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课堂实录 一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师: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的古诗,谁能背一首给同学们听一听呢?


(指名三位学生背诵古诗,对出现的不准字音予以纠正,并予以鼓励。)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诗,请大家看老师写诗的名字。(板书“马诗”)齐读课题。同学们见过马吗?请说说。(学生交流对马的认识)在古代战场上两军交战时,大将军可都是骑着战马,威武得很。今天我们要学的《马诗》就是写古代战马的。诗的作者是唐朝的李贺,他可是很了不起,7岁就成了全国有名的诗人,是个神童。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1页。


师:我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会认的字就读字,不会认的字先读读音节。要把诗多读几遍。


(学生自读古诗,教师巡堂辅导,了解学情,及时个别辅导。)


师:(指着一位同学)黄可欣同学很会学习,他读了几遍诗后,就把生字做上了记号,还把生字多读了几遍,这样就可以把生字记得更牢了。


(学生圈画生字,自读生字。)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我们可不可以再在小组里读一读呢?小组长可以把老师发给你的生字卡片拿出来与小组同学一起读一读,考一考。


(小组内学习生字。)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能不能认识这些生字呢?


(屏幕出示本首诗的生字。指名一个小组先来齐读生字,再指名一个学生按顺序认读生字,重点指导“燕”“脑”“踏”,再指名一个学生不按顺序认读生字,及时肯定学生,并在肯定中指导读准字音。)


师:老师还有一样特殊的本领,就是不用看字,只看你们的嘴巴,只要一做生字的口型,老师就能猜出是哪个字。


(师生玩猜字游戏)


师:我们把生字都读准了,那么把这些生字送回诗句里去,我们能读准他们吗?请同学们再来读诗吧,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读,教师巡堂辅导)


师:我们也可以在小组里一起读一读。


(小组内一起读)


师:谁可以来大声的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还要评价一下别人读诗。


生1:(读完了这首诗)


生:李强同学读书声音很大,但是把“月似钩”的“似”字读成了“shi”。


师:王娜同学既会听,又会评。他表扬了李强同学读书的声音大,但又能发现他的不足之处,真棒!


(老师用卡片出示了读得不准的“月似钩”三个字,组织全班同学巩固了这三个字的读音。)


生2:(正确地朗读了这首诗。)


师:张昕同学读得很好,不仅读对了每一个字,还读得很通顺连贯,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屏幕上的这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学生观察图画并练说看到的景象。)


生1:我看到了很大的沙漠。


生2:我看到了弯弯的月亮。


生3:我还看到了远处有很多山。


师:是啊,你们看得真仔细。这正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课件在原图上加上这两行诗)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行诗


(学生自读并指名读)


师:我听了艾芷箐同学的朗读,好像看见了连绵起伏的燕山上空挂着一轮弯弯的月亮,就像打仗的铁钩。月光下,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沙漠就像铺了一层薄薄的白雪。多么安静的夜晚啊。我们再来读读这两行,争取也像艾芷箐一样,让同学们和老师听了你的朗读,就像到了大沙漠一样。


(学生练读,再指名读。在评议之中不断肯定、鼓励学生。齐读)


师:(接着学生的齐读后范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和三四行诗,并指着诗句描述诗意)骏马呀,什么时候能戴上昂贵的络脑,在战场上奔驰杀敌,为国家立下功劳?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和描述,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诗吧。


(学生自读并指名读)


生1:(较好地读完了两行诗)


师:田付志同学读得很好,尤其是“何当”这两个字,让老师一听就感觉到心里很想早一点上战场,很急切。


生2:(比生1读的还好,除了读出了急切之情,还注意到了“快走踏清秋”的节奏。)


师:读得多好!老师不仅听出了急切之情,还从“快走踏清秋”中似乎听到了战马奔驰的脚步声。老师很想学习着他们来读一读。(再次范读这两行)


(学生再次练读,然后指名读,分男女读,齐读)


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全诗,大家一定要记住刚才是怎样练习的。


(学生练读,指名读,女生一起读前两行,男生接着读后两行,再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可以不看书把这首诗读好吗?


(全班学生一起诵读,指名诵读,小组诵读,全班再次一起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