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愤怒》教案设计之二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教材分析


课文叙述了炎热的暑假 “我”和朋友途径西北地区的“五棵树村”。被汗水渍痛的“我”向一个小姑娘要水。那小姑娘经一位老妇人同意后,给了我一碗浑浊的水。“我”用这水洗脸,不想引起了老人和小姑娘极大的愤怒。文章语言生动细腻,描写细致入微,极具可读性。凸显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人们饱受缺水之苦,视水如命的状况,再现了当地人民不愿屈从命运,为改变这一状况所做的巨大努力。


文章人物形象鲜明。主人公老妇人深谙世事,通情达理。她正视当地严重缺水的现状,却不安于现状,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改变它。她 “滴”水种植树木、培育幼苗,为之付出了所有的心血,甚至是终身残疾的代价——为挑水救树瘸了一条腿。“水”在老妇人的眼中是一份希望,它比生命还要珍贵,即便如此,这位善解人意的老人,眼见“我们”被烈日焦灼,仍慷慨地提供了那碗水,这着实不是一个大方了得的。难怪文章的最后,有这么一描述——老妇人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小气,这样热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一瓢水,你们不知道缺水的苦,这样糟塌水,我心疼呀!”。是啊,足以用生命换来的水居然被用来洗脸,这样的糟踏,怎不让人心疼!对于这位老人,文章正面描写并不多,寥寥数笔,形象却非常鲜明,让人肃然起敬。文章的另一位主人公小姑娘早已在老人家的影响下,自小知晓了水的珍贵,懂事的她用水是论“滴”计算的,即便是洗了脸倒入泥地的水也是要被“抠” 出来,“涅”成团,埋到树根下去的。同样,这小姑娘也是善良的,看到“我们”满头大汗的样子,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折过身去向祖母替我们要水。文章多处可以看出孙子辈业已接过了“接力棒”继续着祖辈的尚未完成心愿。


文章的脉络是清晰的。故事是以一碗浑浊的水引发的,久居都市的“我”与朋友结伴西行,当被七月骄阳晒得汗流浃背,以致脸颊生疼时,自然最大的愿望便是洗一把脸了。好不容易在黄河的拐弯处找到了一个名叫“五棵树村”的地方,一行人终于在小姑娘的迟疑中,老妇人的默可中,拥有了一碗浑浊的水。这样一碗漂浮着细小杂物浑浊的水,或许在平时用来洗脸对于这些都市中人也是不可想象的。可如今当祖孙二人听到我们洗脸后落地的水声,却是不约而同地投来了愤怒的目光。老妇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忘记了自己是瘸腿,居然站了起来,口中喊着的是“作孽”之声;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位小姑娘竟不顾倒地的祖母,起身抢过水碗,“抠” 出我脚下的一点湿土,“涅”成团埋到树根下去的。在惊异之后,文章道出了真相。文章的叙述顺序较以往的课文也是较为独特的。从全文的倒叙,到第8节的插叙,赋予了节奏上的变化,而这种转换是符合行文需要的。[]


细节描写细腻传神。本文采用了众多的细节描写。如 “水窖”的描写: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木盖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那碗水的描写:那水里竟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物,在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更多的是人物的细节描写,如:只见小姑娘轻盈地走到水窖前,熟练地打开大铁锁,用一个小木桶小心地汲出一点水,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瓷碗里。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吧!”再如: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等。这样的细节描写很好的诠释了祖孙俩的行为,对升华文章的主题极有帮助,在学文中值得细细咀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了识字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学自主识字,在课堂中可分别就字词的音形的难点和部分词义可通过预习反馈加以检测,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课前,教师可适当布置预习作业,促使学生借助原有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开展预习工作。本单元教学目标为简要复述课文。在前两册的课文中已出现了复述的要求,应该说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可回顾总结,只是本单元的学习更强调的是按照提纲加以简要概括,教学时需注重方法指导,并在课内加以落实。


在理解重点句上,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语言训练,针对该年段学生思维深度、言语概述能力不强的特点,强化练习。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龟裂、苟延残喘、水窖、世事洞明、作孽”等词语的意思。


在阅读中自主识梗读准“龟裂”、“渍”、“作孽”等字音;掌握“孽”、“窖”等几个难写字的写法;查字典理解“愤怒”、“作孽” ;在语境中理解“苟延残喘”、“事是洞明”“不约而同”;运用媒体理解“龟裂”等词语的含义。


四年级上起教材已不再提供统一的生字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生字教学。教师需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做针对性地指导。


目标二:默读课文,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据提纲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虽然四年级上已有复述的练习,但明确简要复述的要求却是首次,必要的指导不可或缺。[]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层次,然后列出提纲,这是简要复述的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抓主干,从而不遗漏要点。在此基础上,强调即便是简要复述,仍需对重点章节的内容做一定的介绍,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点评价加以点拨。在整个复述中,应强化过渡自然,通顺连贯,这一点相当重要。总之,单元目标的落实需扎实有效,且需在课内落实。


目标三:通过对人物细节描写的研读,感受祖孙俩对于水的珍视,体会导致“真正的愤怒的原因。


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教学时可分为三个小目标逐层加以落实。首先,通过读文品句,体会西北地区饱受缺水的状况,让这些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有初步感知,为后文作铺垫。其次,在细节研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体会到感受那里人们对水的极度珍视,进一步理解祖孙二人的行为。最后,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将自己对“真正的愤怒”的理解写下来,从而升华主题。在三个环节内在有着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且层层递进。教学中,在细节描写的部分,应让学生有充分研读的时间,并充分表达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予以点评,并归纳方法。


目标四:了解我国西北地区饱受缺水的状况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水的极度珍视,在为祖孙俩克服缺水困难仍坚持植树护绿的行为感动的同时,懂得珍惜有限的水资源。


新课标强调三纬目标,尤其是对过程的注重。这里的过程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情感。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细节部分的研读,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饱受缺水的状况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水的极度珍视,并为改变现状所作的种种努力和付诸的巨大代价,从心底深处升腾起对浪费水这种行为的憎怒,懂得珍惜有限的水资源。


四、教学设计


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上设计(详见关于教案设计部分),着力体现以下三点:


(一)媒体资料适切补充,有效激发情感。


语文课中“文”的理解往往与“情”交织在一起,所谓“披文入情”,抑或“披情入文”皆言于此。大西北地区缺水所带来的痛苦,对于这些久居南方的孩子而言是很难体会的。课前预习中布置的相关资料收集,是对这种知识或间接经验的补充。然而,仅限于课前自主查找,因其资料的迥异,个人认知水平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包括情感的激发,依然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设置恰当的教学环节,引发共鸣。


教学伊始,即通过读文品句,体会西北地区饱受缺水的状况。媒体中,昔日“黄河在咆哮”的壮观景象与今日河床的“苟延残喘”形成了鲜明。龟裂的河底,干涸的土地,肆虐的风沙,一望无垠的黄土地触目惊心。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予学生巨大的心灵震感: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大西北啊!文未学,情已至。接着是课外资料的补充,“半夜出门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这是西北山区广为流传的一首名谣,它唱出了山区人民饮水的艰辛。“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诉说着人们的悲哀;“孩子们上学之前只能噙一水洗脸,母亲们只能用一瓢浑水煮饭,更多的人常年不洗澡”则道出了干旱地区人们的无奈……而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中。媒体、资料地补充,不仅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了关键的词语,更有效弥补孩子知识经验的不足,为下文的学习提供情感上的铺垫,进而为深入理解文本的奠定基础。[]


(二)目标达成注重方法,强化自主体验。


新课标强调过程的体验,强化方法的习得。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字词教学目标的达成主要通过课前预习,课内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反馈,在课文朗读中,正音 “龟裂”、“渍”、“作孽”等字;结合课文理解时随机板书指导“孽”、“窖”写法;在课文阅读中反馈“愤怒”、“作孽”的在字典中的意思,语境中理解“苟延残喘”、“事是洞明”“不约而同”,并结合媒体理解“龟裂”等词语的含义。


单元目标“简要复述”分步得以落实:首先谷醚生通过默读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层次,然后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段落提纲。通过抓主干,从而不遗漏要点,这是简要复述方法的指导,虽然之前已有了提纲学习的铺垫,但这依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毕竟包括了段落层次的划分及必要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先动动笔墨,有助于独立思考,之后的交流评点也相当重要。其次是对重点段落的复述,因为可抓的“点”清晰明了,且有以前复述的基础,这一环节反而较前一环节容易,此时可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练习复述。教师需提示过渡自然,通顺连贯,并反馈中通过点评加以点拨。在整个复述中,学生大面积地练习和教师有效的方法指导相当重要。


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则通过文中多处细节描写的研读中渐次达成的。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精心阅读获得感悟,并通过规范的表达促使其思维的发展,加深文本的理解。更需要教师在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巧妙地引导,层层深入,不断拓展思维的深度,拓宽思维的广度。文中那碗水的描写运用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特写镜头——水里竟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物,在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被上了锁的水窖,以及小姑娘“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的行为。同样,采用对比的还有之前小姑娘轻柔的动作——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以及老妇人安详的神情与后文听到水声后祖孙俩神情、语言、动作形成巨大反差。此外,文中第二节“村头有个苗圃,绿绿的一片,让长途跋涉的我们略感一丝凉意”和“‘五棵树村’的由来”为后文第八节插叙部分打下伏笔。教学时,唯有将前后文的勾连起来,方能更好的诠释了文章的主题。这一部分同样离不开方法的指导,更需关注学生的感悟。


(三)阅读写作巧妙结合,深化主题理解。


本文不仅适合阅读,同样是一篇很好的例文。教学中设计了续写这一环节,旨在于:(1)对文本中的表现手法进行回顾,梳理。(2)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尝试实践,在运用中加以强化。(3)在把握中心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语言将对课文的理解外显化,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行有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