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计划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全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精华,介绍的名胜全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闻名遐迩的景点。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第二课。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图,同时也引发学生对探究我们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作者按照游览顺序用准确和生动的语言、传神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座园林的由衷喜爱,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课文。具体的元素如下:


1.语言元素:


(1)作者的游览顺序;


(2)颐和园游览地点转移的过渡语;


(3)体会作者对颐和园“长廊”“长”“美”特点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片段描写的训练。


(4)解读每一个景点的不同观察点。“长廊”是站在近处向远处看,“万寿山脚下”是从下往上看,“万寿山顶上”是从上往下,“昆明湖”是从远往近。


(5)“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中的“滑”字语言训练。


2.文化元素:


(1)颐和园名字的由来;


(2)颐和园美丽的风光;


(3)颐和园的保护;


(4)颐和园的建筑特点


二、学情分析:


1. 作为一篇游记,作者采用了最常见的写作顺序——移步换景。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那里美丽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我们广东的学生大多数没到过北京,对那些景物缺乏感性认识,所以需要借助课件,再现情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北京、带进颐和园,使学生身临其境,才能充分感受颐和园的美。


2.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能理解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词句和段落,了解整篇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见教学大纲)。


三、教法分析:


本单元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本课教学,欲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学中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提高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教学中力争做到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读、说、议、写、画,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教学中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到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


四、教学规划:


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阅读对话。


(2)以读为本、入情入境、自理自悟。


(3)巧创情境,辅以阶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多法并用,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积累、运用语言,巧妙穿插语言训练。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内容的优美。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陶冶,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 的兴趣。


(3)能力目标: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读懂课文,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作的能力。


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4、重点教学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写的方法。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采取先扶后放的原则,培养学生牵移学习能力。


5、学法分析:


(1)通过课件创设颐和园情境,便于学生由境入情,再由情感境。


(2)运用迁移学法,先由教师引领着学长廓,后由学生自主学习昆明湖、万寿山等段落。


(3)在掌握移步换景的写法基础上进行课后游记练笔。


6、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具体流程如下:


u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生字词。正确读写“长廊、神情气爽”等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认识首尾呼应的写法。


3、领会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教学思路:


首先由课题入手质疑课题,引入新课。再交流课前学生预习搜集的资料,交流反馈把学生引入课文当中。接着引领全体同学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并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领悟到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u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 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思路:


首先感知旧知、复习检测第一课时的内容。再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欣赏颐和园美景的不同特点,体会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的同时,学习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由长廊开始,点出学法,让学生按“读课文——划句子——找特点——读韵味”的学法去学习长廊部分,充分感知体会并陶醉于长廊的“美”中。学生再掌握此学法之后,去自主探究学习万寿山、昆明湖部分。学习中体现学生的由自读到悟读到美读的全过程。最后回归整体,让学生把压抑的情感抒发出来。这个过程通过学生饱含激情朗读世界级名人赞美颐和园的句子来实现。课后练习也以语言积累和运用为主。


7、教具、学具准备:


1、颐和园课件


2、可贴图片:颐和园大门、佛香阁、排云殿、十七孔桥


3、童心童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