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学飞》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20 小鹰学飞


教材分析


〔解题〕


这是一篇童话,从题目上即可以看出童话描写的主人公是“小鹰”,讲述的事情是“学飞”。那么,小鹰向谁学飞?他是怎样学飞的?他学会飞了吗?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读完了童话,这些疑问都会迎刃而解。


〔结构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小鹰学飞的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小鹰跟老鹰学飞。


第二部分(第二~七自然段)具体描述小鹰学飞的过程。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二、三自然段)小鹰学飞到了大树上方。


第二层(第四、五自然段)小鹰学飞到了大山的上空。


第三层(第六、七自然段)小鹰飞向了广阔的蓝天。


〔语意理解〕


“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


这句交代了小鹰学飞,并且也是开篇点题,具有领起作用。“学”为中心内容,它涉及到两方面因素,一为老师,老师的教决定着结果;另一方面为学生,学生如何学更是结果的决定者,因此文章以下内容就是围绕着“学”与“教”这两方面展开的。


“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方,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这是小鹰学飞的第一个阶段,他突破的高度是大树上方。“高兴”表现出小鹰的这个成绩也是来之不易的,是老鹰教和小鹰勤学苦练的结果。因为“我已经会飞啦”当中满含着成功的喜悦。


“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这是老鹰对小鹰的评价、引导及所制定的目标。“摇摇头”是对小鹰现有成绩尤其对小鹰自认为已经会飞的态度表示不满,但他并没有责备小鹰,只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为小鹰指出了目标。“只是”表示限制。


“比大树高”是现在的高度,“还不算”表明老鹰的态度,也是老鹰给小鹰制定的目标:要比大树还高,但高多少并没有要求,因此这个目标对于小鹰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


小鹰认清事实之后又刻苦练起来,他的目标是“向上”。


“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


这是小鹰学飞的第二个高度——大山的上空,这是他进一步努力的结果,于是他更高兴地认为自己“真的”会飞了。


“老鹰又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


这是老鹰第二次对小鹰评价、引导,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定了更远的目标。


“小鹰只好鼓起劲儿,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小鹰又一次刻苦练起来,尽管“只好”有些无奈,但他仍保持着坚定的信念,“鼓起劲”,并且“拼命”向上飞,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我”看到了小鹰顽强的性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


小鹰就这样飞呀,飞呀,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高度。


“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小鹰很累,所以“急促地喘着气”“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这句与前两次高兴地肯定不同,因为经过两次之后他已不再轻易地下断言,一方面证明小鹰不再盲目,另一方面也表明小鹰对“飞”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他向老鹰征求意见。省略号表示小鹰说话时声音断断续续。


“老鹰向头顶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


由于小鹰态度有所改变,所以老鹰的回答也不同以前,并没有直接进行否定,而是让小鹰自己去判断。


“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这一次是小鹰自己做了判断,定了目标,因为他发现天空广阔无垠,高度要一个一个地突破,它也毫无止境。因此,当小鹰看到白云上面盘旋的鹰时,他一定也给自己定了一个高度,那就是白云的上面。因为顽强的小鹰在学飞的过程中更加坚强、成熟,相信将来的他一定会成为天空中最自由、最英武的那一只。“盘旋”指环绕着飞,表明飞得高和飞的状态。


〔写作特点〕


1?童话人物形象鲜明,老鹰的循循善诱,严格认真,小鹰的刻苦认真,顽强成熟,都栩栩如生。


2?形象而有个性的描写,如对小鹰的行动描写、对老鹰的语言描写都很有个性。


3?叙事描写中体现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建议


(一)读书指导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说说见过哪些鸟在空中飞,由此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后提问:看到课题,你想频朗裁?以此达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目的。


2?自由读文,自主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时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把故事读通顺。然后,让学生扫读全文,知道写了一件什么事。


3?品读角色,初明事理。


本文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情节的,内容生动具体,语言接近儿童的口语,适合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全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小鹰与老鹰飞行中三次说的话与说话神态、语气的变化原因,也就是故事要揭示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可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融在对话的品读中,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从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明白事理。指导时,可以让学生先把对话部分画出来,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样说,然后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还要结合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4?练习表演,深化体验。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体验。可以让“演员”发挥想象,自己编动作和台词。先要求同学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演练。在此基础上,选一组同学,戴上老鹰与小鹰的头饰,当众进行表演,并引导“观众”评议。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表演气氛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激发想象,引起争辩。


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各不相同。不同的理解,经过交流与争辩,就可以实现视野的融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可根据结尾提问:看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小鹰会怎样做?请说出你的理由。不管学生说小鹰又向上飞还是吓回了地面,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要给予鼓励。


(二)习题处理


1?指导学生积累词语,说一说与“喊”、“说”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哪些?(如:叫、嚷、回答、答道等)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


3?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4?识字写字。


教学本课12个要求认识的生字,除利用已有经验和方法识记外,还可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有机结合起来。


指导学会偏旁部首“皿”以及学写9个字。


比:4画。注意笔顺:一??比。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匕”不是“七”。


急:心字底,字形较扁,卧钩较平。中间点可比独体字心字的中间点向下靠,给上部分结构留位置。


变:上下结构。上面不要写成“亦”。顺口溜:一点一横长,两竖放中央,左右各一点,又字底下放。


盘:注意“舟”的笔顺,从上到下,第4笔是点。


5?补充作业,续编故事。(写一段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三)实践活动


课外自选一篇短小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读一读,然后在班上交流。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参考教案


20 小鹰学飞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正音分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利用生字卡片正音,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3.自由轻声读,读通句子;


4.再读课文,划分自然段,思考小鹰在学飞过程中一共说了几次“自己会飞了”,是怎么说的?


用直线画出,交流(多媒体出示);


5.指名分自然段读,思考小鹰说这些话时到底学得怎样?老鹰怎么回答的?


(三)讲解课文


1.学习小鹰第一次试飞(第一、第二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小鹰飞到大树上)小鹰怎么说?〈体会“高兴”“喊”“已经”等词的含义〉读出高兴的语气。


(2)老鹰是怎样回答的?老鹰为什么这么说?有感情读老鹰的话(亲切、和蔼)


(3)齐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2.按上述方法,带着三个问题学习小鹰第二次试飞(第三、第四自然段)。


(1)小鹰怎么说?


(2)老鹰怎么回答?


(3)老鹰为什么这么说?


(自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3.同样带着三个问题学习小鹰第三次试飞(第五、第六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朗读。


教师注意重点词的理解。


“鼓起劲”“拼命向上飞”,不但描述了小鹰用出全身力气刻苦练习飞行的样子,而且说明越往高处越难飞。


“飞呀,飞呀”是说小鹰反复地练飞,“急促地喘着气”是说快而短促地喘着气,可让学生来表演,体会小鹰由于刻苦练习而练得很累,连呼吸也变得快而短促了。这时,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小鹰用肯定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仅提高了飞行本领,而且变得虚心了。学生表演朗读。


老鹰对小鹰的话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小鹰再往高处看。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几只鹰在盘旋”,“盘旋”是环绕着飞的意思。这说明鹰还可以飞得更高,也就是说,飞行的本领是没有仆返模因而学习也是没有止境的。


(四)朗读全文。


1.齐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读。


3.全体起立,自由表演读。


(五)联系实际谈体会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新本领时,也像小鹰遇到过困难吗?你们是怎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各自交流谈体会。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挑两个典型事例在班上交流。


资料


〔鹰〕鸟类的一科,一般指鹰属的鸟类,上嘴呈钩形,颈短,脚部有长毛,足趾有长而锐利的爪。性凶猛,捕食小兽及其他鸟类。


〔只好〕是“不得不”的意思。


〔拼命〕比喻用尽最大的力量,极度地。


〔急促〕表示快而短促。


〔盘旋〕指环绕着飞,表明飞得高和飞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