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教学反思与后记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反思


教完这课,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1、拓宽学习空间。


语文学习不应是仅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应该把目光放到课本以外,课堂以外,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可以了解到梅兰芳的生平,他的代表剧目以及他的艺德,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开发了课程资源,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观念。同时,将课外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课堂教学也充满了活力。


2、善于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我利用图片记“穆桂英挂帅”的京剧,抑扬铿锵的鼓点,婉转优美的唱腔,让学生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学习。学贵有疑。在创设情景这一环节中,我还设计了《面对面》的质疑活动,放手让学生主动质疑,合作解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鼓励学生模仿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志和作者叶君建进行面队面的谈话,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学习兴趣。


3、倡导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品读课文时,学生自由分析品评,畅所欲言,满足了他们的个性要求。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理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巧妙设计问题。


本节课由“你认为,在作者眼里梅兰芳的表演精彩吗?”一问贯穿整个课堂,由此拓展开去,让学生在多角度、有创意的品味中,扩展思维的空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板书也随着课文分析的展开由问号变成句号,水到渠成。


5、语言极有亲和力。


教师是学长,应用极富亲和力的语言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比如“你能教教老师吗?”“老师还有一个疑问,你能帮老师解答一下吗?”这些语言的运用都能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也体现了“学长式”的教师观。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得到了突破。总之,我在教学《看戏》一文时,仅仅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巨大的潜能,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都展现在我的面前。“给学生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这种教学理念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后记


京剧,国粹也!梅兰芳先生,堪称“国粹”中的奇葩!而叶君健先生的这篇《看戏》,道尽了戏迷眼中这朵奇葩之美、之妙、之绝!


我不是戏迷,是因了这个时代,京剧却已离我们远去——远去的何止京剧?何止一个梅兰芳?中华文明五千年,丢失的、断层的何止一个京剧……虞兮虞兮奈若何?[]


不扯远了,回到正题!


感觉这篇文章最精彩处,当然是第四自然段,用一系列反义词描摹声音的名句,以及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现代版化用。是的,描写声音的方法,是本文值得好好琢磨的地方。反义词并举,动词的精妙,比喻的贴切,是为阅读核心点。


但核心点应不止这一处——开头两段,看似闲来之笔写观众,写戏开罗的气氛,实在是精彩的很,即使到了集中写穆桂英出场的4、5节,也都是用观众的表现来侧面烘托梅兰芳的精湛演技与巨大号召力。说他是那个时代的周杰伦、梁朝伟,不是要轻视大师,是希望让21世纪的孩子们,拉近与梅兰芳,与那个京剧辉煌年代的距离。


题目《看戏》,谁看?看谁?两个问题,贯穿全文,是为切入点。


拉出观众和演员两条脉络,全文由此展开。叶先生是这么布局谋篇的,我们,也应循着这样的路子去学吧!所以,“注意课文内容的详、略,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我认为,也是本文阅读的核心点。


大师之作,没一个字的等闲之辈,营造气氛、交代背景的第三自然段,也舍不得简单带过的,“这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多么美!对于学生又是多么难以理解?然而,却必需理解,这里是不可“不求甚解”的,因了这“蜃楼”的迷蒙效果,悲欢、离合、忠诚、奸谗,才都有了依托,观众们的痴迷,才有了依托,于梅兰芳“辽远而逼近”的开唱,才有了依托,这样的情境,也是千古不变的吧!电视里看演唱会,终归是隔山观火,只有现场的歌迷们才会到达“忘我”的境地,正因为,他们是亲临这“蜃楼”的参与者!所以,这里的“蜃楼”,不得不讲,但又不知该如何讲?


我自己脑子里出现的,是当年10台,一个讲汤显祖的节目中——远景,玲珑戏台上昆曲演员们袅袅婀娜地剪影,已然模糊成姹紫嫣红的团儿……近景,是梧桐落雨?或是别的什么枝叶,于左窗楣处滴嗒的几滴雨丝,画外音,是标准的男中音“性抖又逼近”的对汤显祖的什么境遇经行着解说……


这,就是我对此处“蜃楼”的读与悟,其实这样的画面,“电视散文”啊,或者哪个稍雅一点儿的“讲述”“诗配画”里,是经常出现的,可惜,我没有积累存案,也不是看一、两个画面就能感受到的。是氛围,就必须亲临其境,必须有“静心”之能力,并能把“心”沉于那情那景那境——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气候,人心不古的时代特征,再遇上心无点墨的一批顽童,真的没有勇气,再现“蜃楼”!


也许,这样一篇好文章,给四年级的半大小子们学习,本身就是糟蹋东西!如果是教我自己的图图,我会首先让他全文背熟,自己能悟多少是多少,然后放下不表,待到有观戏、观影、或是其他观*的机缘,再拿出反刍,比较,揣摩,自然而然,领悟其中真味……可惜啊!这不是学校教育能做到的。


又开始超向往昔日的私塾先生,叹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