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的故乡》教学片度及教后感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今天教《圣诞老人的故乡》一课,两个练习的教学引起了我的思考。


第一个练习是:读课文,说一说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学生很快读完了,很快有很多手举起来了,一些学生要抢着回答这个问题。我提醒学生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不着急,再仔细读读课文,等一会儿我要根据你的回答当场打分。学生有点不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有什么难?所以又很快举起了很多手。我请了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有一座山叫耳朵山。”(课文原句:在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有一座山叫耳朵山……)果然表达不通顺又遗漏了第四节写到的圣诞老人的另一个故乡——北极圈附近的圣诞老人村。我没有马上打分,先叫同学帮他改通顺。一个同学说:“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的耳朵山上。”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然后对全班学生说:“看来照读课文句子是不行的,必须在读懂课文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问题来回答。不过尽管通顺了,也明白了,但是这个答案我只能打50分。”一下子大部分学生搞懵了,只有少数几个同学举手了:“圣诞老人的故乡还有一个了……”我打断了他的回答,说:“你别急着说答案。你们看,为什么有些同学能发现问题,而你们没有发现呢?因为你们没能像她那样细心地读课文,现在知道了圣诞老人还有一个故乡,大家再读课文,用‘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还有一个在……’或者用‘圣诞老人有两个故乡,一个在……,另一个在……’这样的句子写下来,不过别忘了刚才我提醒大家的先读懂课文句子的意思,不能照搬。”很快同学开始写了,在指出了几个表达上的问题(如语句不够通顺:还有一个在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叫圣诞老人村。意思不够明白:另一个在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后,我选了两位同学的答案在投影机上展示(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的耳朵山上,还有一个在北极圈附近的圣诞老人村;圣诞老人有两个故乡,一个在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的耳朵山上,还有一个在北极圈附近的圣诞老人村。),然后说:“他们能得100分,比较一下自己的答案,给自己也打个分。然后马上修改好。”接着我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很快同学说了阅读课文要仔细,要读懂意思,把答案讲清楚将完整等注意点。


第二个练习是:认真读第三节,简要说说为什么耳朵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课文原句:芬兰儿童故事大王马尔库在故事里说:圣诞老人就住在耳朵山上,因为山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听到世界各地小朋友们的心声。)这次又是很快很多手举起来了,都抢着要回答。我请了一个平时学习较好的来说:“因为耳朵山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听到世界各地小朋友们的心声,所以耳朵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回答看上去清楚又完整,语言流畅。我问同学“你们和他一样吗?”“一样”回答整齐响亮。我说“这个答案只能得50分,大家再读读课文,想想这样说有什么问题?”学生都懵掉了,这时一个学生举手:“山是没有耳朵的。”我马上表扬了这个学生:“对啊,只有人和动物才有耳朵,那么怎样说才正确?”在纠正了一个学生纯粹个人想象(因为耳朵山像耳朵)后,终于有同学发现:“是因为芬兰儿童故事大王在故事里说的……”我同样打断了他的回答:“对啊,你终于发现了,不是耳朵山有耳朵,而是名人说的,大家就认可了。现在,大家把正确答案写出来,不要出现刚才语言不通顺,照搬课文句子的情况,争取100分。”学生开始写答案,可以看出大家很认真,唯恐有什么闪失。在纠正了几个学生在表达上的问题后,我把一个中等生的答案在投影机上展示(因为芬兰儿童故事大王在故事里说耳朵山有耳朵,圣诞老人能听到世界各地小朋友的心声,所以耳朵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然后说:“他的答案能得100分,也给自己打个分,有什么问题马上修改。”最后,我从文本阅读,思维习惯,语言表达进行了总结。


以上的教学情景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1、阅读不仔细。多数同学并没有形成围绕问题从文本整体阅读出发,容易出现大的遗漏。2、照读文本语言回答问题。多数同学缺乏根据问题重组文本语言的意识。3、思维简单化、感性化,缺乏理性思考。中年级学生思维处于直觉感知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缺乏合理性、逻辑性的理解和判断,不容易发现其中深层问题。4、语言表达不清晰,语义含糊甚至混乱。一部分同学由于语言基础的薄弱,不注意语言表达的正确,往往出现一些语言组织上的差错。


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呢?我想以上的教学有可取之处:首先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出现的问题是教学的资源,是有效教学的价值所在,不能有责怪学生的心态。其次,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促进学生积极阅读和思维的课堂活动。在这个教学中,我围绕着“说说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和“为什么耳朵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这两个问题,以当场打分为策略点燃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之所以用当场打分这个策略就是预计到了学生会出现问题,然后针对学生的问题再展开教学。再次,以针对性的训练策略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他的答案只能得50分” “你不要急着说答案,你们也来仔细地读读课文,该怎么正确地说?”“从刚才的学习中你懂得了什么?”“我们在边读边思考的时候,不要忘了刚才我们说的注意点。”“现在我们用这样的句子写下来。”显然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了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在错误的反思中体验和认识到正确阅读与思考的方法,在再次的实践中学习、运用和巩固这种方法,当学生感悟到了以后,用书面语言写下来的方法达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阅读、思维与表达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这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舍弃为答案而教的做法,紧紧围绕着这个根本任务,立足教材特点,把握学生学习现状,以针对性的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授正确合理的思维方法,训练清晰有序、正确完整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尤惠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