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之中,生成精彩
最近有幸聆听向爱平老师执教的《西风胡杨》,受益颇多。静下心来,回顾整个教学环节,无不让人回味。关于课堂教学,有一位教育专家曾作如下阐述:课堂教学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课堂实施中的不可预知性,课堂的动态生成。而所谓生成,即指课堂中依据学生的现场思维成果成疑难问题,及时调整预设的教案而重新生成的教学流程。其主要特点是偶然性和差异性。生成的契机也因师生、文本及师生互动程度而异,因而,它是一个具有勃勃生机的、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智慧碰撞过程。
一、看似“闲话”却精彩
艺术没有主题就成不了艺术,而“闲话”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那就真是闲话了。而这里的“闲话”之所以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闲话,是因为教师心中有着明确的指向性,能针对教学环境、教育对象及教学环节想好“闲话”内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在《西风胡杨》教学伊始,向老师给孩子们说了一段话,让孩子们谈自己听出了什么?看似“闲”聊,实则在培养孩子们认真倾听的习惯,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调:让孩子们会听,会欣赏,会解读。这一带有明确方向性的对话与文本内容无关,却与大语文的学习观有关。接下来的谈话以阅读为主题展开,让孩子们围绕自己读书的体会来读,孩子们在教师这一亲切的交谈氛围中放飞思维,谈到了诸多好处,如可以丰富知识、丰富生活,可以懂得人生哲理,可以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可此时,向老师每一句都不是随口而出的“废话”,而是在与学生思维碰撞之后形成深思熟虑的“会话”,这无不在激励和唤醒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触文本,让孩子们走近文本内容时,向老师没有直入文本,却是把以往的学习经验加以罗列、归纳,让孩子们明了一定的阅读方法:1、先浏览;2、整体联系;3、带问题读;4、作批注。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形成知识链,为孩子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基。
如此案例在《西风胡杨》课上屡见不鲜。“闲话”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比一般艺术更复杂,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它好比音乐中的“变奏曲”或 “回旋曲”,初听好似很平常,也很简单。可细听,却会让人引发深思,有所嚼头,而这样的“闲话”需要老师去设计,有意去讲。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可以追求的艺术,不是艺术;刻意学习的艺术,不成艺术。当一个教师的学、识、情、才等齐备之时,才是教学艺术臻于成熟之日。”而老师的课上以自己的行为为 “讲”正名,给了“闲话”精彩与活力。
二、“傻”字激起千层浪
在品读《西风胡杨》一文时,向老师让学生谈对胡杨的感受,孩子们读到了胡杨的坚强不屈、高温耐寒……等特点。课堂上突然传来了与此不协调的声音:“胡杨很傻”。向老师顺势引导:“胡杨傻吗?”孩子再次潜心读文,据理力争,进行现场争论。一个“傻”字引发了学生思维深层次的思考,既联系了文本,又谈了道理。透视这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的讨论,源于文本,又跳出了文本,他们的联系理解,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样的课堂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自主读书,自由思考,语文能力和个性得到提升,甚至是思维方式的形成,可谓是一个“傻”字激起了千层浪。[]
回观这个教学细节,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如果我们教师唯书唯上,压抑学生个性,推崇统一,就会僵化学生思维,怎么会有“傻”的出现。有了问题,给孩子们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这样才意味着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角,可如果向老师没能注意到这点,他没有抓住辨析“傻”字的瞬间,学生那一个个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就不会迸发,那流淌着的音符就会被休止,那充满生机的场面就不会生成。“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抓住每一个契机,给孩子们搭建一个个展示个性的平台,给他们创造一个个充分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机会便尤为重要。是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抓住契机,就会让孩子们在争论中明是非,悟道理,求发展,求创新。
三、让写焕发光彩
向老师在教学《西风胡杨》伊始,就给孩子们传输了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在整堂课中,“写”焕发出了不同的光彩:写好汉字,让孩子们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文章的批注,在文本空白处留下自己接触文本;感悟文本时的想象和创造,深度思索谈体会,碰撞思维练写话;对胡杨说些什么,进行写诗训练……是啊,写让这节课增色不少。古人读书讲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既是阅读的方法,又是阅读的习惯,体现着完整的阅读历程:用眼睛去接触文本,用诵读去转换、表现文本,用大脑去思考体验文本,用文字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和由此获得的启迪、乐趣。
阅读教学“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还要妙笔生花。”阅读教学不应排斥书写,没有书写的阅读教学不是完整的教学。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也更有利于我们深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也正因此,在《西风胡杨》课上生交流读书体会时能侃侃而谈,是因为孩子们“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回归整体,“读文章仅仅是在写胡杨吗?”这一问题促发了孩子们深思,引导他们走进去,跳出来,让孩子们明了“精神与生命”的内涵,“情动而辞发”,此时的孩子们提笔去写话,去写诗,无疑是恰到好处,而此时教师的下水习文则又给课堂锦上添花。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的下水诗文,既给孩子们一个范例,又给了孩子们一定创造的灵感,具有一定的指导与示范作用。
这样的“写”让孩子们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都有收获,都有提高。品味向老师的“写”这一细节,无不给我们以后的教学带来启迪,给孩子们时间去亲近文本,给孩子们空间去展示内涵,感受他们思想与灵感的火花,触摸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困惑、认识和偏差,根据他们共同的问题倾向和思考文本的方向走,捕捉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和信息。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且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流出来了。生成促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使课堂出现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出现了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