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


教学《赠汪伦》


老师:同学们刚才读了诗,借助注释对诗的意 思有了初步的理 解,你们说说有什 么感受?


学生:我觉得李白与汪伦的感 情很深。


老师:告诉老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学生:我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看出来的。


老师:坐在下面的同学有和他一样感受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


近全班学生举起了手。


老师:诗是要读的,哪位同学能用读来告诉大家,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 情的的确确很深?


学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老师:深,但还不够。


学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老师: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 情真深啊!你读得太好了。同学们一起读读好吗?


生齐读。


(点评:这首诗字面意 思学生借助注释一看便知。教学从这里切入,不着痕迹,很自然。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老师:李白和汪伦的感 情如此深厚,但是细心读读这首诗的前两句似乎有点问题啊。你们读读看是不是有问题。


学生朗读。一会儿功夫有几个举起了手,而且脸上洋溢着发现的喜悦,急于要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老师:你发现了什 么问题?


学生: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 情那么深,汪伦怎么到李白上船都要走了才来送呢?


(说 明:这里原本要引导学生抓住“忽”来体会,从而让学生感悟出问题,不想学生一子就提出来了。)


老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读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向你学习。据说李白这次来桃花潭游玩是汪伦请来的。李白在汪伦家住了好几天,汪伦每天以美酒款待,还送钱财给李白花。可见汪伦对李白也是一往情深。那么,到底是什 么原因使得汪伦这么迟才来送行呢?书上没写,资料也查不到。下面,就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可能有哪一些原因?


学生:我想可能是汪伦去买礼物给李白来迟了。


老师:嗯,合情合理,有这个可能。就这样想。


学生:我想可能是汪伦昨晚和李白饮酒多喝了几杯,早上睡得太沉了,起来迟了。


学生:我想可能是汪伦想要用这种方法给李白一个惊喜。


学生:我想可能是汪伦想通过这种方式给李白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让李白记住他。


学生:我想可能是汪伦舍不得李白走,很伤心才来迟的。


学生:我想还有可能是李白不想麻烦汪伦,就悄悄地走,汪伦才来迟的。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是从汪伦的角度来说的,你能从李白的角度考虑,有创意!


学生:也可能是李白在汪伦家住得久了,很不过意,想走,可汪伦又拼命挽留他,他没办法就偷偷地走,结果还是被汪伦发现了。


老师:从你们种种猜想中,老师看出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 情的确比桃花潭水还深。也正因为这样这首诗才成为千古名篇。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 读这首诗。[]


生有感 情地朗 读。


(点评:古诗教学历来跳不出纠缠于字词的窠臼,本课的教学把着力点放在了发展思维、读书感悟和体会情感上。从教学的全过程看,这些目标是实现了。对“为什 么来迟”这个问题的答 案的猜想,既是学生创造性的释放,又是对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练,还是深入感受汪伦和李白朋友情深的过程。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在这方面本课的教学对我们也是有启示的。)


(二)


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老师:读一读课题。


学生朗读。


老师:很好,都读正确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哪位同学能围绕这个“送”提一提问题。想想可提什 么问题?


学生:谁送谁?


老师:真聪明,我把这个问题记下来(板书)。谁接着提?


学生:在什 么地方送?


老师:好的,也记下你的问题。板书:在哪送


学生:在什 么时候送?


老师:也不错,也记下。板书:何时送


学生:怎么送?


老师:太好了。这是个最棒的问题。板书。


学生:送到哪?


学生:为什 么送?


老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围绕一个词提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答 案就在这首诗里,同学们读读诗,把答 案找出来。把答 案找出来了,这首诗也就读明白了。边读边想边看注释,看谁读得快。


(点评:紧扣一个“送”字引导学生提问题,设计看似俗套,实则拙中藏巧,反映了教者对教材的深入钻研。)


大约8分钟后:


老师:都读明白了。


学生:读明白了。


老师:(指板书上的问题)谁第一个汇报?


学生:我弄明白了“谁送谁”这个问题是李白送孟浩然。


老师:其他同学同意吧?(生同意。)等会儿坐下,说说你从哪儿读明白的,好吗?


学生:我是从题目中知道是送孟寥弧J是李白写的,说 明是李白送孟浩然。


(点评:注意引导学生言之有据。)


老师:很会读书,做到了边读边想。说得也清楚极了。谁接着来?


学生:我读明白了“何时送”这个问题,李白是在三月送孟浩然去扬州的。


老师:很好,能说说是什 么样的三月吗?


学生:嗯,是烟花三月。


师;什 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老师还不太明白,能告诉老师吗?


学生:是百花盛开的三月。


老师:百花盛开用得好。谢谢你,我明白了。还可以说是什 么样的三月?读明白这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继续告诉我。


学生:我来,是细雨如烟,繁花似锦的三月。


学生:是百花齐放的三月。


学生:是细雨蒙蒙,花红柳绿的三月。


学生:阳光明媚的三月。


学生:是细雨绵绵,柳暗花明的三月。


生;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三月。


老师:老师真佩服你们!你们用了这么多的好词语。你们头脑中的三月这么美,都是从哪一个词读出来的?[]


生;是从烟花这个词读出来。


(评点:“烟花”一词是学生感悟的难点之一,实录中却把对它的理 解、感悟变成了一个教学亮点,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之得以活化。)


老师:你们告诉老师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就是读书要展开想象。再次谢谢我们芳村小学的同学们。下面继续汇报。


生;我读明白了在哪送,是在黄鹤楼。


老师:从哪里读出来的?黄鹤楼又在哪里?


学生:我是从题目和第一个句子诗中知道的。我还知道,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孟浩然是从西面的黄鹤楼出发到东面的扬州去,而且是顺流而下。


老师:你读得好,注释看得好,想得也好。你是看了第一条注释才知道这么多的是吗?


学生:以前我看过地图,与扬州比,湖北在长江上游。


老师:你还能调动自己仓库里的知识来学习,好方法啊!谁接着汇报?


学生:我读明白了怎么送的这个问题。


老师:这个问题最难,说说看。


学生:李白是站在那,看着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才离开。


老师:你从哪读出来的?


学生:从书上的插图可以看出来。还有,第三个句子诗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就是说小船走远了,看不见了。


师;这么难的诗句你都能读明白,老师快下岗了。坐下,把机会留给同样读明白这个问题的同学好吗?刚才这位同学说李白看着老朋友的小船走远了看不见了,那小船到哪去了?


学生:小船越走越远,最后连影子都走到天空里了。


老师:怎么会到天空里呢?


学生:因为远处水天相接,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小船走到天空里了,其实是不可能的,是走远了。


老师:老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也该回去了吧?


生沉默了一会后,有生举手。


老师:那位同学你有什 么说的?请发表。


学生:我觉得李白并没有走,因为诗最后一句说“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就是只看见的意 思。说 明李白还看了一会长江的流水。


学生:非常正确,李白没有马上就走,而是看了很久才走。


老师:李白和孟浩然的感 情真深啊,我们送一般的朋友,只送到家门外就回来了。李白对孟浩然真是——


生三三两两说出了下列词语:依依惜别、一往情深、难舍难分。


(点评:“怎么送”也是学生不容易读懂的问题。教者紧扣诗句通过设问、追问、明知故问等方法,加上及时的引导、点拨、总结,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老师:是啊,让我们再次读读这首诗体会一下这深情厚意。


学生朗读。


老师:最后两句读得稍微慢一点。


生再读。


(点评:此时指导朗 读水到渠成。)


老师:下面谁能把黑板上这几个问题的答 案连起来说说?注意要先想好怎么说,要说得美一点。每个同学在下面先说给同座位听一听。[]


生同座位互说。


老师:谁第一个来?


学生:在美丽的阳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孟浩然的小船已经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还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长江流个停。


老师:就这样说,建议把第一个“在”去掉,就说美丽的阳春三月。谁再说?


学生: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


老师:太好了,用了三个好词,继续说下去。


学生: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老朋友孟浩然到美丽的扬州去。孟浩然乘坐的小船已经走远了,最后连影子也看不见了,只能看见长江的水不停地流淌,李白还站在那目送着。


(此处略去三名同学发言)


(点评:连起来说,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这样处理不露痕迹,也不落巢臼,因为有了板书的几个问恋奶崾荆学生说起来就不觉得困难。到这里我们才真正感觉到教者开始设计的“巧”。教学到这一步可以结束了吗?下面的教学可谓是笔锋一转。)


老师:说得好,更说出了浓浓的惜别之情,老师为你们成为李白的知音而高兴。为了让同学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李白,了解唐诗,老师再补充一首李白的诗。(投影出 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这也是一首送别诗,同学们读读,特别要注意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看看这两个句子对你读前面那首诗有什 么启发?


附诗: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学生朗读了一会。


老师:这首诗对读前一首有启发吗?


学生:我想李白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也可以用在前一首诗中。


老师:怎么用?


学生:因为李白对老朋友孟浩然的深情也像这长江水一样长。


老师:是啊,有不少研究李白诗的专家,也是这样看的你也成为专家了。下面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前一首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