文化底蕴;2.创造性地二次开发教材;3.真挚的情感。语文课的“语”个性鲜明:字的写;词的配动作读;句的品、析、欣赏、诵、转换;读时添加过渡语非常美;思维充满挑战与活力。教师的评价语与众不同。具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实而活;松与弛;收与放;动与静。整节课有效、高效!


编辑短评:一口气读完了这篇课堂实录,可以说读得荡气回肠。课上得好,点评亦画龙点睛。没有看到现场课,深以为憾!诚如实录后所附的那位校长在点评中所言,文化底蕴厚,语文味浓,教师收放自如,学生积极主动,整堂课充满活力。


如果您也认为对一堂好的课我们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就来多说两句。本课文化味儿很浓,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另有一点,《盘古开天地》一课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内,直指本专题导语中的“了解古代神话故事”。课文除了赞美盘古的“创造”精神,更体现出了神话故事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力。盘古是个神话人物,不是真实存在的,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动人品质,附属于神话创造者的想象力。课堂上可以借盘古这一人物形象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但不应止于赞美盘古,最终还应归结到“神话故事”上,让学生从中体会我国<代神话故事的魅力。我想,这一点应当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处理。(张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