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的卖水人》教后反思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叙利亚的卖水人》这篇课文带着浓郁异国风情。课文记叙了叙利亚卖水人为了招揽生意可谓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让人不得不“破财而饮”时,让读者通过语言文字看到了叙利亚的卖水人浓浓的人情味。课文主要介绍了叙利亚炎热的天气和水果的丰盛,第4节在文章中起到了承接的过渡作用,5——8节则写了叙利亚的卖水人为了招揽生意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叙利亚的景、物自然过渡到人,本文的景、人、情三者的统一达到完美的和谐。


一、遗憾的导入


位于中东的叙利亚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它的炎热和干燥是学生无法体会的。而正是因为这个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造成了“叙利亚的卖水人”如此受人关注的原因。因此在导入环节里,我插入了一些叙利亚旅游风光图片,还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目的是想让学生领略叙利亚的异域风情。但由于技术问题,没能配上音乐感染气氛,不过还是能取得效果,使学生对这个国度有所了解,于此同时,我出示课文第一节简介叙利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想为叙利亚的卖水人的出现打下伏笔,可惜没有找到叙利亚的地图,使学生不能清楚地了解叙利亚的位置。


二、创新的提问


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本文的训练重点是培养问题的能力。在全文的感知上,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课文哪几小节写叙利亚的卖水人,他让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出尽“奇招”?卖水人做生意的招数“奇”在哪里?……解决问题的同时教给学生解决的过程。


课文的第6小节是训练重点,于是我反过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我是这么做的,先出示第6小节让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在本小节里你有什么疑问,然后提出来。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老师帮助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从而达到训练重点的要求。


本课时的教学可谓是欢喜皆有,在大家的讨论中我看清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