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丹顶鹤》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材简析


图文并茂的《美丽的丹顶鹤》,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和高雅、可爱的姿态,使人读后顿生喜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


设计理念


1.小学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以教师烦琐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过自主、独立地阅读文本,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通过阅读积累语言。


2.坚持随文识字,鼓励学生学习识字方法,掌握汉字规律,自主识字。加强写字指导和板书示范。


教学目标


1.了解丹顶鹤的样子和为什么要保护丹顶鹤。懂得保护珍稀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3.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和页字旁。


4.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动物王国来了群可爱的动物,看看它们是谁?瞧,它们来了。(出示插图,板书课题)你喜欢这些动物吗?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吗?你们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丹顶鹤的吗?


2.板书课题后,学生齐读。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丹顶鹤是美丽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丹顶鹤的美丽的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再自由读课文,注意不丢字,不添字,读得流畅。把要求认读的字画出来。


3.通过初读课文大家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


三、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1.自由读全篇课文。


2.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好“美丽、嘹亮”等词语。)


教师结合第1自然段内容,告诉学生丹顶鹤是候鸟,冬天到南方去过冬,春天再飞回北方。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欣赏丹顶鹤的颜色美。


(1)出示一幅没有涂色的丹顶鹤图,学生一面自读课文,一面试着涂色。


(2)结合文章内容,指名介绍是如何涂色的。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表示颜色的词语“洁白、黑的、鲜红鲜红的”,读出对丹顶鹤的喜爱和赞美。


4.指名读第3自然段。


(1)结合文中插图,来理解3个“长”字。再结合丹顶鹤舞动、飞翔的画面,理解“高雅、优美”的意思,让学生做动作模仿,理解“展示飞翔、引吭高歌”的意思。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5.齐读第4自然段,欣赏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风景片。


四、诵读课文,积累语言


1.赛读课文,生生、师生互相评价。


2.小黑板出示练习,口头填空。


丹顶鹤有一身()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怪不得人们都叫它()呢。


丹顶鹤很逗人()。它腿(),脖子(),嘴巴也()。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还是在天上(),都显得()、()。传说丹顶鹤是()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


3.积累语言。把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画下来,读读记记,互相交流。


4.试着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五、读中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


六、总结全文


丹顶鹤是一种十分招人喜爱的动物,遗憾的是全世界的野生丹顶鹤仅剩1200多只,在我国的有800多只。丹顶鹤在我国已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在齐齐哈尔市扎龙成立了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繁育、保护丹顶鹤。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保护野生动物。


第2课时


一、检查认字情况


跟生字宝宝做游戏,看谁是它们的好朋友。(抽读生字卡)


二、学习生字


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3.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用开火车的形式从本课要写的字中任选一个字来组词。


4.用“保护”说一句话。


三、指导写字


1.给生字宝宝归类。


独体字:丹毛龙乡


左右结构:顶保护


上下结构:黑


半包围结构:区


2.重点指导“龙、丹、区”的写法。


(1)让学生通过书上笔画分解,掌握好每个字的笔顺。


(2)再观察这3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尤其是要找准每个字的主笔位置。


(3)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这3个字的书写,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3.学习新部首“页”,写好“顶”字。


(1)教学生认识页字旁。


(2)观察“顶”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边写得稍矮小,右边写得稍高大。


(3)老师范写后,学生再写3个。


4.其他的字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在生字本上写一个,然后让学生相互比一比,再和老师写的比一比,再练习写几个。(对照范字评一评,改一改。)


四、积累拓展


1.填写书上的自选词语。


2.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我们爱地球》一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