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犬复仇》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义犬复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二战期间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军犬文尔内的主人斯达罗被越境的德国侵略者杀害,由此在文尔内心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后来,已经丧失听觉的文尔内随作者来到德国。一天,它从柏油路上的足迹嗅出了仇人的气味,不顾一切的猛扑过去,咬断了敌人的喉管,与敌人同归于尽。 “我”怀着莫大的悲痛,把文尔内的尸体运回祖国和他的主人埋葬在一起。


这节课上完了,我仍然无法从刚才的情感中自拔。感谢编者,把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呈现给我和我的学生,让我们穿越文字,去亲历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让我们在泪水中去体验一份超乎寻常的情感,使我深切的领悟到: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学科,它所体现出的感性教育是一种激发生命活力的教育,对学生的精神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正如古人所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的情感激发了我的情感,是他们的话语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们超越了师生的角色,成为知音,对文本产生共鸣,从而教学相长。静下心来,回味这节课的始末,有收获也有遗憾。


一、挖掘教材内涵,借“势”发力,突破重难点


文章写了一个动物为主复仇的故事。一般情况下,狗对主人依恋、忠诚,甚至舍去生命为主人报仇,虽然也令人感动,但那只是动物特征的表现。课文讲述的故事不同一般,文尔内是一条军犬——战士把军犬、战马视为自己的战友,像亲密的朋友一样对待它们,文中多次写到这种感情。正是这种战友的感情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条军犬的故事发生在前苏联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军犬文尔内为之复仇的是被侵略者杀害的前苏联边防军战士,于是文尔内的故事便与反侵略、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尔内以崇高的精神,使这个故事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也正是文尔内被誉为“义犬”的原因。


为了点播、升华学生对于“义”这个含义的理解,我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媒体,以音像资料得天独厚的“势”发力,化解了难度,有效的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到位。比如开始部分短片的播放,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课堂上鸦雀无声,孩子们随着镜头了解到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法西斯是不义之师,他们发动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莫斯科人民拿起武器,保卫祖国是应用的、正义的。由此,对下面文章的学习就铺平了道路。


二、有效朗读训练,以读激情,深化理解


作者准确、生动的描述,满怀深情的议论使故事感人至深。首先是对文尔内动作、神态、心情的细致描述: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了,便“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虽然他身负重伤,但“嘴里仍咬着那两根罪恶的手指头”;伤好后,它不愿服从新主人的指令“老是挣脱链子,跑到斯达罗被打死的地方,哀鸣不止”;到柏林以后,它从柏油路上的足迹嗅出仇人的气味便“情绪显得激动,全身像发寒 一般颤抖着”,不服从命令“撒腿奔去”“径直向德国人猛扑过去”咬断了仇人的喉管;临死前,“它认出了我,微微地掀动着尾巴”“死死地盯着被它咬死的人,目光里含着深仇大恨”;死者被抬走了,它也“平静下来”“最后用舌头舔了舔我,深深地喘了一口气,死去了”。这些描述把文尔内人格化了,赋予它人的情感、意识、灵性,从而更加感人。怎样让学生一步步去感受到文尔内的“义”举?并为之感动呢?——有效朗读,是制胜法宝。[]


我在课上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朗读指导、训练。边读边悟的自读、思考揣摩的默读、激情洋溢的诵读、师生对读……还学生以美读涵泳的时间与空间。即让学生读进去,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通过这样的美读,让学生耳与心谋,感悟言语的底蕴、情感、韵味,发展自身的语感。我充分的利用音乐、画面还原彼时彼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因为我们都知道:“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励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孩子们的情感融于朗读之中,以读促理解,以理解助朗读。课上,孩子们真情流露,有的学生在读第五自然段时眼圈红了,声音哽咽了;有的学生读着读着泪流满面,不能自禁。其次,课文第9自然段是作者深情地议论,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插入抒情或议论往往是画龙点睛或发人深思之笔,这段文字正是如此。作者首先惊异地发问“狗的不寻常的行为用什么来解释”?这是“疑问”而不是“设问”“反问”,因为文尔内的行为太不寻常了。作者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要做出回答,而是强调“不寻常”,引导读者深思这个“不寻常”。教师采用师生对读的方法,力求引导学生将这种不可思议的感受读出来。


三、创设表达情境,人文合一,升华情感


课堂上学生的表达有两种,一是朗读,二是发表见解。这节课,我不仅注重了朗读训练,让学生贴近文本,同时创设了两个口语交际的情境,给学生一舒胸臆的机会,使学生的所思所想与文本的主旨合二为一,是情感得以升华。一处是在第五自然段,(音乐声中)我深情地说:“多少次啊,文尔内孤独地站在旷野上,面对着主人牺牲的地方,也许眼前浮现出主人那亲切、熟悉的面庞,也许看到的是为正义牺牲的主人惨死的一幕。它是动物,不会说话,但你们一定知道他在哭诉什么?” 此时,我把学生的角色定位于是文尔内的知音,让他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再加以恰当想象,表面上是为文尔内诉说心事,其实是孩子们在倾诉自己对正义的敬仰,对德国法西斯的仇恨!


另一处是结束的环节,当时我亦为文所动,潸然泪下,动情的诉说道:“文尔内此时身中数枪,每处伤口都在淌着血,但它却异常平静,因为它终于为主人复仇了,它深情地舔舔“我”的手,安心的闭上了眼睛。“我”忍着莫大的悲痛将它的尸体送回祖国与他主人斯达罗共葬一起,让他们永远守护在一起!此时此刻,你想对谁说些什么?”这时,重难点已经突破,孩子们的心灵也深受震撼,情感积蓄已久,到了不吐不快的境地,他们的发言也一次次荡涤着我的胸怀。如张佳独辟蹊径,对作者“我”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正像人们所说“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名师的课堂尚有遗憾,何况于我?这节课,有几处问题,确实值得我去反思。


(一)对于历史背景的渲染仍不够。虽然,我准备了短片进行铺垫,但力度还是较弱。我应该在学生看完片子之后,引导他们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简单叙述自己的观后感。这样就能在孩子们心中更加明确的建立,德军攻打苏联的战役属于非正义之举的概念,为后面学生理解“义”两个含义再助一臂之力。


(二)没有给学生练笔的时间。学生的作文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孩子们笔下的苍白、平淡、流露出的伪圣化情感比比皆是。如果,指望几节作文指导课来扭转乾坤就大错特错了。阅读与写作是不分家的,在讲读课上适时进行练笔,情景交融、情真意切,虽然篇幅不长,但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就能提高了吗?我这节课就忽略了这一点,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毕竟只是几个人在表现,如果让大家都来写一写,就是全员参与,给了每一个人表达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个大遗憾。

→ 点击查看“大兴庄学区 张国兰”的其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