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春笋》说课设计之一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材分析


这个板块是以漫画的形式呈现的。《雨后春笋》是中国著名的漫画家张乐平的作品,主人公是可爱的小三毛,共由六幅图画组成,每幅图画根据画面的内容相对应地写有一条成语。第一幅画中小三毛悠然自得地来到竹林中,他坐下来,摘下了小书包;第二幅画中,三毛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随心所欲地挂在了一棵小竹笋上;第三幅图中,三毛躺在竹林中,手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第四幅画中,三毛看了一会儿,觉得累了,就把书盖在头上,酣然入梦了,这时,忽然下起了雨;三毛醒了,回头去找他的帽子,这可让他大吃一惊,帽子“长”高了;最后一幅图画中,三毛望着高高的竹笋和挂在竹笋上的帽子,感到疑惑不解。学生在欣赏漫画的同时,不仅要弄懂画面的内容,感受到幽默的画面带给我们的愉悦,又要自然地结合画面认识这些成语,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在理解了成语含义的基础上,还要尝试着用一些成语练习说话,学会运用这些成语。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在观察时还要进行丰富的联想,想象三毛看到帽子长高后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不只看表面现象,学习深入思考问题,养成勤于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我知道学生课余时间都喜欢看漫画,他们是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的课文的。三毛更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人物。为此,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识字与写字


(1)识字。


在教学本课生字时,我采用拼音识字和听读识字的方法进行。拼音识字,即直接出示注音生字,在学生练习拼读以至达到熟练拼读的基础上,再练习朗读成语,从而进一步巩固识字。听读识字则要先看图画,读成语,在成语中画出会认的字,然后再集中学习这些字,并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弄懂这些字的意思,这样为学习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打下基础。本课生字中的“酣”字是一个会意字,由酉、甘会意,表示酒味甘醇,饮者畅快尽兴。


(2)写字。


本课“笋”和“解”书写易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注意每一笔的位置,强调“笋”字下面的“尹”字撇不出头;“解”字中,右半部分下方是“牛”,不是“午”,因此竖要出头。 “津”的读音要特殊强调,读“jin”,而不能读成“jing”。


2、观察图画,学习这些成语。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图画,能说清楚画面上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哪里,正在做什么,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弄清每幅图画下面的成语和图画内容之间的关系,并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


3、大胆想象,学习用这些成语说话。在理解了这些成语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这些词语中所描绘的这种表现呢?再学习用这些成语说话。


4、观察思考,找到漫画中最令人发笑的地方。观察:三毛的帽子和那根竹笋一起长高了,三毛摘不到自己的帽子了。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再观察:前三幅图中没有下雨,后三幅图中下了一场雨,竹笋就是因为这场雨长高的。再思考:课题“雨后春笋”的意思原来就是下雨后,竹笋生长的速度非常快,三毛仅睡了一觉,帽子就摘不到了。进一步理解“雨后春笋”的意思。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现在比喻新鲜事物大量出现。


5、体味幽默,感受漫画带给我们的快乐。看了这组漫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使学生懂得漫画能带给我们快乐,能让我们在欢笑中学到知识,能让我们更喜欢学习。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学生在观看漫画时往往只会注意漫画好笑而忽视细致观察,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生对画面内容和下面相关词语之间的联系不容易理解,我注意引导学生找出画面内容和词语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