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歌分析:
一二句,像是日记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的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计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平静而自然,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三四句,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上句写近景,绿树怀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落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僻。
五六句,“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话桑麻”,就是让你感到是田园。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家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
七八句,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思维训练:
1.找出诗歌中对偶的句子。
故人具鸡黍,邀我去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此联是工对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如何理解中间两联?
第三联的两句和第二联的两句相结合,绿树、青山、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它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诗人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都忘了,就连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
3.本诗如何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
诗的开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4.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诗中哪些字是韵脚?
五言律诗。家、斜、麻、花。
5.“重阳日”是指农历哪一天?这一天,我国传统习俗有什么活动?
农历九月初九。这天我国传统习俗有:登高、饮菊花酒。
6.诗歌中哪些景物具“农家”特色?
诗歌中最具农家特色的景物有:鸡黍,绿树、青山、场圃、桑麻、菊花。
7.找出诗歌中描写近景、远景的句子:
描写近景:“绿树村边合”;描写远景:“青山郭外斜”。
8.最后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体现了诗人与老朋友的深厚友谊。
9.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对于这样的田园生活,作者流露了什么情感?
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朴实,恬静,安宁,和谐,惬意。
《过故人庄》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写出了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和谐,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热爱和羡慕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