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错的苹果》教材解析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吉林市船营区实验小学 张旭


有一位名人曾经这样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哲人。”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着每种事物,与成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切错的苹果》是长春版教材第六册教材第七板块的第二篇课文。本版块主题是“我们的世界”,建立意图在于引导孩子们回归自己的思维空间,不必被迫接受大人给予的思想意识,不必被圈定在固有的思维框架中,而是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尽情地体验与畅想。


这篇课文通过一个横切苹果显露出“我”从未发现过的图案—— “五角星”而使“我”受到启发的事,教育学生要有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标》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写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大概意思,学习概括文章的写作顺序。


3、 尝试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学会与人合作。


4、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父亲和儿子不同的心理变化;理解对话语言的情感;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在充分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体会父亲与儿子的不同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其实,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们在读完后会有一定的理解,但这理解应该是表面的,那么如何让文本变厚、变宽、变深,我想可从以下三方面解读此文本:


一、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切错的苹果》一课时,疏通好课文后,我把故事中的对话找了出来,用大屏幕出示。我先让孩子们合作朗读表演这一段对话,注意人物的动作。孩子们读得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趁势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课文在写对话时,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来写。我们能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重新给它加一段提示语,试着来描绘一下人物的神态、语气呢?”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孩子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他们的答案精彩纷呈:


他昂着头,挺着胸,神气地说:“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他神秘地说:“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不以为然地说。[]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


“来,还是让我切开给您看看吧。”他得意地说。


“来,还是让我切开给您看看吧。”他自豪地说。


“来,还是让我切开给您看看吧。”他眨了眨眼睛,卖弄地说。


“来,还是让我切开给您看看吧。”他迫不及待地说。


“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他兴奋地叫了起来。


“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他一边叫,一边跳。


这里,他们的朗读自然是声情并茂。另外从他们的神情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已经沉醉在了学习的快乐中。


二、动手操作,练说解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我本课教学的最深刻体会。在教学重点段时,我把一个大苹果拿到课堂上,在表演切苹果时,我故弄玄虚,把苹果竖着从顶部切到底部,找不到五角星,学生激动地纠正我:应该拦腰切下去。这一比较学生直截了当明白了苹果中的“五角星”实际上是苹果的核被从中部横切开得到的。


许多学生第一次切,是找不准腰的,所以我让他们观察后再切。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他们明白了“拦腰切”的腰应该指的是什么地方。教学中,我没有包办学生的认知过程,而是让一名学生先切苹果,观察后交流:他是怎样切苹果的,你有什么发现?在切一切、议一议中,难点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直接的体验。同时结合操作,通过读句,理解了当作者看到苹果里的五角星时的惊讶于震撼,更让学生从动手实践的角度深刻理解这种切法的魅力所在,才能与一般的切法形成对比。


三、链接生活,真情体验


“这深藏其中、不为人知的图案竟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它先是从不知什么地方传到儿子的幼儿园,接着便传给了我,今后也许会传给更多的人。”这是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重点句。“魅力”指特别吸引人的力量,课文中的力量就是创新精神。这里互相传递的不仅仅是苹果横切可以看到“五角星”的现象,而是这种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创新精神。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是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句与句之间跳跃性大,又须穿插必要的词语解释,学生不易弄懂。我精心设计,搭桥架梯,串联读讲,让学生较为顺利地理解语句意思,全段意思也能一气贯通,并能领会课文主旨。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感受到了创造离我们不远,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教材解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这一句话:苹果里的五角星早就藏在那里了!鲁班发明锯,是受把自己手拉破的那根茅草的启发,其实那根茅草早就躺在那里,一定也拉过许多人的手。事实上,世界上无数个发明都有着原型启发,都有着一刹那也许是一种错误的动作。就是因为许多人少了那么一点,就与创造发明擦肩而过。


本册教材选择这篇文章,是通过母语的学习,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份创造的思维,是告诉学生创造非常简单,是告诉学生苹果星的五角星早就藏在那里,就等着用“拦腰切断”的方式来发现。


当然,让学生手中拥有一个拦腰切着的苹果,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够做到的,这需要学生不断阅读,不断研究,并且用自己的双手去阅读、研究。

→ 点击查看“张旭”的其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