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风雪路》说课稿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既要有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要有丰富的阅读体验。这是我们在备课时首先应该依据的标准。


2、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应该贯穿于各学科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是要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要本着以学生的成长为根本目标进行设计,突出“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与达成。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课堂上的精读指导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注重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每篇课文都应作为语言文字训练、情感陶冶和学会学习的媒介我们一定要用好每一篇课文。如果每一篇课文都能落实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我们的语文课也就会有实效。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


《深山风雪路》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写的是在七十年代的一个大雪天,“我”(即密云深山区的一位小学教师张怀喜)与乡邮递员吕万江巧遇,一路的谈话使“我”了解了老吕是一位不求名利的抗美援朝英雄;他25年如一日奔波于这条山区的邮路上,默默无闻,却对工作充满了一腔热情。文章语言文字朴实无华,但却通过朴实的对话描写刻画了一个朴实的老吕,深情地赞扬了老吕的默默无闻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体现了人文价值的取向,同时也浓缩了作者的人生体验。


《深山风雪路》是第十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五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学习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应当定位于学习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特点或精神品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在炮兵阵地上》,同是写人的文章,两课略有不同。《在》课主要抓住彭总的言行去体会人物特点,《深》课除了要体会言行心理外,还要考虑到人物的经历、环境描写的作用、借物喻人的写法等,难度有所增加。这些都是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2、学生情况及教学方式的选择


(1)从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上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在炮兵阵地上》一课时也掌握了阅读写人文章的一些方法,并在上学期学习《白杨》等课文时学习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对学习本课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由于这一课的训练点比较多,我把训练点分解在了两课时。在第一课时完成了以下工作:①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结构和写作顺序进行了梳理,给课文分段,理清了对话部分的层次:谈伤疤、谈工作;②通过阅读对话进行了人物对话的四种基本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对话形势变化的表达方式;③浅层次地知道老吕对工作很热情、在朝鲜受过伤。[]


(2)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五年级的孩子一般都是90后的孩子,让90后的孩子去体会五六十年代的人的思想境界是有很大难度的,预计学生在体会思想感情上会出现问题;此外,学生深入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还需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一步培养,加强语感的培养。


(3)从学习态度和习惯上来看,五年级的孩子有比较好的默读习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批注练习,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批注的层次上应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使之有所提升。


基于这样的前认知水平的分析,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咀嚼语言文字,深入体会人物的特点这一点上。对于这样的训练点,学生很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读书不够深入,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作用了。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既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更要进行有效的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词句、体会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感悟老吕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的精神,对老吕产生敬佩之情;


2、学习文章通过对话、心理来表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领悟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课文对于现实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割裂开来的。在这三个目标中,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人物的言行、心理,理解老吕是个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的邮递员,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对话和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


对于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自读探究和全班的交流来突出,需要教师的支架;


对于教学难点,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来突破,例如引导学生体会“平静”的用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联系历史事件体会等。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设计孤罚


全课线索: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的特点,进行探究性的阅读。


教学环节:


1、直入主题,回忆对老吕的初步印象。(2分钟)


2、生本对话,自主阅读体会言行心理。(5—8分钟)


3、全班互动,研讨人物品质学习表达。(25分钟)


4、价值提升,探究人物精神现实意义。(5—8分钟)


各个环节之间体现了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突出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的设计。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文字,实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领会,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过程:


1、直入主题,回忆对老吕的初步印象。(2分钟)


这一环节引领学生回忆第一课时的学习,回忆:老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深山风雪路,去进一步认识老吕这位邮递员。这样的设计简单而直接,勾起了两课时之间的联系,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生本对话,自主阅读体会言行心理。(5—8分钟)


这一环节,教师出示“学习建议”:“默读对话部分,思考:老吕是个怎样的人?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细细体会,做批注。”这里既有直接表现教学目标的核心问题,又有读书方法的建议,还包括了学习习惯的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5—8分钟的时间安排,使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能够静下心来围绕思考题静静地边读边思考。“默读对话”的要求突出了教学重点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也体现了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长文短教,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有目的地取舍。这时课堂上出现了暂时的静默,给学生留足了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实现自主学习。


3、全班互动,研讨人物品质学习表达。(25分钟)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部分,主要抓住三点去体会:一是对“平静”一词的反复咀嚼、品味,去体会老吕的淡泊名利、默默无闻;二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及老吕语言的描写的揣摩,体会老吕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三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A、关于“平静”一词的品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学习课文的语言,就要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积累、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平静”一词是最能体现老吕默默无闻的神态描写,是课文中用的最为传神的一个词。高年级段的阅读就要引导学生悟出文章中传神的词句,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即语感。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读:


(1)朗读老吕的话,浅层次读出“平静”的语气。


(2)激活标点符号,使人物语言更鲜活:回过头来再读老吕的话,通过对比读领悟标点符号的用法,“?”表明老吕似乎淡忘了脖子上的伤疤;“。”表明老吕并没有觉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件多么辉煌的事,突出了平静的语气,进一步体会老吕的“平静”是因为他的“淡泊名利、默默无闻、好汉不提当年勇”;


(3)对比历史事件,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联系下文作者对“冰天雪地、炮火连天”的朝鲜的联想,引入“抗美援朝”的历史事件的简介,用音乐创设情境,感受老吕的英雄事迹;


教学资源的运用在此处有所体现。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很强的艺术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我很喜欢把音乐与文字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起到了情感的强化作用。这一课我选取了音乐《红旗颂》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介绍的背景音乐,并配以战争的历史图片和激情文字的朗读,唤起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因而与老吕的“平静”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感悟人物的高大形象。[]


(4)走进老吕的内心世界,分角色再读“谈伤疤”部分,力图通过朗读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深刻地体会了人物的品质,体现了阅读的层次。


B、关于“我”的心理的体会


(1)再现课文,填写数字,谈体会;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50里”的距离等),体会人物的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爱岗敬业;


(3)引导前后勾连,使人物品质更可敬:前勾后连,联系课文对“风雪路”的环境描写,感悟环境衬托的作用,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同时引导学生想象,老吕的这条邮路不仅仅是一路风雪,到春天就是一路花香,夏天必是一路绿荫,秋天则是一路枫红,也有流泉飞瀑,也有鸟唱蝉鸣……因而老吕的路上不仅有苦还有乐,有孤独也有一路的好心情。


(4)角色体验朗读“我”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肃然起敬”和“感动”。


C、关于“老松”和“清晰的脚印”


(1)提问:“老松”这句的描写既不估下赖难孕校又不是“我”的心理描写,是不是多余的话可以删去呢?这样的设问激荡起学生的讨论,使他们调动起以往的知识经验,体会老吕和“老松”的相似之处,感悟课文“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2)促进迁移,理解“清晰的脚印”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


(3)带着崇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感情。


4、价值提升,探究人物精神现实意义。(5—8分钟)


第一课时的时候,我给学生提供了两篇文章作为写作背景的介绍。这篇课文是1981年登在《北京日报》的,之后被选入课本,它之所以历经30年的风雨经久不衰,仍然可以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人,编者选入这篇课文当做教材一定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想,它的现实意义应该在理解了课文之后让学生去感悟。


作者希望留给学生一种什么精神呢?难道仅仅是让学生向老吕学习,学习他的淡泊名利、爱岗敬业?这些或许还离学生太远。从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的角度来看, “默默无闻”的精神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张扬个性”也同样是一种可贵。不一定每个人都成为老吕或者成为王顺友,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辛苦与劳累。


我想,如果这篇课文能够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些什么的话,应该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整堂课以这样的设计为尾声,是想营造一种“课虽尽,情未了”的效果。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殿堂,在学生心中留下一种精神,同时也在自己心中留下一种精神。于是,我把课文的主题定位于“面对辛苦的工作也应快乐”的处世态度上。[]


(1)给课文重新命题,到黑板上去板书,深化课文主题,并通过这个环节检验教学效果;


(2)同时进行课后第三题的填写,当堂完成作业与练习,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同时也深化学生对老吕的精神的认识,与上课之初的提问相呼应;


(3)拓展作者有关写作意图的一段话,继第一课时引入作者关于写作背景的自述之后,在第二课时又一次引入了作者的话:


“《深山风雪路》什么时候选入课本的,至今我也不知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吕在崎岖小路上奋力攀登的身影。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能留在孩子们的心里,这就足够了。伟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留下一段历史,留下一种精神吧!”


为了深入领会作者意图,领会三十年前的作品对于现实的意义,我出示了一句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填空:“有了(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淡泊名利、乐观向上……)的精神,再苦再累的工作也能获得快乐。”从而渗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价值取向。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同时也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并给这个练习冠以一个学生引以为豪的落款“501班学生的人生格言”。我相信这会让他们牢记很长时间。


当然,无论怎样的预设,都还要在教学中注意抓住生成,确实发挥教师的支架作用,引导学生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五、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超越课堂,促进可持续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藩篱,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让语文学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在本课最后环节的设计,既是对主题思想的提升,也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个环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突出了人文价值取向,关注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咬文嚼字,训练语言敏感与鉴赏能力:培养语感的训练,是要通过咀嚼语言文字获得的,学生语感的训练,常常就在于对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的推敲阅读中有所领悟和提高,并逐渐学会表达。本课中对于“平静”和一连串数字的品读就加强了语感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