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贝》是选自语文自读课本《亲近母语》第七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其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中描绘了一只贝经受痛苦、磨难、忍耐之后没有像其他的贝那样成为一只光彩夺目、色彩斑斓的贝壳,但他却孕育出了一颗珍贵的珍珠的故事。作者的语言朴素、平淡,但却不乏哲理,激情,笔下的这只贝虽然外表丑陋,但它含英咀华,它的精神令人起敬,它的际遇发人深思,因而本文也是一则思维训练和感情朗读的好教材。
根据教材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读准文中难读的字、词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感知课文中描写的这只贝的可敬之处。
3、让学生懂得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难过后就会拥有丰收的果实!
教学中将侧重以情感为主线,加强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使学生的语感和情感都得到培养。
所要突破的难点为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并能深入体会这只贝的可敬之处。
在教法上,由于本课言辞清丽而流畅,情感真挚而朴素,是引导学生感知汉语言文字魅力的绝好材料,所以,教学该课时要让学生充分读、悟文本。在此基础上抓住文中出现的“漂亮”与“丑陋”、“可怜”与“可敬”等几处矛盾点入手研读,教学中力争做到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多元解读,以学生读、说、议、写,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并珍视学生真实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流程
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课前(出示多媒体)在学生观看一望无际的海滩,海潮汹涌,色彩斑斓的贝壳涌上沙滩。我设计了一段导语,“同学们欣赏着美丽的海景,倾听着悦耳的潮声。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些老师带来的来自海边的精灵——色彩斑斓的贝壳,亲手摸摸这些贝壳,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是怎样的贝壳?”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我顺势问:“今天所学的文章描写了一只与众不同的贝,你想去了解他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此时对贝壳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这是一只怎样的贝?”来进行思考,鼓励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大胆的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两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1、贝的可怜与可敬
“这是一只怎样的贝?”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们很快就能从文本中找到“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带领学生以此句话作为切入点,贝的可怜却也正蕴含了贝的可敬之处。所以我首先带着孩子去研读贝的可怜,引导学生自己圈画体现贝的可怜的词句。根据四年级学生对本文的把握能力,他们通常能找到的相关词句为“没有孩子捡起它,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带着棱角,石子钻进他的壳里,受着内在的折磨,越来越没有颜色,贝用血与肉磨制”学生的理解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字词表面,所以我在学生圈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贝的可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忍受折磨,二、失去荣誉,三、遭遇冷淡。根据我的归纳再引导学生去体会贝的可怜,达到深入理解文本的目地。为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理解本文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三小节,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贝的可怜全部化入自己的朗读中去。
这仅仅只是一只可怜的贝吗?我简简单单的运用一句反文句,就把学生带入对贝可敬之处的研读。体会贝壳的可敬,我首先抓住了“折磨”一词,结合“折”一词的构字方法理解“折”就是把东西折断,“磨”就是拿利器磨擦。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贝壳饱受皮肉之苦。学生对贝受尽皮肉之苦,也许并不容易体会,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贝所受的折磨,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同学们都有被沙子咯着眼睛的经历吧?那谁来说说自己被沙子咯着眼睛时的感受?”学生肯定会说到想尽办法想把它驱除,觉得十分难受、痛苦,备受折磨。我顺势问:“是啊,小小的一粒沙子都把我们搞的痛苦不堪,更何况钻入贝体内的是一颗十分硬的石子,它忍受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啊!”通过学生对已有经验的感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到贝在石子钻入自己体内后受尽皮肉之苦。那么,贝所受的仅仅是皮肉之苦吗?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出现的“在磨砺中渐渐失去了美丽外表,无人喝彩,没有孩子捡拾,遭受冷淡”等贝的遭遇,去帮助学生理解,贝在忍受皮肉之苦的同时,还忍受着失去荣誉,受尽冷淡,独自面对孤独和寂寞等一系列的精神折磨。一只小的几乎不起眼的贝,竟然忍受了皮肉和精神的双重痛苦。通过对贝磨难的体验,学生已开始在心底慢慢产生对贝的敬仰之情,于是我在此基础上,又抓住贝面对痛苦的态度,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贝的品质。我又接着问:“忍受了双重折磨后,贝又是怎样面对的呢?”顺着这个问题,我再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文本中,贝对待痛苦的态度。出示问题,“贝面对这些它是怎样做的?”学生自己通过研读归纳,“用血与肉磨制,它默默的,它说不出来”配合学生回答,我拓展设计了如下练习:一年又一年,这只贝,周而复始的在用自己的血与肉磨制珍珠,即使 ,即使 ,即使 ,他都没有停止努力,他从不埋怨,从不退缩,默默承受,直至磨制出稀罕的珍珠,这真是一只 。[]
任何直白的讲授和灌输都无法让学生真正去体会贝的可敬,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揣摩,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一次次的撞击着学生的心灵,触及学生内心深处对贝的敬仰之情。美丽,赞美留给珍珠,贝默默的忍受折磨,当它遭遇困难、挫折时毫不退缩,默默忍受。在理解文本后,我继续设计有感情朗读环节,让学生对贝的敬佩之情全部在朗读中爆发。
到此,学生已被这只可敬的贝深深打动。我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读了一只贝的遭遇,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磨难,该如何面对?”由此问题,让学生思考面对挫折、困难该抱有怎样的态度?同时也教会学生懂得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难过后就会拥有丰收的果实!
2、美丽与丑陋的思考
色彩斑斓的贝和外表丑陋的贝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最终的美丽属于谁?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是在这个探究主题中,我需要学生细细体会的。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色彩斑斓的贝,它的美体现在哪里?文中这只丑陋的贝,你觉得它美吗?如果美,又美在哪里?”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去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通过讨论,我归纳总结,色彩斑斓的贝固然很美,但那只是以华丽的外表取悦于人,这是一种肤浅的美,丑陋的贝虽然外面不美,但却孕育出了珍贵的珍珠,它以它珍贵的内里展示于人,所以后者的美更有价值,更经的起时间的考验。美的真正价值,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并无法如此深入的体会,我想能够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意识任何美都不光取决于外表,从小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美的种子,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升华情感
平静的海滩上,只撒下点点落日的余晖,那只贝默默的躺在海滩边,看着那些最终没有找到自己,而落寞离去的孩子,它感慨万千,他会说什么呢?而那些光彩夺目的贝,看着孩子去努力寻找丑陋的贝,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把自己的体悟在课堂上充分的表达,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让学生进入文本,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迁移
出示席慕容的《贝壳》,让学生阅读。“贝有很多种,有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贝,有外表丑陋,却用血与肉孕育珍珠的贝,还有席慕容笔下这只精致的贝。读了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那种贝?并写写你喜欢它的理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出理由是难度过高了,其实设计这一环节并不在于要学生一定要写出什么高深的见解,只是希望每学完一篇文章学生都能养成去感悟、思考的习惯,并也希望学生在学完文章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完全拘泥于老师的教授,允许学生对课文多元解读。在此,对学生的小练笔不做字数及好坏的要求,只要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作业:
1、朗读《一只贝》,读给你喜欢的朋友听。
2、课后读一读贾平凹的《丑石》和《落叶》。
附: 贝壳(席慕容)
在海边,我捡起一枚小小的贝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呀!
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沙砾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个短暂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的更细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