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小板凳》教学片断与反思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1、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了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后,教师让学生就第三四自然段质疑并板书,问题是大致如下:


(1)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


(2)为什么他不做其它的手工作品,而做小板凳?


(3)三只小板凳为什么那么糟糕?


(4)为什么老师和同学后来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


(5)爱因斯坦后来成为了大科学家,跟他小时候的表现糟糕怎么不一样?


学生提问后老师补充一问题:那三只小板凳糟糕到什么样?


2、组织交流讨论


(1) 请学生选择以上2-3个问题自读思考。


(2) 1选择-2个有把握的问题或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商量。


(3)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要求发言有根有据,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发言需先表明选择的是以上何种类型的问题,老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讨论交流引导部分主要实录如下:


师:交流代表小组的成果与荣誉,说话要有根有据,有自己的想法,哪组先汇报?


生:我选择的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做三只小板凳”可能是板凳爱因斯坦没做过,他想尝试一下,就像我们同学没有学过舞蹈想尝试一下一样。


师:即使很糟糕爱因斯坦也要尝试,你选择的问题具有挑战性,也是一种尝试,你很勇敢!


生:“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可能是他想让老师明白他前两次做得还要差,这次已经进步了,他可能想通过这次手工课展示一下自己,因为以前老师总不喜欢他。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作推测,是一种很值得大家学习学习方法,那么,他的板凳到底糟糕什么样呢?我们能想象出来吗?


生:凳子的腿可能一条长一条短。


生:也许凳子的凳面凹凸不平。


生:可能是三条腿。


生:一坐上去可能会散架。


……


师:看看书上哪些地方提到了小板凳的情况?


生:“糟糕”、“很不像样”、“更不像样”。


师:其中有老师说的话,看能不能读得像当时老师的口吻。


生读,师引导学生多读几遍。


师:大家明白老师话的意思吗?(引导学生在读中很自然地理解此处反问句的肯定含义)


师:看看爱因斯坦听了老师的话有何反应?


生读爱因斯坦当时表现的句子后,简要地谈谈(略)。


师:老师当时气冲冲,很生气,爱因斯坦却拿出了更不像样的两只小板凳,而且又说了这么一番话,你怎么看?


生:……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课文前面说平时爱因斯坦说话很少,怎么今天……?


生:他想让大家知道他已经很努力了,本想让老师表扬他一下,可是却没有得到。


生:他想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三只小板凳是他花了很多精力的。


……


师:今天的爱因斯坦与平时的他大不一样,他今天的表现,大家能否评价一下?[]


生:他胆子变大了,尽管声音很小。


生:他很勇敢,因为老师当时很生气,他很有可能会招到老师更严厉的批评,但他觉得自己上交的第三只小板凳的确是进步了一点,他想说出来得到同学们的肯定。


生:他很有志气,(师插:怎么讲?)他想证明自己并不差。


生:他一只比一只做的好,没有怕失败,很有毅力。


师: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很好!让我们读读当时在课堂上的表现的句子,体会他的勇敢、有志气,做事有毅力,不怕失败。


师:有些问题可能是有联系的,解决了一个问题也许就解决了其它的一些问题,我们想想黑板上的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生思考后说基本上都明白了。


师组织学生对其余问题作简单的交流。


教学反思:


从新课改、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的精神来衡量,本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整个语文学习活动在教师创造性的引导与激励下,学生获得了主动、健康的发展。华东师大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个体对自身的发展作出主动的思考、批判、选择目标、策划过程和准备付诸实施的时候,人就具有了主动把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个体发展意识和能力,……是作为个体的人实现生命价值、获取幸福人生的内在保证。因此,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被新基础教育定为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在叶澜教授这里通过“主动”一词来界定“人的发展”,即人是通过主动对外界的作为,从而实现自己和谐健康的向前发展。就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只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在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下才能得以实现。


纵观以上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或者说在教学的推进中,崇尚简约,能从学生的现实学习需要出发,让他们主动学习,得到发展。首先,教师以学生自读自疑的方式直接切入教学。其次,在学生再读文本中,教师让学生选择的问题在数量驴悸鞘识龋即1-3个问题);对于问题的难度由学生依据自身的能力与心向进行选择(即“自己有把握的问题或认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些事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而设计的策略,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致,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再次,小板凳模样的想象、学生首次接触的反问句含义的领会、对爱因斯坦课堂表现的谈论、对人物品质的深入体会朗读以及其余问题的探讨的提出等,都是在依学生的发言、他们的补充说明、他们的读文的过程中自然地推进、解决、领悟。


与此同时,教师对于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认识,不仅仅停留于被动的顺应学生,任随学生的思维、兴致的走向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处于无序的状态,恰恰相反,在这种看似无序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在根据学习活动的一步步展开在有意识地调整本课的预设目标、调控整个教学推进的态势,在自然地弱化或摒弃那些学习活动中产生的与教学目标相背离的“碎片”。这就是教师课堂上的积极的教学作为--合理巧妙、激励性的引导与评价(激励性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导引)。现在的很多教育专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这个自己生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形成、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唯有如此,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变、创造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这些方法、策略、视角、路径、经历、体验等无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引导(点拨、导引、指正、激励、鞭策……)。特级教师高林生说“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主要表现为左手拉着学生,右手拉着文本,通过有意识的点拨,让学生凭借着已有的‘前经验’去与文本碰撞、交融,以实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下的自我构建。”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的发展才能更加顺畅,更加迅捷,更加健康。[]


本教例中,教师的导引与激励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学生质疑后老师又补充了一个问题(即“那三只小板凳糟糕到什么样?”),这是一个与学生感悟主人公爱因斯坦内在精神(不怕失败、有毅力、有志气等)是否真切相关的根本性的问题,这一增补很有必要。其次,问题的选择思考与交流时“选择自己有把握的问题或认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这种提法,将有助于增强个体(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信度,也符合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的认知规律,必然提升学生学习期待,提高学习的成效。这种富有创意的策略其最终的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显然已超出了问题解决本身,它是与现代社会对个体应具备真实地估价自我、相信自我、超越自我的意识与素质是完全相吻合的。再者,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评价简洁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体现出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的激励作用,能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往深向发展。如第一位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的学生发言虽然的猜测,但很有见地,教师顺势就他的发言角度来评价他学习所得(“即使很糟糕爱因斯坦也要尝试,你选择的问题具有挑战性的,也是一种尝试,你很勇敢!”),可谓巧妙。再如,就“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一问发表看法的同学读书能够前思后想,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学习品质,教师对他的评价是“你能联系上下文作推测,是一种很值得大家学习学习方法!”。另外,一位教师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阅读教学教什么?指出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培育联系”(就学生而言就是“习得”),通过教师的引导、搭桥,让学生从阅读的自然世界过渡到自觉世界。以上教学中,教师就“爱因斯坦做的小板凳究竟糟糕到什么样呢?”这一问题要求学生作想象,就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积累(“联系”的含义之一)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包括最后对于学生一开始提出的众多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启发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懂得在解决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之后也许其它的问题也会随之应的得到突破。最后,“那么,他的板凳到底糟糕什么样呢?我们能想象出来吗?”、“看看书上哪些地方提到了小板凳的情况?”、“大家有没有注意课文前面说平时爱因斯坦说话很少,怎么今天……?”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语言实际上是在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三者之间架起的一道无形的桥梁,从而把学生对人物精神的感悟引向深处。这样的教学引导显然是极为重要的。


语文课堂是学生思维放飞的地方,智慧开掘的地方,自我重构的地方,身心愉悦的地方。没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就不可能有人才规格的多样性。这是教学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而教师创造性的引导与评价,则会更加有助于学生主动健康、生动活泼地学习,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