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第一课》备课资料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材解读


本版块的主题是“希望”,而本文的题目却是“自信第一课”。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对这一教学难点,我是这样解读的:“


本文说的是经过边疆三年军旅生涯的锻炼已能坦然接受生活的我,却在军医学校的一次临床考试中,(——以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学生的身份)对(一位著名的医术权威的)老师讲评的试卷提出异议,而出乎意料的是老师不但十分严肃地对待这件事,并给(jǐ)予(yǔ)充分肯定和鼓励并据此谆(zhūn)谆(zhūn)教(jiào)诲(huì),给我们上了凝重而宝贵的一课的事。


这一课对我来说是自信的一课,是希望的一课,更是生命的一课。这一课使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懂得了自信的,更让我铭记老师的教诲,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那么“我的自信”体现于哪里?老师的“希望”又体现于何处呢?


我”对老师讲评(试卷)的有异议——“认为-----有不完全的地方”这是一种求知态度(善思考,不唯师),并大胆质疑(勇于与教务老师陈述原由)这就是“我”的自信。


73页老先生说的两个“不能”一个“要”这一句话,是老师对“我们” 在业务上的叮嘱(要我们工作时一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教条。);“---忠诚于---病人,比忠实与导师要重要得多”和-“----你宁可得罪 -----也万万不能得罪------”这两句话是老师在为人上、在职业道德上对我们的叮嘱(要勇于坚持原则,坚守病人至上的行规)。“只改毕淑敏一个人的分数”是老师对勇于质疑精神的一种鼓励与褒奖。(这一切就是老师的希望所在)


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共有22个自然段,我觉得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1-3)写我因为三年(面对冰雪)的军旅生涯的磨炼对到军医学校报到之喜事淡然处之。


二、(4--10):写我在一次临床考试中对权威老师的试卷讲评提出异议。


三、(11—21):写老师对我予以肯定并给予谆(zhūn)谆(zhūn)教。


四、(最后一自然段):老师的教诲使我真正敬畏生命。


第三自然段:列举的北京与西藏的环境之六种反差,是磨炼我使我成熟的原因。第五自然的“无指征”:是没有药的适用症状的意思。


多音字:宁(nìng)可(kě)得罪 教诲:老师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拳拳之心:老华侨捐献给自己祖国的这件宝物代表了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首屈一指:这次画展是在我们这里首屈一指的礼堂里举行的。


无动于衷:他对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不应该无动于衷。


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会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她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各种文学奖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