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的溪水》第一课时 教学片段与评析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师:同学们还记得小狐狸卖空气吗?你知道小狐狸为什么卖空气吗?


生:小狐狸一回到深山,他的空气过敏症就好了。


生:城里的汽车太多了,排了很多废气,所以空气不好。


生:因为城里的高楼大多了,树木太少了。


[新课导入先引用旧课中一个与新课有着内在联系的问题,这种承接过渡式导入既能温故知新,又为新课的展开作了铺垫。]


师:城里的空气污染太严重了,小狐狸生病了。前几天请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资料准备好了吗?(许多同学举手)请你来教台上展示你收集的资料,并告诉大家你是从哪里获取这些资料的。(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有文字、图片等)


生:这是黄河水变黄的图片,是爸爸教我从网上下载的。


生:这是倡议书,内容是“请大家爱护蓝色的大海”,它是爸爸带我从图书馆里找来的。


生:这里说制作贺年卡要砍掉很多树,这是我从报纸上剪下来的。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也学会了不少收集资料的方法,下课后请互相交流收集资料的方法,比比谁的方法最好用,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并说出资料获取的来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老师也能展示一下自己收集来的资料,这样不仅给学生作了示范,而且师生互动,所产生的创新效果可能会更好。]


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可爱的小兔。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后,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清清的溪水在什么地方?


生:清清的溪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清清的溪水和小兔有关吗?


师:同学们问得真好,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清清的溪水》。


[第二次让学生带着问题揭示新课,不仅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有助于学生良好读书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请大家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从课文里寻找答案,在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学生自读课文)


师: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清清的溪水在小兔的家门口。


生:我认为清清的溪水从小兔家门前流过。


生:我认为清清的溪水变黄了,但是它后来又变清了。


生:是小兔发现清清的溪水变黄了。


师: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明白呢?


生:清清的溪水为什么会变黄?


生:溪水变黄了,为什么又变清呢?


生:“胜负”是什么意思?


生:“不解地问”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发现这么多的问题。现在还是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溪水变黄的句子画上直线,找出溪水如何变清的句子画上曲线。(学生自由读课文)


[学生提出问题,怎么解决,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去感悟,去发现问题的答案,这样,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师:谁找到了答案?


生:我找出了溪水变黄的原因: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


生:我认为溪水变黄的原因应该是:这么多树你们拔掉了,雨水把泥水都冲进小溪里啦!


生:我找出溪水变清的原因:大象和野猪都知道自己错了,立刻行动起来。大象刨坑,野猪栽树,大象培土,野猪浇水……他们重新把一棵棵树栽好。


生:“胜负”就是指大象和野猪比赛谁更有力气。


生:“不解地问”就是不明白,不知道。


[学生们一次次读课文,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教师的做法是继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书中找答案,这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值得肯定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