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六个孩子的故事
一、课文简析:
《六个孩子的故事》是捷克著名作家伏契克的作品。课文描写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远在捷克的六个孩子卖掉自己的心爱之物,捐钱到前线去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故事,反映了孩子们对法西斯的憎恨和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课文开篇新颖,六个孩子本来都在围墙边玩耍、闲谈,或者打弹子,但是今天却“没有向弹子坑里看过一眼,却在围墙旁的人行道边上坐下来”。如此一反常态,自然吸引读者深入阅读。原来是法西斯强盗的暴行引起了孩子们的愤慨。
六个孩子想“立刻帮助那些爱里哥埃德的孩子”,于是,想到了“捐钱到前线去援助西班牙人民”。怎么办呢?孩子们想到了卖掉“最宝贵的东西”。这一幕幕是很感人的:
毕竟是心爱的玩具,毕竟还只是孩子,在舍与不舍之间,我们读到他们纯真而美好的心灵,读懂了他们对不幸的西班牙人民的同情,读懂了他们对法西斯的发自内心的痛恨。
《六个孩子的故事》在写作上具有如下特点:
1.描写细致入微。细节描写是对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本文处处有这样的细节,比如对甫兰杰克的描写,请看他的动作:“把一张报纸铺在膝盖上,小心地用手掌抚平了报纸——他父亲在读报以前总是这样做的……”接着,他“开始读报,他的声音严肃得不像孩子的声音了”。 甫兰杰克对战争的关注,对法西斯的痛恨,均浓缩在这细节里。
2.小题材大主题,构思巧妙。反法西斯这样重大的主题,通过六个孩子,记叙卖玩具这样的小事,了然无痕地得以凸现,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伏契克构思的巧妙。这样的故事虽然细微,但却震撼人心,让人读了久久难忘。
二、学习建议:
·导入新课
导入方法一:简介作者,用英雄暗示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伏契克材料见后)。
导入方法二:出示“战火中的儿童”图片,让孩子感受战争的残酷,积蓄情感。
·字词教学
注意读准:把玻璃弹(dàn )子弹(tán)到坑里。打弹(dàn )子是所有的捷克孩子喜欢的游戏。
教学“援助”时先理解字面意思是“支援、帮助”,讨论一下能否以“帮助”代替,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确孩子们卖掉心爱之物,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帮助,应当用“援助”。
煤栈(zhàn):存放煤炭的地方或仓库。
克隆:捷克的货币,亦称“克朗”。
·阅读教学
1 本文是自主阅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读通、读懂、读好,教师的角色是适当讲解、适时提醒、恰当点拨与及时帮助。比如导入课文时,出示一系列有关战争的图片,让学生快捷、感性地认识战争,激发相关情感,为学习课文打下铺垫。
2 不要把教师找到的所有东西“塞”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自己来读懂。比如,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教师不必多介绍,而应该提示学生从课文中发现“世界大战”,比如“报纸的第一版上有一张残缺不全的孩子的脸,这是一个在法西斯强盗轰炸爱里哥埃德时被炸死的西班牙孩子”、“这个在爱里哥埃德的西班牙孩子和他们一样,每天上学读书。大概他也会打弹子。并且,可能就在他的玻璃弹子滚进坑里去的时候,法西斯强盗的飞机已经在他的头顶上空盘旋了……”等等。同时,可以让学生课前搜索,积累相关知识背景。
3 构建教学板块,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表达的机会,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
(1)读书,思考: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语言来说明。(天真可爱、贫穷、痛恨法西斯等)
(2)课文讲述了这六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要求学生填写表格:
孩子姓名
所捐物品
神态、动作
(3)讨论:这是他们最宝贵的东西吗?既然是,为什么还要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挑选最能打动你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与认识。结合“犹豫”、“惭愧”、“庄严”等词语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想法。
(4)根据表格简单复述课文。
(5)读最后一句,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想象:故事如何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