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围绕这一主题,课文分六个部分叙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二是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本文篇幅较长,因此要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材处理】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学情分析】
1、心理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英雄特别崇拜,有正义感,虽然战争远离他们,没有亲身体会的经历,但是他们对这种英雄式的小说极其感兴趣,特别这个故事通俗易懂,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所以当孩子第一次读这篇小说就会爱上雨来这个人物,会和主人公同喜同悲同乐,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学习情境。
2、知识储备:本篇课文是第四组课文的第二篇,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单元导读课布置相关的查找资料以及第13课的学习,孩子们阅读了大量关于二战时期的一些历史资料,对战争有一些了解,对于雨来所在的时代背景也是有一定了解的。这些知识储备正是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
3、学习能力: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有初步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但是阅读速度还需要提高,除了上一节课的《夜莺的歌声》外,这是孩子第二次接触篇幅如此长的课文,继续教给孩子浏览课文并快速地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的方法尤其重要。另外,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孩子学习了拟小标题的方法,那么需要引导孩子将这些方法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而本课每部分的结构脉络更为清晰,相信孩子们还是具备这个自拟小标题的能力的。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策略】
1、自读导语,自主设定学习目标: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并根据孩子的喜好,引导孩子将学习重点定在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自主品味课文,体会人物品质: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将这一问题的解决融入到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一环节中,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小组合作,自我探究,自拟小标题: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能要求太高,可在学生阅读课文后,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拟定小标题。最后在全班交流,将小组的研讨成果与大家交流分享。
4、分享收获,自我发现知识点:本课有很多写作方法在里面,鼓励孩子自主发现,体现出人教版课文编写特点——一精带一略,比如前后照应,反复等习作方法。而且在本文中还出现很大量的拟声词,它们的出现也为本文增色不少。期待孩子在汇报收获环节,能够提到这些,让更多的孩子有意识的去自我发现知识点,引导孩子更自主的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