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之二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人物言行、心理的分析,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危急时刻要沉着、机智、勇敢。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把握课文内容


1、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课文——(引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去看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为什么要保护这半截蜡烛呢?请同学们翻书65页,我们来读一读。(教师引读)。


二、从语句中感受“生死攸关”


过渡:于是,围绕着半截蜡烛,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三次:(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师板书:点 点 夺(评价:你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小结:同学们,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真是——一波三折。


2、过渡:在这一波三折的故事中,随着敌人的步步威逼,蜡烛燃烧着;随着时间的步步流逝,蜡烛越来越短,绝密情报的暴露也就在一线之间。此时对伯瑙德夫人一家人来说,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那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生死攸关”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出相关语句,然后再认真地、小声地读读你勾的句子


⑴把你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吧。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同意他找的这些句子吗?你们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⑵老师觉得大家所找的这些表示生死攸关的句子中,这一句话让我有振聋发聩的感觉,你们能帮我读读吗?


(学生齐读“一旦这个”)


⑶假如你是作者,你这样写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⑷师:既然如此,你们能不能用不同的语言来具体描述一下这句话的意思?谁来试一试。[]


生1:如果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将告结束。


生2:如果情报暴露,这个反法西斯计划就会遭到重创。


生3: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数万雄兵将葬身沙场。


生4: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死亡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师:太可怕的,可怕得让人不敢想,因为一旦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母子三人的性命将告结束,后果是——


学生:不堪设想。


师:一旦绝密情报落入敌人的手中,后果是——


生:不堪设想。


师:如此一来,将会有更多的母亲、孩子为之丧命,后果是——


生:不堪设想。


师:可以看出当时真的是——


生:生死攸关的时刻。


师:带着感受,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想象,理解了这句话所潜在的意思,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巧妙。好,还有两句话,自己去读读,体会体会吧。


[出示课件](自读)


师:刚才读书的时候,我发现李雯婷读懂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她的神情都凝重了许多,请她来给我们读读吧。


学生个读。(读完以后,全班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师:你出色的朗读,源于你对句子深入的理解。


⑹师:带着你们的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表现生死攸关的句子。如果你觉得站起来读,更能表达你此时的情感,那你就站起来读吧!


(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充满感情地齐读三个句子。)


师:你们的朗读,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此时的生死攸关了。


三、感受伯瑙德一家人的机智、勇敢


1、师:情况是危急的,但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3-7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生:他们一共想了三个办法,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伯瑙德夫人是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师板书:吹)我从第五自然段中发现雅克是想办法把烛台端走(师板书:端)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杰奎琳想睡觉。


师:办法是睡觉,还是借睡觉而把烛台——


生:拿走。


师:拿走?随便拿起就走,还是——


生齐说:端走。


师:对了,我们就应该在文中去寻找答案。(师板书:端)


师:(指着板书)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呢?请带着审视的目光,研究的态度,再到3-7自然段中去尽情发现吧。


[出示学习提示:仔细品读3—7自然段,抓住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去体会批注,再把你的理解、感受融入到朗读中。]


(学生齐读学习提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我发现孩子们很会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你们愿意把你们的感受在小组内和同伴分享吗?[]


生:愿意。


师:那好,现在就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孩子在组内先读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理由,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为你的补充做好准备。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4、全班汇报交流


师:现在全班一起来进行汇报交流。(学生说到谁就讲相应的部分)


⑴体会杰奎琳地品质


生1:我最佩服杰奎琳。请大家看到第7自然段:突然,杰奎琳娇声对德国人说到:“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我找了一个重点词是“娇声”,我看出杰奎琳很有礼貌,用机智、可爱唤起德军少校对女儿的思念,从而镇定、冷静地端起藏有情报的烛台而不受德军的怀疑。


师:是啊,此时已经是千钧一发的时刻了,蜡烛马上就要燃尽了,绝密情报即将暴露在敌人的眼前,可勇敢的杰奎琳站了出来。带着你的体会来读读你找的句子。


该生读句子。


师:还有补充吗?


生2:我找到了一个词语——“高兴”,如果杰奎琳不是很高兴的话,德国军官一定会起疑心。她这个态度就像在父亲面前撒娇一样,更能唤起德军官对女儿的思念。


师:那你能来读读这个词吗?


生2:高兴。


师:再试试。


生2:高兴。(顿时让所有的人感受到了杰奎琳的可爱,机智)


生3:我佩服她,因为是她成功地把烛台端走了,没有暴露情报。


师:对,只有10岁的杰奎琳用她的聪明、勇敢,把即将发生的灾难解除了,因为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的时候,蜡烛——


生:熄灭了。


(师板书:熄)


师:敬佩她的孩子们,我们用读来感受杰奎琳的可爱和机敏吧。


(教师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描写杰奎琳的句子)


⑵体会雅克的品质


师:你们还佩服你?(生说时出示课件)


生1:我最佩服雅克,请同学们看到第五自然段,从这段中,我发现雅克出去搬柴已经走出了这个房子了,本来是有机会逃跑的,但是他想,他是家中的唯一的男人。


师:是男子汉对吧?家里的顶梁柱。


生1:对,他并没有跑,而是和家人一起等待。


师:多了不起的雅克!这时候的蜡烛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丧命,他却选择和家人带在一起,多么勇敢啊!


生2:


抓“慢慢地”“从容地”“默默地”体会。(板书:端)


师:你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情来揣测人物的内心活动,真了不起,那请你来读读这几个词吧。


哪个组还想来补充?对,随着时间的流逝,蜡烛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


师:多了不起的雅克,带着这份感动和钦佩,男孩子们一起来读读。(男生齐读)


⑶体会伯瑙德夫人的品质


师: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你们的同龄人能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做出这样的举动,都佩服不已。你们还佩服谁呢?(只有三个孩子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地说:伯瑙德夫人。)同为母亲,我也敬佩她。我想读读描写她的语句好吗?[]


学生:好。


(出示课件)师范读: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师:谁能帮我说说,我为什么敬佩她?


生1:


生2:


生3:


抓“急忙”“轻轻”进行分析(及时进行评价)


好,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出伯瑙德夫人的急中生智吧。(齐读)


师小结:刚才,我们抓住了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进行学习,体会到了人物的品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物形象刻画地是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用词准确巧妙。


四、小结,升华


1、师: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板书:生 死),在这一波三折的故事中,(板书:画弧线),,我们感受到了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机智与勇敢、镇定与从容。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生1:(板书:勇敢 机智)


生2:我记得鲁迅曾说过,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我想对10岁的杰奎琳说,你既有智,又有勇,我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老师本来正在写板书,这时已经停下手中的笔,惊喜地看着这个孩子、听着这个孩子的发言,脸上流露出了赞叹之情)


师:太棒了!你真不愧是我们的小博士,课外的知识储备量太丰富了!


2、结语。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场没有硝烟却扣人心弦的战斗,记住伯瑙德一家人的机智勇敢,记住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再次引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板书设计:


生 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点机智 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