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的故事》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课时建议: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国英雄人物的画卷中有许多小英雄。今天我们来认识其中一位年龄最小的英雄,他的名字很奇特,大家都叫他“小萝卜头”。你听说过他的故事吗?


(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介绍小萝卜头的资料,使学生对他有所了解,介绍背景资料,使学生能走进文本,为学习文章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弄懂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字或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注意“薄”和“看”的读音。


2、以多种形式检查字词情况。(开火车读,领读,指名读)


3、指名朗读课文,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4、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默读完后与同桌或小组的伙伴互相说一说。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理解课文深化主题



1、品读1——7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说说小萝卜头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2)全班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小萝卜头的生活背景理解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2、品读10——11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小萝卜头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2)全班交流。


对小虫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什么?看到虫子时,小萝卜头是什么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3、品读12——17自然段。


(1)分自然段读。说说小萝卜头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重点理解“若有所思”。


4、师小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一点一点地体会出小萝卜头的人物思想。


再次感受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通过词语理解文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回归整体回顾梳理



再次朗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小萝卜头的哪些事情?


师:下面请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读给你的伙伴听。如果你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这么漂亮的飞虫,小萝卜头又很喜欢,为什么还要把它放了呢?


学生可能会认为因为小萝卜头爱护昆虫所以才放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首先从文中找到描写飞虫漂亮的语句读一读,然后再找一找从哪可以看出小萝卜头很喜欢飞虫,最后再回忆小萝卜头当时的想法。接着分析小萝卜头为什么把它给放了。



学生再读文章,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


恰当的引导能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小萝卜头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



(二)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小萝卜头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把你想说的话给文中的小萝卜头写一封信。(可以谈自己对小萝卜头的生活经历的感受,也可以说说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想,可以写成散文、诗歌、故事)



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小萝卜头的故事》 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3、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小萝卜头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介绍人物,引入学习


(一)师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小萝卜头。


(二)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小萝卜头的资料,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



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通过介绍小萝卜头的资料,使学生对他有所了解,介绍背景资料,使学生能走进文本,为学习文章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学生借助拼音读文章,认清生鳌⑿麓剩注意"薄"的读音,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解决。(如特务、白公馆等)


(二)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每段的意思。(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三)1、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与同桌或学习小组的伙伴讲一讲。


2、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默读能力.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字:


1、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萝”、“器”、“翠”由于笔画较多,建议教师板书示范指导书写。


3、学生读读、写写



四、作业:


1、生字、词


2、读熟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一) 指名学生读课文。


(二)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通过复习导入,使孩子们不仅回忆了上节课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二、研读赏析 共同探究


(一)师:机智勇敢的王二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小萝卜头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二)幻灯片出示第一部分,指名读。


1、说说小萝卜头在干什么,抓住描写小萝卜头动作、语言的词句,体会小萝卜头心里会想什么,由小萝卜头说“我们家在北方(反复朗读)”你们想到了什么?(教师适当补充当时的背景介绍),反复练读,感受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2、指导朗读。


(三)幻灯片出示第二部分,指名读.


1、小萝卜头看到那只小飞虫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1)找出有关语句好好地读一读。


(2)在小组里谈谈自己的体会。如果你是小萝卜头,你会怎么对待小虫?


(3)全班交流,讨论。老师从中点拨。


结合“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骄傲”以及小萝卜头的生活环境,再次感受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通过“轻轻地”、“唯恐”看出小萝卜头对弱小生命的怜爱之情。


小虫飞了,小萝卜头为什么会那么高兴?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查阅的资料,说说“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与“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这两句话的意思。


抓住“若有所思”他在思什么?想什么?


2、指导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小萝卜头的内心感受。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出示大问题,对课文产生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文中人物小萝卜头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讲通过读文章来体会会有些困难,从具体句子入手,由学生自己分析,再来体会,难度会小些.


使学生明白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一点一点地体会出小萝卜头的人物思想.


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从中点拨,逐渐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入。读读有关的句子。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回归整体,读中再悟


师:下面请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读给你的伙伴听。如果你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这么漂亮的飞虫,小萝卜头又很喜欢,为什么还要把它放了呢?


引导学生首先从文中找到描写飞虫漂亮的语句读一读,然后再找一找从哪可以看出小萝卜头很喜欢飞虫,最后再回忆小萝卜头当时的想法。接着分析小萝卜头为什么把它给放了。



学生再读文章,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


恰当的引导能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小萝卜头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



四、拓展延伸


1、读一读你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


2、给文中的小萝卜头写一封信。



扩大知识面,增加积累,为综合运用五的口语交际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