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说课稿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教材分析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个小故事,文章用质朴的言辞和亲切的语气,讲述了一个让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的有趣故事。


小萨沙的家是一个的幸福家庭,家人之间相互关心,其乐融融。文中的1-3 节是故事的起因,小萨沙一家到森林中去郊游,突遇大雨。课文的4-8节写了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小萨沙穿上,每个人都在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课文的9-11节写了小萨沙将雨衣的下部盖在了娇嫩的,在风雨中毫无自卫能力的蔷薇花上,不再是最弱小的了。小萨沙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有要做强者的志气,知道要保护别人,奉献爱心。


文章语言浅显,但含义却很深刻。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一家人在大雨中的行为,和妈妈与小萨沙的对话,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体会一份深深的,浓浓的真情,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他们也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也能自主运用一些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其中,借助字典识字也已经较多地成为他们识字的一种途径。但是由于生字量较大,还有大量的形近字,同音字容易发生混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仍应重视字词教学。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师应教会学生将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立体地识记生字,侧重培养、巩固识字的好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大多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在阅读中初步体会关键词语、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有要求,有目的的去读文,并在此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同时,阅读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多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课堂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读读、想想、划划、圈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领悟语言,使学生的所见所感和课文描摹的情境产生共鸣,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达到认知和情感相伴相随。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些语言的积累,但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变为自身所掌握的语言,要做一个积累,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语言训练的契机,通过复述、想象说话、课本剧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乐于说,敢于说,善于说才是根本。[]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7个“萨、蔷、薇、啰、滂、沱、纤”;理解“纤弱”、“滂沱大雨”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描写雨下得很大的词语。


本课需在阅读中认识“萨、蔷、薇、啰、滂、沱、纤”7 个生字,教学中要根据生字本身的特点,在字音和字形上有所侧重。如:“萨”是读准平舌音和第四声,“滂”读准第一声,“纤”不能字读半边;“蔷薇”和“滂沱”用形声字的方法更易识记,“滂沱”还可以联系它的字义来记字形,偏旁是“氵”。“纤弱”的“纤”可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了解字义。积累描写雨下得很大的词语,可以从课内引伸到课外,放到阅读教学中随机进行。


目标二: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间对话的不同语气。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不应作过多的细枝末节的分析讲解。让学生以读为本,充分朗读,读出妈妈和小萨沙的不同语气。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妈妈和小萨沙的想法,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目标三:理解萨沙为什么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体会萨沙要做强者的志气,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以及“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最弱小的人”的高尚情操。


本环节以“一家人在大雨中干什么”为突破口,找到描写他们动作的句子,通过让学生读句、质疑,再到文中去找答案,理解妈妈说的话的含义。这样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目标四:尝试借助板书复述课文,并编排课本剧表演。


让学生在熟悉了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尝试复述,既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又是语言的训练,为下一阶段的复述做铺垫。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编成课本剧还是很有意思的。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着手改编,一起参与表演,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给课本剧充实一些有趣的内容。将课文中的语言和情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真正地落实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的三维目标。


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并非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又是层层深入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只是表面的;通过语言实践的手段,如朗读、复述等,感受词语的内涵是b在的;联系上下文揭示出文章里面的深意才是最核心的。


四、关于教学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写的这个小故事,语言浅显,但含义却很深刻。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一家人在大雨中的行为,和妈妈与小萨沙的对话,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体会一份深深的,浓浓的真情,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


(一)利用媒体,潜移默化


本篇课文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童趣,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但文章要揭示的道理并不是直白的、显露的,而是隐藏在人物纯真质朴的言语和行动之中,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和体会。引入课题时使用多媒体动画,一来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画面内容可以反映出课文的内容,一朵在风雨中坚持挺立着的娇嫩的蔷薇花更是预示着小萨沙不甘于做最弱小的,要保护别人的志气。让学生通过看多媒体演示对要学习的课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体会,也为课文的内容定下一个总体的基调。


(二)自主质疑,朗读感悟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环节旨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大概。课文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个小故事,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十分清晰。虽然三年级学生还不要求掌握分段,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读文时分开读,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影响。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字词的基础,在读文的过程中正音,帮助他们通过各种方法记字形,了解词义,不断巩固还是很有必要的。


2、深入学习,感受小萨沙一家人相互关爱之情。


本环节以“一家人在大雨中干什么”为突破口,找到描写他们动作的句子,通过让学生读句、质疑,再到文中去找答案,理解妈妈说的话“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的真正含义。这一块面比较大,主要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适时点拨。


在学生找到句子,能谈出自己感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语气。最后完整地出示妈妈与小萨沙之间的对话,反复朗读,读好这些句子,进一步地感受文中人物的爱心和真情。


(三)尝试复述,排课本剧,训练语言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不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学习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并能灵活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复述是后几单元的训练目标,但本课由理解课文内容入手,让学生在熟悉了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尝试复述,既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可以达到情意目标,又是语言的训练,为下一阶段的复述做铺垫。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编成课本剧还是很有意思的,学生也很乐意去准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着手改编,一起参与表演,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给课本剧充实一些有趣的内容。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利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教学反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与其教会学生一篇课文的内容,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失为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课标和三年级年段目标都提出了要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初步提出疑问。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还可以对知识本身进行怀疑、研究。学生的疑惑、争论是求学质疑的最大原动力。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真正不懂的知识点、空白处,以便老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指导。


本课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情节简单,作者的语言浅显,学生不难看懂。但文章要揭示的道理并不是直白的、显露的,而是隐藏在人物纯真质朴的言语和行动之中,需要学生去细细品味和体会。在教学中,我没有按着课文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往前走,用不停地提问,来获取学生的回答,而是将思考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先让学生划出大雨中一家人在做什么的句子,在熟读句子的基础上,依据文本进行质疑,再读文和通过小组讨论,从文中寻找答案。在设计这个环节的时候,我也曾犹豫过。怕学生的思维像“野马脱缰”,难以驾驭;怕学生的问题琐碎而不到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我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通过学生的提问,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发现学生真正的问题所在,才能把力气花在“刀刃”上,把教学的主要时间集中难点上,“教其不知,释其所疑”。


课堂实践证明,学生是有一定的质疑的能力的,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妈妈和托利亚都不需要雨衣却将雨衣互相推让?”“萨沙为什么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 学生基本都能提出。当然,也有的学生会b出一些不那么切题的问题。我认为这就需要老师的归纳和引导,学生的质疑要有质量,就需要平时多练多问。教师要做到让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做到“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不乱”。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虽然,让学生在这一板块中自主学习,但有时,我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牵”的痕迹,按预设的教学过程去进行。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仍需提高自身的素养以及对教材更深入地钻研和更全面的把握。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由此可见,“有疑”才”有得”, 有疑是有得的开始,是解疑的前提,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结果。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的时期,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具备愿意生疑、能够生疑的心理基础,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加以引导,那么,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很大的发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