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读题,激发“向往”之情
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拉萨的天空》。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拉萨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学生:想!
二、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蓝天”美
老师:同学们都看得都入迷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在青藏高原学生活了多年的作家王宗仁的笔下,走进海拔37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去领略拉萨那令人神往的蓝天。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36页,自由朗读课文。
老师:透亮的天空就好像是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太美了!我们一起来读。
学生:(全班读)。
老师:老师刚才注意听了,你们读书的时候强调了——“总是”这个词,“总是”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天都是。
学生2:一直都是。
老师:是呀,正因为拉萨的天空每一天、一直都是那么湛蓝、透亮,难怪人们把拉萨称为有名的——日光城。
三、品读课文,细细品味“蓝天”美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老师:拉萨的天空,还有很多迷人之处呢,请大家自由地大声读第二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再多读几遍。(学生轻声自读第二自然段。读后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到哪句,就出示哪句)
1、(出示)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老师:多么奇妙的感觉呀!学生活在拉萨就是这样,蓝天包围着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甚至我把头一抬,就能挨着蓝天,轻轻一跳还能顶着蓝天,这蓝天触手可及真是无所不在呀!(带着学学生做动作)你们自己练一练读一读。
2、(出示)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老师:你还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拉萨天空的奇妙之处?
学生:(读)
老师:你真会读书,能带着全班同学一起读吗?
老师:“掬”字的字音读得可准了。谁来做一做“掬”的动作?
学生1:(做“掬”的动作)
老师:注意蓝天在上呢,谁再来做?
学生2:(做“掬”的动作)
老师:对了,蓝天在上,从上往下用双手捧,这就是“掬”。蓝天如水,多美呀,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来“掬”呢?来,让我们捧蓝天在手,舒服地掬——(一边做动作一边引读)让我们享受地掬——让我们陶醉地——
学生: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3、(出示)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老师:蓝天如水,让人沉醉,但是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那拉萨多单调呀,它定会失去一半的美,而现在——天空并不孤单,白云映衬着蓝天,草地对照着蓝天,多美的画面呀,书上的句子更美呢!(多媒体投影在白云、草地映衬下的蓝天)
学生:映衬——对照、越发——更加(它们都表示比原来的程度更深了)、纯净——明洁。
老师:既然他们意思相近,那我们就换个位置读一读吧。(多媒体给词语换位置)
学生:(齐读)
老师:相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老师:拉萨的天空就是这么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
学生:紧紧吸引
老师:让你——
学生:久久不忍移开。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老师:在拉萨,吸引人们视线的不仅仅是蓝天,还有那最雄伟、最壮丽的佛家建筑——
学生:布达拉宫
老师:(出示布达拉宫图片)你们对布达拉宫了解多少呢?谁来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交流?
老师:(出示第4自然段:一年四季中……雄伟、壮丽。)一年四季中,不管是大雪纷飞的隆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来,男学生先读这一段。
男学生:(读)
老师: 布达拉宫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丽,相信我们的女同学也能读出这种气势来。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老师:同学们,这蓝晶晶的天空再配上朵朵白云,多像一幅美丽的窗帘呀!你看第五自然段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学写“窗帘” 二字,“帘”字组词。
学生:(和老师一起学写“窗帘”二字)
老师:拉萨,这佛教的圣地,有了这湛蓝、透亮、纯净,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的窗帘,显得更神秘、更令人神往了。现在让我们拉开窗帘,走进这个世界上最具特色、最富魅力龀鞘欣萨……
老师:拉萨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佛教徒从千里之外的家乡一步一叩首地走到拉萨来跪地朝拜,祈求降福。
老师:多么虔诚,多么神圣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读第五自然段。
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四、 总结拓展,深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