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张春娣)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字词,理解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3分辨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介绍《月光曲》创作者贝多芬。


2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3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


1播放《月光曲》


2学习第九自然段。


(1)轻声读文,想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联想?


(2)齐读哥哥联想的内容,想想哥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3)为什么说哥哥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了她从未见过的景色?


(4)贝多芬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琴声呢?


(三)学习《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1轻声读2——8自然段,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师生适当补充。


(1) 贝多芬很同情兄妹俩。


重点理解兄妹俩的对话。


(2)出示幻灯片,理解“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3)贝多芬为什么又弹一首?


(4)文中几次对环境进行了描写?动笔画一画。


出示幻灯片


(1)一天夜里,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2)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3)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披上了银沙,显得格外清幽。


小结: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兄妹,这样一个懂音乐的人,这样一个知己,这样一个和谐、幽静的夜晚,这样轻柔的月光,是那样打动人,怎能不激起贝多芬的创作灵感呢!贝多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四)总结


(五)再次感受《月光曲》的美妙。


板书设计: 同情 听 谈话


贝多芬 感动 弹 一首


激动 再弹一首


皮鞋匠 盲姑娘 陶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