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联系现实,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理解信中“我”的呼吁。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这个孩子在信中像谁发出了怎样的呼声?
2.板书: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这个孩子发自心底的呼声。全班同学齐读。
3.同学们,发出如此沉重呼声的孩子是谁?这个孩子当时只有13岁,和我们一样在和平环境中成长的,他在北京二中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和好伙伴快乐地嬉戏。为什么发出如此沉重的呼声呢?这一切的发生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是——雷利的爸爸。
二 痛失父亲
一)感受父亲的卓越
1 今天,我们就从了解雷利有一个怎样的爸爸入手开始探讨。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把写爸爸的句子画下来。好好体会他是个什么样的爸爸!
2根据汇报理解读。
(1)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那深情的目光。
从这句话中,你们感受出爸爸是个怎样的人?那么,具体来说,你们是从那个词读到的呢?
此时,爸爸即将离别亲人,远赴千里之外处于战乱中的伊拉克担任联合国观察员,他深情地望着我,一定是想对我说——说什么呢?他深情地望着妈妈,又是想对妈妈说——说什么呢?
这一望,饱含着爸爸对亲人的多少牵挂,多少不舍! 请女同学饱含深情再读这个句子。 全班同学再试试。
(2)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定蓝盔”。
孩子们,这里的“蓝盔”是指维和战士戴的头盔,爸爸约好凯旋之日送我一顶蓝盔有什么用意吗?
(3)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同学们,读着这个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你们注意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这样使用有什么作用?(表示语气非常强烈,坚定,而且一句比一句更加强烈)这借此表达了爸爸渴望和平的心声非常强烈。
是啊,这是爸爸用鲜血在警示世人,用生命发出的呐喊!这呼唤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你听见了吗?他呼唤的是——(指生:和平!和平!和平!) 这一组的同学听见了吗?他呼唤的是—— 全班同学都听见了吗?他呼唤的是——
(4)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你会几国语言?精通吗?拥有如此才华横溢的父亲,作为孩子能不为他感到自豪吗?
【设计意图】以加利先生评价爸爸的一句话中的“卓越”一词为支点,进行层递性拓展: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运用语言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二)美好的梦想与残酷的现实
1同学们,就是这么一位爱亲人、有才华的父亲,他要是你的爸爸,远赴伊拉克以后。你和妈妈最期盼的是什么?你能想象到这种团聚的场面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雷利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场景,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
2. 我想,雷利和她的妈妈应该也憧憬着这样幸福的团聚,然而现实是:指生读第三自然段。
3.老师引读:蓝盔怎样回来的?定在谁的灵柩上?只能钉在爸爸的灵柩上!我们也没有失约: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我们捧着鲜花迎来的不是拥抱,不是欢笑,而是这可怕的一幕: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大屏幕观看图片)
3.此时此刻,如果你也在场,你能体会到我和妈妈面对这可怕一幕的心情吗?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齐读。
【设计意图】采用换位思考,移情体验的策略,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对雷利的“丧父之痛”有了深切体会,进一步升华情感。
三)。感悟父亲义举。
孩子们,美好的梦想和残酷的现实,反差如此强烈。但懂事的孩子更明白爸爸的心意,他在爸爸的遗体旁说了这样一段话(点击出示)谁替他说出来?(配乐独白)
【设计意图】虚拟情境对话,抓住学生内在多元、鲜明的感受,内化为情感,转化为写作迁移训练。
三世界并不太平。
1.战争使雷利痛失父亲,使雷利的母亲失去了丈夫,这是一个家庭的不幸。他当然要大声呼唤:救救孩子们,要战争不要和平。仅仅挥兴一个家庭不幸吗?
2.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
3.联系现实理解世界并不太平。
“和平之花”加了引号,有特殊的含义,指的就是世界和平。
“娇嫩”一词可以看出,和平虽然如鲜花一样美好,却容易被摧残、破坏,需要全人类共同维护。
4.老师也收集到了这样一些资料,请看大屏幕。
就是因为有人自私,狭隘,有野心,有仇恨,所以近几十年以来,地球上依然战火不断。所以小作者在信中写道:(点击)齐读:
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5.小作者在信中写到罪恶的战争依然存在,你明白他心底的想法吗?怎能不叫人疾呼: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
【设计意图】“这种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学生很难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课前让学生收集了有关信息资料,并精心编排了课件,将一些不同时代的战争画面以及战火中无辜百姓惨遭涂炭的照片、图片展示给学生意在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感受战争的残暴以及和平的“脆弱”。教师精心设计的解说词,与惊心动魄的画面相互配合,不断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对理解句意,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发出呼吁。
1.他要把父亲传递给他的和平圣火勇敢地传下去!他充满激情地在信中写下这一急切而沉重的呼声!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齐读 )
2.这里,雷利还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未来,你能描绘出来吗?
3.向往拥有这样幸福的家园的孩子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句。
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千千万万善良的人们为了维护和平在不懈的努力着。大家看-------(点击)
五、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1.孩子们,这个孩子因为痛失亲爱的爸爸,让他看到了世界并不太平,才会特别地渴望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于是从心底里发出了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2.这就是(指题读)。孩子们,此时你还认为这只是他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我们在坐孩子的呼声!所有中国孩子的呼声!全世界孩子的呼声!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的呼声!
3.让我们也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作业。
(1)为世界和平组织创设一条宣传标语。
(2)通过联合国发出一份倡议书。
(3)给正在战乱中的孩子写一封信。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说话写话练习”,意在让学生在需要表达的时候练习表达,情动而辞发。这是借助阅读课提供的资源,多学生进行表的能力的训练。同时,这个练习,也是多学生情感目的达成情况的一个检验,对强化“憎恨战争,爱好和平”的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救救孩子们
要和平不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