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芦笛》教学片断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走进现今的语文课堂,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教学的时候,往往更多地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理解上,课堂气氛较以往也变得喧嚣热闹了许多。他们因此而自鸣得意,以为这就是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给了学生以浓厚的人文关怀,认为这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其实,这种偏于人文性的开掘,而抛开语言文字本体,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把人文性给架空了,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是虚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表现,这样的教学势必会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落得两败俱伤。


语文是惟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言语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因失去灵魂而暗淡无光。语文的工具性昭示着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负载在语文的工具性之上的。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同生共构,促进着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前不久,我进行了《爷爷的芦笛》的公开教学,其中有这样的一个教学场景:


师:同学们,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对海的描写是很有特色的。你们发现吗?


生:我发现这一自然段依次写了海水、海面和海风,描写得很有序。


生:我认为这一自然段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五月的海描写得很迷人,令人向往。


生:我感觉到这一自然段用词造句很讲究,五月的海水是温润的,初夏的海风是温馨的。虽然文字不多,但留给我们的印象却十分深刻。


师:你们真是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啊!请你们仔细读读这段文字,看看“温润”与“温馨”这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一下位置?


生:我认为这两个词语不能调换位置,因为“温润”是在有湿度的情况下用这个词,而“温馨”一般是形容家庭的。


师:这里却不是家庭呀!


生:我来补充一下他的看法,他说“温润”是在有湿度的条件下可以用,我基本同意;不过,“温馨”在这里不是指家庭,而是形容初夏的海风的。我觉得,“温润”和“温馨”都有一种舒服的感觉,都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温润”是用皮肤去获得的一种感觉,而“温馨”则是用心去获得的一种感觉。所以,我认为这两个词语不能调换。


生:我认为“温润”的意思是柔和中带有一点湿度,而“温馨”则是温润中带有一点馨香。所以这两个词语不能对调。


师:由此看来,初夏的海是浪漫与温馨的,作者对海的感受是何等细腻,用词造句又是何等的精准啊!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五月间的海水、海面和海风。


听课的专家与教师在课后谈及这堂课的教学时,都觉得这个教学环节是一个亮点,处理得很机智巧妙:既让学生感悟到了初夏海的浪漫与温馨,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体悟到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还能让学生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熏陶,能力得到发展。我以为,这种把语言学习作为本体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学生在这种掌握和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他们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创造能力、道德情操等人文素养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滋生,这种潜滋暗长的濡染给予学生的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