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赏梅》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材说明:


课文写了作者全家正月初一到艺园观赏梅花的盛况,文章按照参观的顺序,抓住了梅花的颜色、姿态、气味等特点进行描写,展现出新春梅花盛开时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梅花的热爱和对培育梅花的园丁的赞美。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准确,层次清楚,有利于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认识、会写“观、梅、氛、沿、弯、展、盆、含、组、怪、整、培”12个生字,辨别多音字“正”。


2、有艳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早春时节梅花盛开时的美景。背诵第3、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观赏梅花的感受和对培育梅花的的园丁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3、4自然段。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梅花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句。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


1、幻灯片出示梅花图,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学生说说赞美梅花的诗句;


师相机引出课题,并板书:新春赏梅。


2、读题,理解“赏”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①、找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


②、同桌讨论,交流学习所得。


3、再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①、说说这样的句子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②、生汇报,师生共同小结。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学生汇报。


2、说说“虽然严冬还未过去,但是前来游园的人却很多,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这句话的作用。


说明艺园的梅花很美,引发读者对梅花的兴趣。


3、用“虽然……但是……”造句。


四、学习生字词。(由于本课生字较多,用归类识字法)


1、按同韵母的方法归类、区分,并读一读。


2、按字形结构进行分类(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并各组一个词。


3、查字典区分多音字“正”,用多音字各组两个词。


4、做课后练习第2题:读一读,写一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品味文章,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难点,深入学习课文。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作者描写梅花美的词卡,学生认读。


二、读品找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师:这么美的梅花,那么多人去艺园赏梅,我们也随作者去吧!


2、请一个同学把第一展室的景致读给大家听


①、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梅花的美?


②、生汇报。(师相机板书:第一展室 姿态优美 含苞欲放)[]


③、师小结。


3、引导赏梅,学习第3、4自然段


①、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3、4自然段,读完后小组交流:你认为最美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相关的词句。


②、小组派代表上台出示词卡、读出句子,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师相机板书粘贴词语,出示相关的句子。


4、学生体会文中三处,造句练习:


①、“这里的梅花开得正旺,经的如火,白的似雪。”


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梅花盛开的不同颜色,展现出梅花的美。你们也用“如”或“似”说一个比喻句赞美景物。


②、“我眼前的这一棵梅树,花朵不同一般,花瓣里外两层,外层粉红,里层雪白,花蕊呈黄色。”


作者抓住了一朵不同一般的梅花,从它的颜色、形状进行描写,把它写活了,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一样。


③、“一棵棵腊梅形态各异,有的像猿猴跳舞;有的像喝醉的猪八戒,拿着耙子靠在树上养神。”


作者用生动的方法写出了腊梅的不同姿态,活灵活现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美,同时赞叹园丁的塑造艺术。


你能用划线的词各说一个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3、4自然段。


5、小结2、3、4自然段及写法。(板书写法:按顺序 比喻 仔细观察)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感情


1、师:为什么作者会把梅花写得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回答(喜爱梅花,梅花颜色美,梅花形态美,梅花气味美……)


师补充。


2、请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作者的感情。


3、指名回答。(师相机:热爱梅花、感激园丁)


4、读完课文,大家有么感受呢?想说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师生共同评价。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希望你们像作者一样在生活中细致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也希望你们像梅花一样坚强、有骨气。


板书: 新春赏梅


按顺序 第一展室 姿态优美 含苞欲放


热爱


比 喻 第二展室 开得正旺 如…似…


感激


仔细观察 第三展室 香味浓郁 式形态各异


教学设计与反思:


这是我的一次公开课,我当初选这篇课文有两个原因:一是这篇文章语言美;二是觉得上好写景的文章比较难,想借此机会听评委提出专业性的意见,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


通过课堂教学后,学生在写景的表达方法上都有所收获(课后的写景小练笔中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任务也完成得算好,但总觉得缺少什么。我读文本的时候,本来想这么美的一篇文章,课堂教学也应该会很美的,但结果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没有精彩的高潮。


在前几天李老师回帖中的几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没有师生的“共鸣”。上好写景的文章仍是我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