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
1、 初识9个生字,其中学会两个生字“抚、摸”。认读7个字。
2、 能正确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3、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注意不出声、不指读。
4、 能结合课文理解句子中包含的情感,体会幼年的安徒生对动物的同情心。产生同情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能结合课文理解句子中包含的情感,体会幼年的安徒生对动物的同情心。产生同情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理解句子中包含的情感,体会幼年的安徒生对动物的同情心。产生同情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1、 喜欢猜谜吗?请你猜猜他是谁?出示文字介绍。(上课伊始,采用了学生喜欢的猜谜形式,激发了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很快进入到课文情境中。)
2、 安徒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作品,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想了解他小时候的故事吗?引导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自由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出示词、句。指导认读。
3、 复习默读要求。默读全文,边默读边想:课文写了安徒生的什么事?(学习默读课文是低段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要求。本单元开始学习默读课文,教师重视在课堂上的训练,复习巩固默读要求,并注意培养相关技能。)
(三) 精读课文:
1、 出示课文一段:引导读,读了这段你知道了鹳鸟是一种怎样的鸟?理解“成群结队”
想认识鹳鸟吗?出示图片。引导读。
2、 父亲带着六岁的安徒生到湖边玩耍,安徒生听到鹳鸟嘎嘎嘎的叫声,产生了好奇心。由此引发了她和父亲一系列有趣的对话。开始安徒生提了什么问题呢?出示句子引导读。“好奇”地问应该怎样读呢?练读
3、 爸爸是怎样回答的呢?读三段。体会幽默的含义练习读。
4、 父亲看到安徒生这么好奇,也想出了同样具有想象力的答案回答他,可却引发了他第二个问题。出示4段:自由读,边读边做做动作。融入角色练习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扮演其中的角色,让身体语言也参与进来,增强了感悟。)
5、 看到安徒生这么认真,爸爸也不由得认真起来。他是怎样回答的呢?出示5段,引导读
(1) 埃及离我们很远吗?这个问题父亲是怎样回答的?(教师补充相关知识)多么遥远和艰苦的行程呀!应该怎么读呢?(地域知识学生相对欠缺,老师补充相关知识,可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益于有感情的朗读。)[]
(2) 父亲还告诉他什么了?引导读后边的句子。体会:为什么领头的鸟非要啄死没练好本领的小鹳鸟呢?
(3) 父亲不但认真回答了他的问题,还像讲故事一样耐心的给他做了解释,你能读出这样的语气吗?
6、听了父亲的解释,安徒生是什么心情呀?引导读六段。
(1)“焦急”是什么心情?出示对比段,体会哪段表现出安徒生更着急。(这种提示语在后的形式还是首次出现在课文中,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感知情感。)
(2)“那多不好”指什么不好?“可怜的鹳鸟”指哪些鹳鸟呢?引导默读5段划线。
(3)你们再读读这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指名说。(说不到,老师注意启发引导)(充分发挥教师启发点播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探究,突破了教学难点。)
(4)怎么读出小安徒生对动物的同情心和爱护动物的情感呢?引导读,评读。
7、看到安徒生对动物的同情心和爱心,爸爸是什么态度呢?从哪看出来的?引导读
(四)回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感受安徒生对动物的同情心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五)学习生字
1、学习“抚”“摸”:(1)识记生字,重点是“摸”的右边部分。(2)读词
2、指导书写:(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共同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提醒大家注意那些笔画?
(2)老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展示评议。修改后再写,学生互评。(在教师引导评后,增加互评环节,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评价,在评价中共同获得提高。)
(六)总结
我们了解了小安徒生对动物的同情心和爱护动物的情感,希望每名同学都能爱护小动物。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12、请鹳鸟到咱们家过冬
那多不好
安徒生----到咱们家过冬----- 同情、爱护动物
分给吃的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等策略,提供教学资源,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了解词义、积累语言、生成情感、获得感悟。
2、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电教媒体,采用多种读书方式,注重鼓励性的评价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融进角色,感悟语言的情感,带来乐读的享受。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巧妙运用课文中的提示语,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形式,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强化默读要求,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边默读边画线,掌握默读的技能。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是京版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4篇课文都是介绍中外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本单元开始学习默读课文。本课是介绍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六岁时的故事,体会到幼年的安徒生对动物的同情心和爱护动物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同情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2、学生分析:学生喜欢听、看或了解名人的故事,并且大部分学生阅读过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对课文的学习有兴趣。但课文的篇幅较长,且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现的,趣味性不强,学生的兴趣难于长久。再有,由于学生理解水平尚处于浅层、表层阶段,对课文内涵的挖掘有较大难度,须运用启发、协作等多种有效手段引导学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