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糖》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会写的字,12个会认的字。


2.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细腻的心里活动的描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当时条件下,生活的艰难,同时明白,生活总是在变化,今天的生活更值得珍惜。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小黑板,糖块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


三、学习生字。


四、指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文。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指读思考:你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5段


1.白糖本来是留在端午节吃的,可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指读2——5段,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我”为什么要偷吃白糖?


3.找出描写白糖滋味的句子,指导朗读。


4.当“我”想象白糖滋味的时候,心情如何?(狂喜:极端高兴。)


5.默读3、4段,划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词语和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1)“我”的心为什么缩了一下?


(2)“怔怔”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发呆、流泪?


6.作者把自己偷糖吃的动作、心理写得细致入微,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


7.端午节这天早上,弟弟妹妹会想些什么?爸爸妈妈呢?我呢?


8.可是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9.妈妈为什么发呆?为什么没有责怪我?


(三)学习课文第6——7段


1.指读思考:这件事对“我”有怎么样的影响?


2.“我”为什么很少吃白糖了?——苦糖


3.想象一下,作者长大以后,第一次拿着白糖回家时的情景。他会和母亲说什么?


(四)小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你有类似经历吗?如果有,说一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课文


三、做课后习题


1.读一读,写一写


2.理解“在”和“再”的意思,进行区分。


( )见 ( )长春 ( )一次


想好( )说 ( )劫难逃 健( )


3.读句子,谈感受。


四、板书设计:


1—3苦糖


狂喜


糖甜—偷吃 心缩了一下 —母亲发呆—苦糖


怔怔


五、作业:


1.写生字、课后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